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我国的税制改革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六章我国的税制改革第一节税收原理第二节税收制度第三节我国的税制改革第一节税收原理•一、税收的概念•1、概念:•将一部分社会资源从私人部门转移到公共部门的过程。•2、特征•3、分类及要素•4、税收的原则(181)•公平效率中性•二、税负转嫁与归宿•(一)税收负担217•1、衡量指标:•实际税收负担率•名义税收负担率•2、宏观和微观税收负担分析宏观税收负担分析(安129)•影响宏观税收负担的因素•同影响公共收入规模的因素•适度宏观税负水平的界定•保持合理宏观税负,税收收入量的确定应符合标准:•(1)税收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同步•(2)满足政府最低支出标准•(3)税收与非税统筹安排•(4)以一定时期剩余产品价值量为上限•宏观税负的国际比较•课本222•经验•各国宏观税负水平逐步上升•发展中国家一般低于发达国家宏观税负水平•发展中国家宏观税负水平一般在15%~25%为宜微观税收负担分析(安131)•1、企业综合税负率•一定时期企业实缴税收/各项收入总额•反映企业对国家的贡献程度•2、个人税收负担率•一定时期个人实缴税收/个人收入额•反映个人对国家的贡献程度•1、宏观税负水平•2、税收制度•(1)税种结构•(2)税率设计•(3)计税依据•(4)税收优惠与加成征收•3、纳税人的行为•4、税负转嫁•企业纳税人税收负担上限•即:企业一定时期内创造的社会纯收入•企业纳税人税收负担下限•即:满足由企业积累和增加福利引起的公共需要的增加衡量指标影响微观税负的因素适度微观税收负担界定•适度的企业税负•既保证企业具有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又要保证政府税收收入随企业收入(剩余产品量)的增长而同步增长•我国企业微观税负的特点:•1、企业税收负担,特别是税费总负担偏重•2、各类企业税负差别较大•国企非国企内资外资大型小型内地沿海•结论(安135)•从企业微观税负分析,我国今后一方面要注意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控制税收负担增长,另方面要对税收政策和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公平各类企业税收负担。•(二)我国的税负转嫁(安135)•1、税负转嫁198(条件202)•(1)纳税人与负税人分离;•(2)转嫁通过商品交易中的价格机制实现;•(3)转嫁实质是对既定税负在纳税人之间的再分配,不改变税收收入总量。•2、转嫁方式:前转后转混转消转(199)•3、研究税负转嫁的意义:•税负转嫁是税负的再分配,即物质利益的再分配。只要存在税负转嫁,就会对社会生活产生广泛影响,正视它并运用它,利用它的积极作用,限制它的消极作用。分析各种税对国民收入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为科学制订、实施税收制度提供依据。•税负转嫁的研究与运用(陈234)•(1)税负转嫁和制定税收政策及设计税收制度有密切关系•(2)税负转嫁会强化纳税人逃税动机,破坏税收严肃性•(3)自然垄断行业税负转嫁居优势,应加强对这些行业的价格管理•(4)提高所得税比重,缩小税负转嫁范围•(5)实行价外税,增强商品课税税负归宿的透明度•三、最适课税理论和税收优化(安138)•(一)含义(224)•如何以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征收某些大宗税款的理论.•(二)主要内容和观点(225)•内容:1、所得税与商品税的合理搭配;•2、寻找最适商品税;•3、确定最适所得税累进程度,即最适•所得课税理论•观点:•(三)我国税制优化的目标(安140)•主要目标:•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利于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税制•包括:•建立商品税和所得税并重的双主体税制结构•形成合理的税收负担水平•建立高效的税收征管模式四、税收的经济效应227(陈236)•税收经济效应作用机制(陈236)•1、税收收入效应~233•2、税收替代效应~234•税收的经济影响•(一)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1)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指征税后减少收入,使其为维持既定收入和消费水平,减少闲暇,增加工作时间。•(2)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征税使闲暇与劳动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闲暇价格相对降低,个人以闲暇代替劳动。•我国实际情况•在我国,税收不影响劳动供给,需解决的不是如何增加劳动供给,而是消化劳动力过剩。(二)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2、我国实际情况•我国税收对储蓄影响不明显,人们储蓄取决税收外的诸多因素。•我国应运用税收杠杆对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1、税收对居民储蓄的收入和替代效应•对储蓄利息征税,使未来消费价格变贵,当前消费价格下降,个人会增加当前消费,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降低,人们以消费替代储蓄(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1、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主要通过征企业所得税的税率、税前抵扣和优惠影响纳税人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2、税收对投资的替代和收入效应分析•征所得税,会压低投资收益率,减低投资对纳税人吸引,使投资减少以消费替代投资。•征税和提高税率减少投资者税后净收益,投资者为维持过去的收益水平增加投资,即税收对投资的收入效应。•3、税收对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依靠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减低税率等吸引外资。(四)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对高收入多征税,抑制高收入,通过•转移支付提高低收入者收入。•1、个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最有利工具;•2、税收支出是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3、社会保险税是实现收入再分配的良好•手段。五、税收与经济发展(陈246)•(一)理论观点(180)•威廉配第•亚当斯密•瓦格纳•凯恩斯•汉森•萨缪尔森•供给学派•(二)拉弗曲线(228)•结论:•1、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税收,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2、税率、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依存、制约;•3、取得同样收入,可采取两种税率。•第一节内容小节•1、概念•2、税负转嫁与归宿(1)税收负担(2)税负转嫁•3、最适课税理论和税收优化•4、税收的经济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税收对劳动供给,税收对居民储蓄,•税收对投资,税收对收入分配。•5、税收与经济发展•理论,拉弗曲线•案例分析:自行车征税的成本与效益•(安143)第二节税收制度•一、我国税制的沿革(陈258)(239)•1、1994年的工商税制改革•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的基本原则•改革的主要内容•2、目前我国税制结构•二大主体税种:流转税、所得税•商品课税占整个税收收入70%以上•所得税占整个税收收入近30%,并呈上升趋势•二、税制结构分析•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税制结构特点以间接税为主,一般占税收总额60%—90%。•原因:•1、经济水平低,人均收入水平低,勉强征所得税,会使税源大量流失,难以保证国家财政需要。•2、流转税征收简便易行,不受企业盈亏影响。•3、流转税从价计征,不直接作用于企业所得和个人所得,对私人投资和个人储蓄影响小。•三、税制发展的新趋势•发展中国家间接为主体的税制,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已暴露弊端,各国采取相应措施,税制发展出现新趋势:•1、克服全额流转税重复征税,不利专业化协作弊端,推行增值税。•2、开拓新税源,逐步扩大以所得税为主的直接税的征收范围第三节我国的税制改革•一、增值税的改革(《国际融资》05/04)•收入现状:•占税收总收入比重45%左右,局部地区高达60%。•国际上将此比重控制在25%以内。•增值税的种类:•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型增值税•增值税的最大特点:•在对一种商品多次课征中避免重复征税。•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在促进生产专业化和技术协作,保证税负分配相对公平方面功效大。•其他优点:•1、道道征税,使关联企业在纳税上互相监督;•2、课征与流转环节相适应,税额大小不受流转环节多少影响;•3、企业兼并和分解都不影响增值税额,可保证税收稳定。•4、出口商品“零”税率,鼓励外向型经济•生产型增值税•不抵扣固定资产税金,课税基数大,财政收入丰厚。•消费型增值税•扣除所有固定资产所含税金•1、现行增值税的不足•(1)生产型增值税的弊端•对扩大投资、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有抑制作用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税负重于其他产业。(2)小规模纳税人定额纳税的弊端定额纳税中断了发票抵扣链条;引起企业之间税负不公;定额没有严格法定标准,给腐败提供机会。2、改革思路(1)改生产型为消费型增值税(2)统一增值税纳税人和税率(3)统一使用增值税发票和建帐建制•三、统一企业所得税•1、现行所得税存在问题•我国外企所得税15%,实际征收11%,内资33%,实际征收23%--24%,有碍公平。•(1)税收优惠•(2)税前扣除•2、改革设想•(1)取消、简化优惠,改“区域优惠为主”为“产业优惠主,区域优惠为辅”•(2)统一税基•四、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复习要点•1、分类征收:工资薪金•劳务报酬•:•股息、利息、红利11类•2、税率:累进税率、(九级、五级)•比例税率20%•3、立法原则:调节收入分配,体现社会公平•增加财政收入•增加纳税意识•1、个人所得税现状•80年开征,当年收入0.0016亿元,90年21.13亿元,2001年995.99亿元,占财政收入6.04%。居民储蓄近年每年以800亿元增加,99年开征利息所得税。•(1)分类所得计税弊端;•将收入分11类,按不同计税方法计税,不能体现量能负担和公平税负,影响调节收入分配功能。•例1•甲某月收入2000元(其中工资1600,劳务报酬200,稿酬200)按税法规定应纳税?•乙月工资收入2000元,应纳税?•收入项目多•收入项目单一•税负熟轻熟重??•结论:•甲不纳税•乙纳税20元•即:•个人收入来源多渠道,综合收入高,不缴税或少缴税;•个人收入来源相对集中,收入相对少的多纳税。•例2•月收入5万元,如果作为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如果作为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答案(1)11145元•(2)8000元•结论:•总收入相同,分属不同类别,计算方法不同,缴纳税款不同,税负不同.•有悖公平收入原则,给逃避纳税提供变通途径.•例3•甲,12个月,每月劳务报酬收入800元,需纳税?•乙,某月9600元劳务报酬收入,其余月收入很少或没收入.•答案:•甲不纳税•乙纳税1536元•结论:•收入平均税负轻,•收入集中税负重。•即:•纳税人有时各月收入不均衡,定额扣除、按次纳税容易造成纳税人分解收入,多次扣除费用,存在逃税避税漏洞。•(2)法定扣除设计不合理•现行扣除标准800元是1980年制定(相当于现在4000元),当时养老、住房、医疗、教育大部分国家负担,现在全由个人负担。•据调查,京、沪等大城市600元以下算低收入,每个职工赡养系数1.5,则需要(600*1.5)900元,才能满足最低生活标准,800元扣除意味着比最低生活线略高一点就征税,以侵蚀到居民必要的生活水平。•北京1999年扣除1000元,2003年扣除1200元,•目前有望升至1500元。•广州1260元,上海1200元,深圳1500元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管理司副司长刘丽坚做客《新闻会客厅》解答个税免征额问题•2006年扣除提高到1600元•主持人:起征点(费用扣除标准)是800元提高到1600元,为什么到2006年的时候这个起征点(费用扣除标准)改变了?•刘丽坚:1993年修改个人所得税法时,当时的费用扣除是800元,1994年城镇消费支出它实际上是两三百块钱,国家经济发展从1994年到2005年,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支出水平就要提高了,800块钱已经远远不够大家人均负担支出了。•我们曾经算过一个账,就是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1143块钱,这样800块钱就不够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把这个费用扣除800块钱提高一点。费用扣除标准调整以后,受这个影响的人有多少?刘丽坚:工资在2000块钱受益是最大,在受益人群的受益期间,在1600块钱,税负减轻程度是百分之百。受这个政策影响的人群人数是少?我们统计了北京、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他们的现在纳税人数减少25%左右。安徽、河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80%减少。这样,实际上真正受益的人还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工薪阶层,大部分人享受到这个好处。•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占50%,2004年我们因为个人所得税主要是对城镇居民征税,城镇居民工资收入占家

1 / 4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