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税制税收的概念及对其的理解1.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地征收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2.对税收概念的理解从直观来看,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从物质形态看,税收缴纳的形式是实物或货币。从本质上来看,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实现的特殊分配。从形式特征来看,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的特征。从职能来看,税收具有财政和经济两大职能。税收本质的内涵•⑴税收体现分配关系•⑵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实现的特殊分配,它是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来实现的。税法•国家制定的有关调整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是税收制度的核心。税法的分类•1.按税法的效力分类:•税收法律;税收法规;税收规章。•2.按税法的内容分类:•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3.按税法的地位分类:•税收通则法;税收单行法。•4.按税收管辖权分类:•国内税法;国际税法。纳税人•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其规定解决了对谁征税,或者谁应该纳税的问题。•涉及的有关人员:法人、自然人、扣缴义务人、负税人我国现行三种税率形式•1.比例税率:是指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为等比关系,不因征税对象数量多少而变化的税率,却对同一个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比率征税的税率,其税额随着征税对象数量等比例增加。•2.累进税率:是指随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提高的税率,其税额增长幅度大于其征税对象数量的增长幅度。•3.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额,是按单位征税对象直接规定固定税额的一种税率形式。税收分类(一)按征税对象分类: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二)按计税依据分类:从价税、从量税(三)按税收收入的归属权分类: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四)按税负是否转嫁分类:直接税、间接税(五)其他分类1.按税收缴纳形式分类:实物税、货币税2.按税收用途分类:一般税、目的税3.按税款确定方法分类:定率税、配赋税瓦格纳的四端九项原则•1.财政收入原则•(1)充分原则:即税收必须能充分满足财政的需要。•(2)弹性原则:即税收必须能充分适应财政收支的变化。•2.国民经济原则(即如何保证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原则•(1)税源选择原则:即税源选择要适当,以所得作为税源最适宜,以免侵及资本。•(2)税种选择原则:即要考虑税负转嫁问题,最好选择不宜转嫁的所得税作为税种。•3.社会公平原则•(1)普遍原则:即对一切有收入的国民都要普遍征税。•(2)平等原则:即根据纳税能力的大小征税,多收多交,少收少交,无收不交。•4.税务行政原则•(1)确实原则:税收法令必须简明确实•(2)便利原则:政府征税应为纳税人的方便考虑•(3)征税费用节约原则:征收管理所开支的费用力求节省。1994年税制的重大改革•(一)改革的必要性•1.税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需要。•2.是加强宏观调控的需要,因为税收是宏观调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3.是整个经济体制配套改革的需要。•4.是处理好国与企分配关系,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的需要。•5.是国家规范经济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二)改革的指导思想•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保障财政收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三)改革的原则•1.有利于加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2.有利于发挥税收调节个人收入相差悬殊和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作用,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3.体现公平税负,促进平等竞争。•4.体现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和持续发展。•5.简化、规范税制。•(四)改革的内容•1.所得税改革•(1)企业所得税改革第一步: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第二步: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2)个人所得税改革:建立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及三税合一。•2.流转税改革•目的:建立一个以规范化增值税为核心的,与消费税、营业税互相协调配套的流转税制。•3.其他税种的改革•1开征土地增值税、2研究开征证券交易税、3研究开征遗产税、4抓紧改革城市维护建设税、5简并税种•4.实施的步骤•(1)将所得税和流转税的改革抓好,抓住大的税种。•(2)逐步进行几个地方税的改革、研究证券交易税的开征。•增值税•(一)定义:是以法定增值额为征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二)特点:只对企业或个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新创造的那部分价值征税,即只对流转额的一部分征税。它主要包括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和其他属于增值性的费用。•(三)产生的原因:“是为了解决按全值道道征税而出现的重复征税的问题”•(四)各国增值税制度的异同比较世界贸易组织(WTO)•(1)成立时间1995年1月1日,成员国143个,负责管理世界贸易和经济次序。•(2)基本职能:•①维护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并促进多边贸易体制的各项目标。•②为其成员国之间就多边贸易协定处理有关贸易关系的谈判提供讲坛。•③积极与其他国际组织合作,以求达到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我国现行税制中对企业的国内外所得及其征税的规定:•内外所得要合并计税•境外所得税准予抵免•抵免额不得超过应纳税额•抵免限额公式:•境外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来源于某外国的所得额÷应纳税境内外所得总额国际双重征税概念、原因及其危害性:•(1)定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向同一跨国纳税人的同一跨国所得所进行的交叉重叠征税。•(2)原因: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同时采用着居民管辖权和地域管辖权,税收管辖权重叠。•(3)危害性:•①使跨国纳税人承担双重税负,压抑了跨国投资的积极性。•②不利于国际投资的自由流动,影响了国际资金的充分运用。•③对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不利,限制了国际经济交往,不利于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个人所得税•(一)概述•1.定义:是对我国居民的境内外所得和非居民来源于我国的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农业税的政策原则•(1)兼顾国家积累和农民需要的原则•在农业收入分配上,正确处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及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与农民的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2)合理负担的原则•即要处理好农民内部各纳税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使农业税征收总额在各类纳税人之间的税收负担合理平衡。•(3)鼓励增产的原则•即要通过对农业税的征收,促进农业的发展。级差资源税、一般资源税的概念:•级差资源税:是国家对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由于资源条件的差别所取得的级差收入课征的一种税。•一般资源税:是国家对国有资源,根据国家的需要,对使用某种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为取得应税资源的使用权而征收的一种税。级差资源税、一般资源税的区别:•性质不同:前者属于级差地租,后者属于绝对地租。•征税对象不同:前者是对收入的征税,后者是对使用权的征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及其改革•(一)对在城市和县城占用国家和集体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按使用土地面积定额征收的一种税。•(二)意义:•1.有利于合理调节使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2.可有效地调剂土地的级差收益,促使土地使用者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经营管理,在平等的条件下展开竞争。•(三)土地使用税与耕地占用税的区别与联系/二者在调节作用的不同表现,不同侧重点•区别:•(1)性质不同:前者带有调节土地级差收益的性质,着重调节因地理交通位置不同而形成的土地级差收入,使各种不同纳税人的收入水平大体均衡。后者带有行为税的性质,着重调节占用耕地的行为。•(2)征税范围不同:前者主要包括城镇范围内使用的一切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土地,而不论是否为农用耕地。后者包括全国范围内建房及其它非农用建设占用的农用耕地。•(3)税款征收形式不同:前者是对使用国家所有土地年年连续的征收。而后者是在发生占用耕地行为时一次征收,以后不再征收。•(4)税率设计形式不同:前者按城市大小来规定差别税率,大城市最高,中等城市次之,小城市及县城最低。后者以县为单位,人均耕地小的地区税率高,反之税率低。我国遗产税征收制度的设想:•1.征收面要窄,起征点要高,税率要适中。•2.采用总遗产税制。•3.征税办法要简化,只征收遗产税,不单独征收赠与税。•4.采用属人与属地相结合的原则•5.统一立法和地方管理相结合•6.开征时机的选择:应尽快开征。中国现行税制体系•1.流转税制: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2.所得税制: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农业税。•3.资源税制: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4.财产税制:房产税,契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5行为税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印花税,屠宰税,筵席税。中国现行税制特点•(1)流转税是我国现行税制中的主体税种之一,作为流转税制三大支柱的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占税收总收入的70%以上,它们对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可靠、及时、稳定地获得具有重要作用。•(2)所得税也是我国现行税制中的主体税种,占税收总收入的20%左右,所得税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实现公平税负,公平竞争。•(3)其他辅助税种虽然收入不大,但作用不小,特别是一些特定税种,是为达到某一目的而设置的,可以直接体现国家的政策,实现宏观调控,引导人、财、物的流向。•(4)我国现行税制实行双主体的税制结构,即适合我国国情,也符合世界各国税收的发展规律。完善后的我国新税制体系•1.流转税制: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2.所得税制: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农业税。•3.资源税制: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4.财产税制:房产税,契税,遗产税,车船税。•5.行为税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印花税,城乡维护建设税,社会保险税,证券交易税,屠宰税,筵席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