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供参考1/12高一地理的知识点总结【推荐4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高一地理的知识点总结【推荐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篇】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③包含臭氧层。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短波)(12hmax)-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13hmax)-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长波)(14hmax)-大气保温。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选择性臭氧-紫外线、CO2-红外线)、散射(有一点选择性小颗粒优先散射短波光-兰紫光)、反射(无选择性云层)。5.太阳辐射(光照)的影响因素:纬度、天气、地势、大气透明度、太阳高度。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最低。6.大气的保温效应:阴天的昼夜温差小,白天多云,气温好文档,供参考2/12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7.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8.气温的水平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9.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10.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成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1)水平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2)水平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好文档,供参考3/12(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岸风)--干(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二篇】1、气候要素:气温、降水2、以温定带——月均温在15度以上,为热带气候3、月均温最低在0-15度,为亚热带气候4、月均温最低在0以下,温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5、以水定型——热带气候分为四种: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干旱热带季风气候:旱雨两季热带草原气候:旱雨两季6、亚热带气候分为两种: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7、温带气候分为三种: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润好文档,供参考4/128、气候成因季风气候成因:三种季风气候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气候:地中海气候(副高和西风);热带草原气候(信风和赤道低压)单一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压);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9、气候分布大陆东岸气候:三种季风气候大陆西岸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内部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10、森林资源现状⑴属性: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⑵作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⑶森林分布: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11、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好文档,供参考5/12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焦/cm2.分。12、热带雨林⑴分布: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集中分布在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⑵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①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②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⑶雨林生态①优越性:全年高温多雨,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②脆弱性: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⑷热带雨林破坏好文档,供参考6/12①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②直接原因:人类开发。⑸热带雨林的开发(亚马孙开发计划)①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②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③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⑹雨林的保护: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①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等;②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③森林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合;④加强森林缓冲区建设。高一地理的做题方法1、“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是规范答题的宗旨。有条理,分点答题,形成“知识链”,做问答题首先要了解答题的步骤,问什么就回答什么,问几个问题就分几节写。根据题目的给分来组织答案。2、答题一定要规范化、序号化、段落化,字迹工整,反好文档,供参考7/12映思维的逻辑性,卷面整洁,从形式上达到卷面的完美,因为清晰的卷面能赢得阅卷者好感。3、看清图示: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很大一部分是与图相关的。因此,学生应该对各类地理图像、图表的特点和作用认真掌握。在答题时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4、准确表述:对试题进行逻辑分析后,要进行答案的构思,并能够用准确的语言将答案表述清楚,这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环节。5、注意联系: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在答题时应该注意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要关注跨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6、选择题解题常用排除法,如果正确答案不能一眼看出,应首先排除明显是荒诞、拙劣或不正确的答案,高考题中这样的选项一般不多见,只有仔细分析,逐个排除。分析选项本身叙述的正确性。对选项叙述的正确性判断是做好选择题的核心任务。7、双项选择题,对于难以取舍的选项,适当运用“量化法”“提高标准法”和“降低标准法”来确定最终的答案。“量化法”就是对选项的准确率作综合的评估,“提高标准法”和“降低标准法”需要考生根据对题意的符合程度设立一个好文档,供参考8/12较高或较低的指标,最终筛选出所需要的答案。高一地理的知识点总结【第三篇】地球上的水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地理知识点(1)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a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地理知识点(2)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地理知识点(3)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见右图地理知识点(4)技能扩展等潜水位线的判读:①等潜水位线是指某地潜水面的海拔高度。②潜水面是一个自由水面,随地势起伏,略有起伏。同一地区,天气晴朗、气温高时,潜水位低,阴雨天、气温低时,潜水位高。③判断潜水埋藏深度:一地海拔高度与该地的等潜水位线的海拔高度之差为该地潜水的埋藏探度。④判读潜水与河流水的互补关系:数值大,潜水位高,对应地的地势也高;数值小,潜水位低,对应地的地势也低。右好文档,供参考9/12图中的河水自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河流都是自北向南流。a图中河流两岸的潜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潜水补给河流。b图中河流两岸的潜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河流补给潜水。(箭头表示潜水流向,垂直等潜水线,从高处流向低处)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地理知识点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动力:太阳辐射、重力、水的三相变化等。地理知识点2、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3、它发生的领域有:海洋与陆地之间(简称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为大循环)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简称陆地内循环,数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简称海上内循环,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地理知识点3、水循环的环节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人类主要影响的环节径流输送;陆地内循环:植物蒸腾、蒸发、降水;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地理知识点4、水循环的重要意义:a、维持全球水量平好文档,供参考10/12衡;b、更新陆地淡水资源;c、调节全球热量平衡;d、塑造地表形态地理知识点5、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梳理最新【第四篇】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1、表现: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上的差异。2、成因:不同地域物质、能量分布的不同状况。3、自然带的形成(带状)。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地域分异1、水平地域分异(1)由赤道到两极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形成基础:热量分布规律:大致与纬线平行,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方向延伸影响因素:降水形成基础:水分好文档,供参考11/12分布规律: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成因:主要是山地随海拔的增加,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3、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主要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问题思考1、在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中能否找到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为什么?答案:不能。因为不同区域物质、能量分布及其组合状况是不同的,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2、想一想:是不是任何一个山地都具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为什么?答案:并不是所有的山地都具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只有山地达到一定高度,并在一定的纬度范围内,足以引起自然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急剧变化以后,才有可能出现。因此山地自然带的发育往往与该山地所处纬度及相对高度有关。3、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为什么会呈现出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答案: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具备形成热好文档,供参考12/12带雨林的水热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