三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即为其应纳税所得额,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收入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6条的规定,纳税人的应纳税收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销售货物收人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人其他收入应纳税收入企业的下列生产经营业务可以分期确认收入的实现: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应纳税收入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的,按照企业分得产品的日期确认收人的实现,其收入额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确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不征税收入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其他不征税收入准予扣除的项目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8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人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有关的支出是指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人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准予扣除的项目企业发生的支出应当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资本性支出应当分期扣除或者计人有关资产成本,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准予扣除的项目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准予扣除的项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准予扣除的具体项目: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年度会计利润企业使用或者销售存货,按照规定计算的存货成本,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准予扣除的项目企业转让资产,该项资产的净值,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准予扣除准予扣除的项目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①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②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③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④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准予扣除的项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补充规定了其他准予扣除的具体项目如下: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准予扣除的项目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准予扣除。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准予扣除的项目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企业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计人有关资产的成本,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扣除准予扣除的项目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利息支出,准予扣除①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②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部分准予扣除的项目企业在货币交易中,以及纳税年度终了时将人民币以外的货币性资产、负债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时产生的汇兑损失,除已经计人有关资产成本以及与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相关的部分外,准予扣除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准予扣除的项目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准予扣除的项目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上述专项资金提取后改变用途的,不得扣除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准予扣除的项目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按照以下方法扣除:①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②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规定构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部分应当提取折旧费用,分期扣除。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不得扣除的项目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企业所得税税款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外的部分赞助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种非广告性质支出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是指不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不得扣除的项目不得扣除项目的具体规定如下: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技资资产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不得扣除的项目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①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②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③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④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⑤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⑥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⑦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不得扣除的项目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无形资产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①自行开发的支出已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无形资产②自创商誉③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无形资产④其他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的无形资产非居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按居民所得税规定的方法确定应纳税所得额。非居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按照下列方法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①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金额为应纳税所得额;②转让财产所得,以收入金额减除财产净值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③其他所得,参照前两项规定的方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四企业所得税的税率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与原税法比在数量上少了五个比率,对原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33%,特殊区域的外资企业实行24%、15%的优惠税率和对内资微利企业分别实行27%、18%的优惠照顾等多档税率共存的现象统一降低、合并以及减少为25%、20%和15%。并且赋予了各自不同的性质和意义。25%是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20%为限定税率,15%属优惠税率。企业所得税的税率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将所得税税率定格为25%,是在经过大量测算和多方论证并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后确定下来的:税率公平的原因防范恶意避税低于世界上多数国家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五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取消生产性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定期减免优惠政策,以及产品主要出口的外资企业减半优惠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实行15%的优惠税率,同时扩大对创业投资机关、非盈利公益组织的税收优惠,以及企业投资于环保、节能节水、安全生产方面的税收优惠保留对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农林牧渔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对劳服企业、福利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直接减免政策,分别用特定人员的工资加计扣除政策、残疾职工工资加计扣除政策、减计综合利用资源经营收入政策来替代对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在新法实施后改立的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起予以“两免减半”的优惠政策,即对上述两类企业实施过渡性优惠政策。同时继续执行西部大开发地区的鼓励类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一)免税收入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不包括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二)可减免税收入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下列所得可以免征企业所得税:①外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提供贷款取得的利息所得②国际金融组织向中国政府和居民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取得的利息所得③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所得其他税收优惠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的下列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①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②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其他税收优惠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收入,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六企业所得税的抵免企业所得税的抵免是指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的国家,对其居民纳税企业来自国外的所得征收所得税时,允许居民企业将其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从其应纳所得税中扣除的制度。实行税收抵免是基于承认所得税来源地优先管辖权,又不排除居民税收管辖权而产生的。税收抵免优点保证对一笔所得征一次税避免国际重复征税,使投资者向国外投资所得与国内投资所得的税负大致相等,有利于推动国际投资有利于维护各国的税收管辖权和税收利益七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企业年度应纳税额的计算:企业年度应纳税额=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年应纳税所得额=企业的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亏损七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企业预缴应纳税额的计算:本季(本月)预缴应纳税额=本季(本月)累计应纳税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