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收》陈昌龙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2011—2012(一)第六章税收概述【本章提要】※第一节税收及其分类※第二节税收制度及税制结构※第三节税收负担与税负归宿第一节税收及其分类一、税收产生税收,亦称赋税、捐税或税,是政府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属于财政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㈠国家的产生和存在是税收产生的政治前提。㈡私有财产制度是税收产生的经济条件。二、税收概念税收,是指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国家职能,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和程序,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㈠征税主体是国家。㈡征税对象是国民收入。㈢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㈣征税目的是实现国家职能。㈤征税依据是税法。㈥税收属于分配范畴。三、现代税收本质税收体现的是一种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实现的特殊的分配关系,因而税收性质取决于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现代税收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政府为了提供公共产品而向社会成员征税,实际上是社会成员为“购买”公共产品而支付的“特殊价格”。四、税收作用㈠税收具有资源配置作用。㈡税收具有收入再分配作用。㈢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㈣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作用。五、税收形式特征税收作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与其他方式相比,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通常被概括为“税收三性”。六、税收分类税收分类,是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复杂的税制和繁多的税种所进行的科学归类。(一)按课税对象划分商品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税收(二)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价内税价外税税收(三)按税负能否转嫁划分直接税间接税税收(四)按税收计量标准划分从价税从量税税收(五)按税收征管和支配权限划分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税收㈥按税收形态划分1、力役税2、实物税3、货币税七、现代税收原则税收原则是税收法律制度制定的基本准则。把握㈠收入原则也称财政原则,是指税收制度的建立,应能够为国家提供足额、稳定、适度、合理的财政收入。㈡效率原则效率原则,要求国家征税应有利于有效配置资源和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包括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两个方面。㈢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指征税应根据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平等分配负担。第二节税收制度及税制结构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指国家以法律或法规的形式确定的各种课税方法的总称。一、税制构成要素税收制度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主要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免税、法律责任等。㈠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简称纳税人,是指税法中规定的享有纳税人权利、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解决“向谁征税”的问题。㈡征税对象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对象,是指税收关系中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解决由“什么”承担税负的问题。㈢税率1、概念税率是指应纳税额和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体现政府征税的深度。2、形式我国现行税率主要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三种。②超额累进税率:简称超累税率,是将征税对象的数额划分为不同等级,规定不同的税率,对每个等级分别计算税额,即一定数额的课税对象可以同时使用几个等级部分的税率。计算下列税率表的速算扣除数级次应纳所得额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1全年所得额在1000元以下的102全年所得额超过1000元至3500元的部分203全年所得额超过35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284全年所得额超过10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355全年所得额超过25000元的部分40⑶定额税率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率,是按征税对象的一定单位直接规定固定的税额,而不采用百分比形式。这种税率通常适用于从量定额征收。如《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无铅汽油每升税额0.2元,柴油每升税额0.1元。㈣纳税环节纳税环节是指课税对象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不同的税种,纳税环节的确定方法有所不同。(1)一次课征制(2)多次课征制㈤纳税期限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义务发生后应当缴纳税款的具体期限。体现税收强制性和固定性的特征。我国现行税制的纳税期限有三种形式:(1)按期纳税(2)按次纳税(3)按年计征,分期缴纳㈥减免税减免税是对某些纳税人和课税对象采取减少征税或者免予征税的特殊规定,是对某些纳税人或课税对象的鼓励或照顾措施。(1)起征点(2)免征额例:某税种规定,月营业收入额在5000元以上(含5000元)时按10%的税率征税,5000元以下时不征税。某纳税人2月份取得营业收入8000元,计算应纳税额,并指出该项规定属于起征点还是免征额。例:某税种采取15%的税率并规定以纳税人的收入额减除1000元后的余额作为计税收入额,某纳税人4月份取得收入5000元,计算应纳税额,并指出该项规定属于起征点还是免征额。(3)减税和免税减税是指对纳税人某种征税对象的应纳税额依法少征部分税款,解除部分纳税义务。免税是指对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依法全部免除,解除全部纳税义务。㈦附加与加成㈧违章处理税法是国家通过法律程序制订的,体现着国家的税收政策。纳税人必须依照税法规定履行应尽的义务,以维护税法的严肃性。违章处理是指国家对违反税法行为的纳税人所采取的惩罚措施。二、税制结构㈠概念税制结构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税收体系的整体布局与构造,是国家出于组织财政收入和调控经济运行的需要,通过合理设置税种而形成的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税收系统。㈡类型根据各国所开征税种的不同,可将税制结构分为两种税制:1、单一税制2、复合税制复合税制,是指一个国家同时征收多种税,从而构成多税并存、主次配合、相辅相成的税制结构。㈢主要模式税制结构模式是指一国的税制结构究竟以哪类税种为主。确定时必须考虑一国在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税收任务、社会经济结构、经济管理体制等多种因素。1、以商品税为主体商品税通常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以商品税为主体税种。2、以所得税为主体所得税一般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资本利得税等,纳税人通常就是负税人。目前世界上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国家,以发达国家居多。3、以商品税与所得税共为主体以商品税与所得税共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既可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可靠,又能使税收刚性与弹性相结合,充分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㈣我国税制结构模式的选择从我国国情出发,合理的税制结构模式,应该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要求,并能与国家惯例接轨。1、税种设置应繁简适度税制由简单到复杂是一种必然趋势,其繁简程度应根据“低税率、宽税基、多功能、高弹性”的要求决定。2、主体税种应合理可行结合我国国情和世界各国税制改革的趋势,我国选择以商品税和所得税共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这种模式既有利于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可靠,又有利于充分发挥税收对经济的调控作用。第三节税收负担与税负归宿一、税收负担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是指纳税人因履行纳税业务而承受的经济负担。(一)宏观税负分析宏观税负主要研究一国的税收总额与社会产出总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社会的总体税负水平。影响宏观税负水平的主要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2.政府职能范围3.社会分配制度6点4.财政收入结构5.宏观经济政策6.文化观念、历史传统(二)微观税负分析微观税负水平是指某个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状况。反映微观税负水平的指标主要包括两大类:企业整体税负率和城镇居民税负率。二、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㈠概念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将其所缴纳的税款通过各种途径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㈡税负转嫁形式1.前转(或称顺转)2.后转(或称逆转)3.混转4.消转5.税收资本化㈢税负转嫁的实现条件1.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2.价格的市场化3.商品供求弹性4.课税范围的宽窄5.税收的计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