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供参考!1/12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高一历史知识总结归纳【第一篇】五、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前:1、上海和日本东京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中心。2、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兴中会(1894年)3、中国同盟会(1905年东京)政治纲领:驱除达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时间、性质:好文供参考!2/121912年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分析其体现的民主精神:主权在民;确立公民的基本权利;三权分立;建立责任内阁,确立议会共和制政体)。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1912年2月12日清朝结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辛亥革命的功绩:①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③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④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④冲击了几千年的陈规陋俗,推动了平等、自由、解放意识。⑤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影响了亚洲革命和表现了亚洲的觉醒。⑥开始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反帝反封民族革命,是中国20世纪三次巨变之一。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口号、中心、主力:1919和5月4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第一阶段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第二阶段的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重点):①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好文供参考!3/12人阶级是主力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指导作用。③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①领导阶级不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指导思想不同:(三民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前途不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是:陈独秀建立的上海共产党组织)历史条件: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及其登上政治舞台——阶级基础;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思想基础;③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条件;④陈独秀、李大钊开展早期建党活动——组织基础标志: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最高纲领”。(每次党的代表大会的内容,最后总结)七、国共的十年对峙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1927年“八七会议”结束陈独秀右倾错误领导好文供参考!4/121927年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遵义会议:1935年召开,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高一历史知识总结归纳【第二篇】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一、英国革命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1640—1688):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特点:①保留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②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好文供参考!5/12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注释:1、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哪三位一体的混合物: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2、英国君主立宪制主要特点是:保留君主,议会掌权;三、美国政府的建立:1775年,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四、美国1787年宪法: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②加强了国家权力,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分权与制衡”),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注释:1)美国1787年宪法的理论基础源于:18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思鸠的三权分立思想;2)美国联邦政府机构与权力分别为: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联邦法院掌握司法权;3)美国政体特点是:总统共和制,简称总统制;好文供参考!6/12五、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高一历史标志性事件【第三篇】1、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2、清朝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顶峰。3、1856年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4、1861年总理衙门的建立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5、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6、《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7、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8、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好文供参考!7/12大总统标志着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9、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10、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大革命)的失败。11、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2、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军侵华战争的爆发。也标志着性抗日战争的爆发。13、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14、1949年4月23日解放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15、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16、“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1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18、1976年10月江清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标志着文化大革的命结束。19、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了许多新规定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健全和发展。20、1997年7月1日香港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耻辱,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好文供参考!8/12纪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21、《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22、《民法大全》的编纂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较终完成。23、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24、《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5、1787年美国宪法的通过标志着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26、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基本实现了争取经济自由、政治平等目标。27、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欧洲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8、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9、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30、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31、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32、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较终形成。33、1955年日本人均国民收入过了战前水平标志着战后好文供参考!9/12经济恢复的大体完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第四篇】一、中华民国的成立1.背景(1)帝国主义“严守中立”①原因: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力量在全国的迅猛发展,使帝国主义看到,公开的武装干涉难以达到阻止革命的目的。②实质:积极扶植新的代理人作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③实施:列强强烈要求清政府起用北洋军阀的头子袁世凯。④影响:袁世凯被清政府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掌握了清朝的全部统治大权。(2)“南北议和”①原因:袁世凯一方面对革命党人进行武力镇压,另一方面又迫使清政府接受议和;军政府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竭力主张同袁世凯妥协,革命党人也同意停战议和。②概况:南方代表伍廷芳和北方代表唐绍仪在上海英租界举行和平谈判。(3)孙中山回国①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国。②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推其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好文供参考!10/122.成立①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成立。②中华民国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③各省代表选举黎元洪为临时副总统,并成立了南京临时参议院。3.性质: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4.措施(1)对内①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措施,对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以及改革社会风气,都起了积极的作用。②颁布《临时约法》:其目的在于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它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享有一系列自由和权力;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这是中国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2)对外——发表《告各友邦书》①目的: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②内容:承认清政府与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好文供参考!11/121.原因(1)帝国主义对革命政权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2)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向革命派进攻。(3)孙中山被迫妥协,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4)袁世凯掌握清朝全部大权,拥有北洋军,还大搞反革命阴谋。2.经过(1)逼迫清帝退位:指使段祺瑞等通电要求清政府立即采用共和政体,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的统治宣告结束。(2)通电赞成共和:2月13日,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参议院选举其为临时大总统。(3)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职。(4)窃取革命果实的标志:临时政府迁往北京。三、辛亥革命的性质、历史意义和教训1.性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历史意义(1)_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好文供参考!12/12(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从此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