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及相关重要论述心得体会范文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可能性(一)基于人类文明多元并存的客观现实及交流互鉴的内在张力对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可能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首先站在一个更高、更宏观的视角去观察,即从人类不同文明的相互关系切入,构建起一个“多元并存—交流互鉴—融通发展”的基本逻辑。第一,人类文明多元并存,“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差异自古就存在,是人类文明的内在属性。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第二,人类文明可以交流互鉴。共生并存的不同文明之间虽然不排除一定范围的相斥之处,但总归内含着交流互鉴的可能性。儒家文化起源于中国,“东学西渐”到欧洲后受到莱布尼茨、伏尔泰等诸多思想家的推崇。第三,人类文明在追求发展中寻求融通,在相互融通中实现发展,即“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由此可见,尽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生成于不同的时空、孕育于不同的文明,但人类文明多元并存的内在属性以及交流互鉴的内在张力,为其实现结合提供了最宏观的可能性。(二)基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放包容的鲜明品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可能性除了来自人类文明的内在属性,也源于二者固有的鲜明品质,那就是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特性。毋庸置疑,一种封闭和排外色彩浓厚的思想文化必然会降低与其它思想文化会通的概率。就马克思主义而言,其诞生与发展都离不开对人类其它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展现出极强的包容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同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其几千年的流变之中也表现出开放包容的优异品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诸多场合作过阐释,比如2019年同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会谈时说到:“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从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正是二者同时具备的这种开放包容的品性,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交流融通的可能性大增。(三)基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天然的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穿越时空实现融通,之所以比其它思想文化融合时产生更多的“化学反应”,并非是无来由的,这与二者之间天然的契合性息息相关。对于这种契合性,习近平总书记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第一,二者在社会理想上相通。“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礼运》具体而生动地描绘了‘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的状态。”很显然,共产主义社会与大同社会在中国人心中是一种相通的社会理想。第二,二者在辩证思维上相似。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就要反对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他特别指出,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很多典故都是批评和讽刺形而上学的,如盲人摸象、郑人买履等。此外,他还以《道德经》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语句来表明中国古人的辩证思维。第三,二者关于认知与实践关系的观点相近。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我们古人关于知行合一的论述,强调的也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随即,他举出了战国时期荀子、西汉刘向、宋代陆游、明代王夫之的相关名句,以此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古就有关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思想。第四,二者在唯物思想上有相似之处。马克思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亦存在明显的唯物色彩。习近平总书记曾在阐述唯物史观的内涵之时联系到中国一些古语,说道:“中国人说的‘民以食为天’、‘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等,也包含着这样的朴素唯物思想”。第五,二者在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上相近。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理想人格包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立己达人,牺牲小我,以天下为己任,等等。马克思主义同样有这样的追求。马克思在中学毕业的作文中曾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从马克思的一生来看,穷困潦倒的日子居多,但他却百折不挠,为全人类的幸福奉献了自己的全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高度颂扬了他的这种人格,引发诸多国人共鸣,令人肃然起敬。当然,除了上述几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还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其它方面的亲和性,如群众史观与民本思想,等等。总之,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正是这种契合性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具有了极大可能,使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深深扎根并开花结果。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性(一)人类进入“世界历史”,精神生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的爆发,生产力迅速发展,分工范围日渐扩大,全球化成为大势所趋,人类历史越来越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科学阐释了这一过程:“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在世界历史之下,“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不仅物质生产和交换全球化,精神生产和交流同样不例外。近代以来,世界上各种思想思潮、理论理念、文化符号交流交汇的热度和深度有力印证了上述观点。因此,作为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欧洲,但其定然会在全球化过程中突破地域的限制而与世界各民族相遇相知,只不过在相遇的早晚、相知的深浅等方面存在差异。清朝后期,中国的封建统治者虽曾一度闭关锁国,但中华民族这一古老的民族也不可避免地被拉入世界发展大潮,在使我们经历切肤之痛的同时也让人清醒看到,这乃历史大势,无人可阻挡。在此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必然会遇到世界范围内各色各样的理论学说,其中就有代表人类进步方向的马克思主义,这一进程是客观使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二)近代以后为了救亡图存,中华民族不得不寻求“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就在精神生产日益突破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之时,先进中国人也在挽救民族危亡的使命下苦苦向世界寻求新的思想。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上下求索,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未找到救国良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旧的顽固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打了败仗了,抵不住,宣告破产了”;另一方面是“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的种种理论也宣告破产了。对于正处在被动地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中国而言,封建主义思想武器自然无法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所以,当时的先进国人在醒悟之后,决定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寻求更为先进的理论。然而,资本主义思想武器在当时而言并非不是先进理论,为何也在中国宣告破产了呢?原因在于这种思想理论虽有诸多值得中国学习之处,但其内在的价值理念与中国的核心观念难以高度契合。国人对于这一问题的深刻反思首先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6年,《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在看到“一战”中“西洋诸国,日以其科学所发明之利器,戕杀其同类”后提出,“吾人对于向所羡慕之西洋文明,已不胜其怀疑之意见”。面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弊端,李大钊也一针见血地指出:“试剖今日文明之内容,竭人类之全知全能,所谋何事?制造杀人之器械而已,练习杀人之方术而已,增加杀人之智识而已,储备杀人之费用而已”!很显然,资本主义的一些做法及暴露出的种种弊端难以在中国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上获得认同,也注定其无法深度地与中华文化融通会合。这迫使中华民族不得不继续寻找更先进、更具亲和性的思想武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三)马克思主义传入和扎根中国并非偶然,是与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近代以后,先进国人一方面要寻求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学理论,另一方面又要寻找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思想理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吸收了西方思想理论的全部精华,能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弊端的批判态度,与当时诸多国人的心理状态高度一致。并且,其蕴含的社会理想及价值理念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正因为如此,先进国人在苦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一过程虽然曲折,但绝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一种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又在无形之中与广大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融通起来,从而很快扎根中国并实现丰富发展。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总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必然性熔铸于以下几个环节:第一,从世界发展大背景看,人类进入世界历史,各思想理论之间的相遇相知、交流交融成为必然;第二,从中国历史演进趋势看,近代以后的中华民族,要实现救亡图存和社会转型就必然向外界寻求新的思想武器;第三,从思想文化相互吸引的内在机制看,先进国人在尝试并淘汰了诸多不适宜的思想理论后,最终找到了相契合的马克思主义。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一)这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对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极度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至少立足于两大前提:第一,从历史功绩看,“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第二,从未来形势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正是基于这两个重要前提,使得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凸显重大价值。为实现这一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提出了根本途径。2022年10月,他在xx省安阳市考察时说到:“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摆到了与“中国具体实际”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要性。当然,必须看到,这一变化并非无来由的。一方面,毛泽东曾就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过相似论述,他说“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只不过,在后来的表述中,“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统一于“中国具体实际”之中。另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从多个视角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不可或缺性。第一,从马克思主义如何始终在中国保持旺盛生命力的视角,提出“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第二,从深化理论创新的视角,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第三,从坚定道路自信的视角,提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很显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生命力、党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