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同志们: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是贯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其中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xx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做到目光所至看到问题、耳听范围想到问题、所思所想直面问题、所作所为解决问题。我理解,有没有看到问题,反映的是立场问题;会不会想到问题,反映的是方法问题;敢不敢面对问题,反映的是担当问题;去不去解决问题,反映的是行动问题。这四句话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的思路办法,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层层递进的有机整体,为指导我们破解难题、做好工作、推动发展提供了操作手册。一、坚持问题导向,必须站稳人民立场,牢记初心使命,始终做到目光所至看到问题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这个立场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站稳人民立场,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才会“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在工作中主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根基。(一)目光要向下无论时代怎么进步、资讯怎么发达,下基层这个发现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都不能丢。群众心里想什么?基层工作还有哪些困难?光靠坐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材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我们在人民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行走xx,深入老旧小区、城市公园、重点项目现场,发现了一批在上面不易看到甚至意想不到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受到市民群众广泛好评。事实证明,只有把身子从会议室凳子上挪开来,把步子从办公室迈出去,多到基层一线走走看看,特别是到群众意见大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才能真正把问题找准找实。(二)目光要敏锐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这就要求我们对人民群众要怀着深厚感情,把群众当成亲人一样对待,把群众的事当成家事一样来办,提高“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时刻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和情绪动态,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深刻剖析近年来的各类信访积案,多数都是由于对群众的初信初访无动于衷,对小诉求小问题不管不问、任由发展,结果小拖大、大拖炸,变成“骨头案”“钉子案”。这警示我们,如果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目光迟钝、麻木不仁,对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视而不见、熟视无睹,最终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三)目光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系统,对于妨碍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短板问题、底板问题,我们必须聚焦用力、久久为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到地方考察都要看脱贫、问脱贫、抓脱贫,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直接深入贫困户家中看真贫、扶真贫,直接听取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意见,不断完善脱贫思路和脱贫举措,形成了精准扶贫方略,引领全党全国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精准扶贫方略的提出,就是一个深入观察、深入调研、深入思考的过程。我们要自觉向党看齐,对于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要目光聚焦、持续跟进,通过望闻问切找到解锁的金钥匙。二、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发扬民主作风,广泛倾听各方意见,始终做到耳听范围想到问题报告指出,全党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始终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忧患意识、底线思维,时刻想到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党的自身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不足,广泛倾听、深入思考、善于谋略,既警惕“黑天鹅”事件,也防范“灰犀牛”事件,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一)放低姿态听。现实中,有的同志自以为是,对群众意见不以为然;有的敷衍应付,听意见只是做做样子;有的只听赞扬的声音,听不进批评意见;有的名曰听意见,实则对群众发号施令。领导干部要主动放下架子、放低身段,带着诚意,与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交流,对群众掏心窝、讲感情,切忌说官话、打官腔。只有这样,群众才会把我们当自己人,跟我们说真话,才能使我们更多地了解掌握基层的真实情况。(二)放宽胸襟听。无论是党员干部之间交流,还是与群众交流,都不能先入为主、偏听偏信,而要敞开心扉多听不同意见,甚至是反对意见、批评声音乃至骂声。我们党历史上著名的xx大生产运动就是在群众“骂声”中孕育出来的。正是由于当时毛泽东没有怪罪于骂他的群众,而是主动从中反思,提出开展大生产运动,才破解了“粮食征得多,农民有意见;征得少,部队吃不饱”这个两难问题。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对待提意见的人,我们要心存感激,把能听到不同意见当作莫大的好事,经常辨一辨干部群众的逆耳忠言,想一想批评声音背后的问题,从中反思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三)放眼线上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从xx市来看,群众利用网络渠道反映诉求占比已经超过50%,互联网日益成为民意表达的重要渠道。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运用网络了解民意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功,我们必须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既要学会面对面交流的技巧,又要学会键对键沟通的艺术,真正做到网上听民声、网下解民忧。无论线上还是线下,群众工作都是检验领导干部能力的大考场,来访群众就是考官,信访案件就是考题,群众满意就是答案。三、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强化责任担当,大力发扬斗争精神,始终做到所思所想直面问题强调,当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敢于直面问题,就是最硬核的责任担当。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矛盾和问题往往是复杂的、多样的,直面问题不仅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硬碰硬,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谋到点子上、抓到关键处。(一)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结合起来。现实工作中,少数干部说话办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不怕群众不高兴,就怕领导不开心;对上级关注的问题盯得紧、抓得牢,对群众关注的问题不上心、不用心,能拖则拖、能推则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对上级负责,更要对群众负责,多关心关注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努力做到以更好地对群众负责实现对党负责。(二)把抓住重点与抓好一般结合起来。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左右着事物的发展方向。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直面问题就是要敢于直面那些制约发展的、难办的、又不办不行的问题,特别是一个地方或部门主要领导务必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那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点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同时,还要学会“弹钢琴”,统筹兼顾其他方面问题,做到抓重点、带一般、促全局,推动面上工作整体跃升。(三)把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结合起来。直面问题不仅要敢于面对迫在眉睫、需要紧抓快办的具体问题,更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主动触及事关一个地方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主动触及深层次的顽瘴痼疾,主动触及历史遗留问题,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决不能把历史遗留问题再留给历史。四、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勇于攻坚克难,雷厉风行抓落实,始终做到所作所为解决问题邓小平指出,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看到问题、想到问题、直面问题,最终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没有强有力的行动都是纸上谈兵,到头来还是一场空。解决问题必须实打实、硬碰硬,绝不能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一)有敏锐果敢的决断力。一个地方的发展,紧要处往往就几步,每一步都是一个分水岭,迈过去了就能跨上一个台阶,停下来横在面前的就是一道坎。要有坚决果断的气魄,始终保持对形势变化的敏锐感,只要是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就要坚决贯彻执行,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只要是有利于发展的机遇,就要主动出击、迅速行动、抓住用好;只要是符合实际的探索,就要大胆闯、大胆试,努力在解难题促发展上做到一步领先、步步领先。(二)有雷厉风行的执行力。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问题发现了,就要马上解决;事情定了,就要马上去办。要始终保持与时间赛跑的强烈紧迫感,躺着想事、坐着议事、站着干事,闻令而动、雷厉风行、分秒必争,确保各项工作以最快的节奏推进、在最短的时间完成。对于已经作出的决策、议定的事项、部署的任务,要实行清单化、闭环式机制,紧盯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三)有与时俱进的创新力。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碰到的很多问题都没有现成模板可以借鉴、没有先例可以参考,必须解放思想、开动脑筋,跳出思维定势,摆脱固定模式,大胆探索新路径新模式。特别是对于困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要善于通过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加以解决,多运用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的力量干事、平台的思维成事,真正做到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地结合起来。思想方法决定工作方法,有什么样的思想方法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方法。坚持问题导向,既是一种思想方法,也是一种工作方法,集中体现了我们党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勇于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坚持问题导向就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具体化为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就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