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自查报告5篇简单来说,成功的背后总要有探索的过程,为了将某个阶段的工作内容表现出来,我们经常会撰写报告。您是否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呢?三一刀客网友为您提供了一份深入浅出的“煤矿自查报告5篇”学习资料,记得将本文收藏以便随时查阅!煤矿自查报告1根据阜康市相关部门文件精神,我矿积极开展了安全生产自检自查,现将自检自查情况报告如下:1、我矿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三种证件齐全有效。2、煤炭生产许可证:证号xxxxxx有效期限26年,20xx年7月至20xx年7月。3、采矿许可证:证号6500000612830有效期限6年,20xx年10月至20xx年10月。4、安全生产许可证:证号(新)MK安许证字[20xx]303G1有效期限3年,20xx年06月至20xx年06月。5、矿长资格证:证号MK650000049,发证机关:新疆煤矿安全监察局;发证时间:20xx年4月14日。①瓦检员在册5人,持证5人;②安检员在册8人,持证8人;③放炮员在册9人,持证9人;④绞车司机在册8人,持证8人;⑤电钳工在册5人,持证5人。矿井位于阜康市南三工甘沟内,距阜康18千米,属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管辖,矿区东西长千米,南北宽千米,井田面积平方公里,中心地理坐标:东经88°16′05″,北纬44°05′17″。矿井交通便利,乌奇公路和吐乌大高等级公路在矿区以北6千米处通过,距乌奇公路、吐乌大公路有简易柏油公路通往矿井、生产井口有简易公路相通。和第四系黄土状亚砂土及坡积物。自下而上为:1、侏罗统八道湾组(J1b):岩性由深灰色、灰色等杂色的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与煤组成。岩相为泥炭沼泽相沉积,矿区范围内少见岩石露头。主要由浅黄色风成亚砂土及坡积物组成,分布于煤矿范围内的绝大部分地段,不整合接触于八道湾组地层之上,地层厚0—5米。矿区构造形态为倾向南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58—62°,地层倾角62—65°,与区域构造线基本一致。矿区范围内未发现明显的断裂构造。矿区范围内仅一层煤,编号45#,由于第四系覆盖,沿走向延伸情况不明,井下观察煤层厚度变化不大,厚度平均值约28米。煤层末状—块状,条带状构造,暗亮型,结构简单。辖区内煤质牌号为工业动力煤,主要用于工业用煤和民用煤。2、出露于矿区中部,倾向南东,倾角62-65°,向北东及南西方向延入邻区。煤层厚度28米,倾角62-65NE80—100°,结构简单,无夹矸,厚度稳定,顶、底板均为泥岩,风化带深度20米。煤质分析结果为:该煤层属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低容灰分的工业用煤和民用煤,容重为/立方米。矿区位于博格达山北麓低山丘陵地带,地势总体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海拔+900—+1080m,相对高差约180m。大气降水、融雪(冰)水形成的地表水流顺地势由西向东汇入矿区东侧的三工河,地形陡竣有利于自然排水,因此,矿区地形地貌条件不利于地下水的形成与汇集。矿区东界之外700m处流经的三工河为常年性流水,水位标高+,为当地侵蚀基准面。该河主要接受南部山区融雪水与大气降水补给,年径流量万m3。6—8月为洪水期,月均流量—/s,三工河河水由南向北运移过程中,通过煤系地层的孔隙裂隙顺向渗透补给,为矿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矿区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主要由砂岩、粉砂岩、泥岩与煤层互层组成,这种多韵律结构使得地下水在接受大气降水的不及时起到了一定的阻隔作用。侏罗系下统三工河组位于矿区南部,其岩性主要为粉砂岩、细砂岩、泥岩及炭质泥岩,也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地下水对含煤地层的渗透补给。矿区位于阜康向斜南翼,地层倾角较陡,呈单斜构造,没有发现走向断裂,矿区东界f1断层属垂直地层走向平移断层,断层面破碎带可能成为大气降水入渗的通道之一,但受规模与性质的影响,蓄积的地下水有限。矿区内43号煤层火烧后形成一条贯穿东西的烧变岩带,烧变岩内孔隙发育,可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并蓄积一定量的孔隙潜水,对矿井开采威胁较大。矿区含(隔)水层(段)依据岩性特征和富水性划分。侏罗系含煤地层属河流—沼泽相沉积,垂直向上,由多个由粗到细的岩性组合叠合而成;走向上,岩性渐变过渡现象较明显,尤其砂岩类组成的砂体变化极大,因此,只能根据各段的砂砾岩与砂岩所占比例,划分为含(隔)水段,矿区内共划分为5个含(隔)水层(段),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透水不含水层(Ⅰ)由全新统的冲积物组成,主要分布在矿区的南部沟谷及山坡与坡脚处,冲洪积物主要由松散的砂砾、碎石等组成,厚度0—5m,透水性好,自身不具备储水条件。主要分布在矿区北部,烧变岩孔隙潜水含水层之上,属含煤地层西山窑组上段地层。岩性主要由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与薄煤层组成,局部夹有粗砂岩。厚度。该含水段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融雪水的补给。该含水层单位涌水量为升/秒·米,渗透系数/日,属弱含水层。烧变岩含水层位于主侏罗系中统下段的顶部,由43号煤层燃烧烘烤而成,形成贯穿矿区东西的烧变岩带,该带地表宽度15—30m,距离45号煤层之上30—70m,烧变岩中孔隙发育,易接受大气降水与地表水的补给,较易储存孔隙潜水。矿区西部广源立井与中部股份合作立井穿越该烧变岩带时,均出现水量增大现象,目前上述部位无明显涌水。处此外,尚无生产矿井在其深部加以揭穿,深部含水情况不明。该含水层由烧变岩含水层底板至西山窑组下段底界,含45号煤层内,厚度,45号煤层顶板至烧变岩含水层底板以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夹炭质泥岩或煤线为主;45号煤层地板至西山窑组下段底界主要岩性为粉砂岩与泥岩等,但底部有不甚稳定的砂砾石层存在,砂砾石厚度在3—19m之间。该含水段水位埋深+880m标高,生产矿井自西向东揭露深度标高由+递减为+637m,矿井涌水量也由120m3/d递增为440m3/d。此外,矿区东部的六运湖农场矿井开拓穿越该含水段底部砂砾岩层时水量明显增大。该隔水段分布于矿区南部边缘一带,伏于西山窑组下段孔隙裂隙含水段之下。岩性主要为泥质粉砂岩、泥岩夹细砂岩夹砂砾岩薄层,厚度为,矿区内各生产井均未揭穿该段,依据区域性岩石组分特点划分为隔水段。该矿现开拓水平为+标高,较东邻股份合作井的最低开拓水平高出43m。主立井位于45号煤层顶板,在垂深75—110m(+888—+853m标高)区段穿越烧变岩孔隙潜水含水层,水量明显增大。此外,矿井附近45号煤层露头有较显著的塌陷坑,尚见有少量雪融水蓄积。目前该矿井主要是煤层顶板渗水,排水量可达250m3/d。该矿井现开拓水平为+730m标高,低于西邻广源矿井而高于东邻六运湖农场矿井。主立井位于45号煤层顶板,在118—178m(+828—+768m标高)区段穿越烧变岩孔隙潜水含水层时,水量加大,目前该矿井以顶板渗水为主,白水量较小,约120m3/d。该矿井现开采标高为+693m,低于西部两个矿井。井下调查可知,地下水主要从煤层底板砂砾岩中渗出,排水量184m3/d。东邻三工平安矿井现开采水平为+637m,低于本矿区各生产井。煤矿自查报告2山西朔州平鲁区西易煤矿有限公司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认真做好我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以减少人员伤亡和降低生命财产损失为目的,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西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等法规,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基本概况(一地理位置。山西朔州平鲁区西易煤矿有限公司位于平鲁区井坪镇东南15km处西易村,行政区划隶属于平鲁区白堂乡。井田地理坐标:东经112°22′01″—112°22′59″,北纬39°26′12″—39°38′04″,井田面积²。(二地形地貌井田位于管涔山脉东麓,地表均为黄土覆盖,经长期冲刷切割,呈现为低山丘陵地貌。纵观井田,沟谷纵横、梁峁绵延,地形比较复杂。井田总的地势为北高南低,井田内地表河流不发育,大小沟谷平时基本无水,唯有雨季才汇积洪水沿沟排泄,辗转向西流入七里河。七里河为井田附近主要河流,于井田西界外由北向南流过,为季节性河流,属桑干河水系。(三植被矿区内地植被较差,森林覆盖率低,以耕地、荒地为主,总体上以人工植被为主。(四地质灾害形成原因矿区范围内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为滑坡或地层局部不均匀沉降等,一旦发生,危害性较大。1、自然原因矿区内植被较差,地层裸露,一旦突降暴雨,易形成突发性山洪,冲刷沟谷和河床,从而导致泥、砂、石等固定物质向下游冲去,极易形成破坏力较强的泥流、砂石流等;区域内多丘陵地带,平坦地区极少,地势切割强烈,同时在局部地区第四系黄土和第三系红土在长时间降雨作用下,易引发滑坡、崩塌、地面不均匀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同时,地震也会诱发崩塌和滑坡灾害。2、人类活动成因矿山开采历史形成的堆放在沟谷或河滩上的废渣、弃石及废矿,自然形成的陡坡等,都易在雨季或地震时诱发地质灾害。诱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灾害。二、主要危险区及防治措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五条规定: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治理费用,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主要防治措施:1、新建项目必须进行地质灾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2、建立完善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长效机制。三、地质灾害处理措施(一建立和落实地质灾害速报制度1、要求:情况准确,上报迅速一旦发生地质灾害事故,由矿及时向朔州市国土资源局平鲁分局上报。2、速报内容(1速报材料应根据已获知信息,说明地质灾害发生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原因,并尽可能地说明地质灾害的规模,可能的诱发因素、地质成因和发展趋势等,主管部门采取的对策和措施。(2矿地质灾害监管人员应积极配合国土部门组织的专门应急调查组,若发生地灾时应协助并前往地质灾害发生或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展开地质灾害调查,在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结束后及时向矿报告地质灾害的调查情况。内容包括:地质灾害发生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已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地质灾害类型、地质灾害规模;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包括地质条件和诱发因素(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发展趋势;已采取的防范对策、措施;今后的防范工作建议。(二地质灾害应急措施1、在地质灾害发生时,采取以下应急措施:制定措施并责任到人:要针对矿区范围内地质灾害,应根据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及主要威胁对象,制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方案和灾害应急系统,并将责任分解至具体人员或受威胁的对象;矿区负责人具体负责组织矿区内的抢险救灾工作,并根据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及时将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向平鲁区国土资源分局及相关部门报告,2、启动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一旦发生地质灾害,以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为主的全矿人员应积极采取以下相应施救工作。(1人员抢救与工程抢救组织全矿干部职工及时赶赴灾害地点,抢救被困人员,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抢救。(2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白堂乡卫生院负责组织急救队伍抢救伤员;采取措施防止或控制传染疾病的暴发和流行;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3交通运输保障交通部门负责恢复被毁的公路、铁路及有关设施;组织应急运输力量,保证抢险救援人员、物资的运输和灾民的疏散。(4通讯保障通讯部门(含无线、电信、移动等部门负责恢复破坏的通信干线和重要通讯设施,取得并保持区、乡(镇自然灾害防灾指挥部办公室、地质灾害现场以及相关部门的联系,保证救灾通讯畅通。(5电力保障电力部门负责恢复因灾破坏的发、输、配电设施和电力系统,确保灾区用电。(6物资供应保障经贸、粮食部门负责调运粮食、食品和其它救灾物资,保证灾区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提供救灾所需的药品和医疗器械。(7灾民安置民政部门负责调配、发放救济物品,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8社会治安保险公安部门、武警支队根据灾情需要发布紧急交通管制和治安管理通告,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清理、疏通重要的交通秩序,确保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9应急资金保障上级主管部门根据灾情轻重联系财政局筹备、划拨救灾资金。民政部门负责发放应急救济款、安置灾民。(10呼吁与接受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