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名词解释题1、财政:财政是凭借国家的权利为满足国家职能的需要进行的筹措、分配、使用和管理财政资金的活动。2、财政法:是国家按照立法权限、通过立法程序制定或认可的公开透明的国家政府财政活动及其财政管理的法律规范的总称。3、财政监督:财政监督是指国家和社会对财政工作、检查、监督和管理的总称,是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实现财政管理,加强财政法制建设,严肃财政纪律的必要条件和措施。4、预算法:是有关国家的预算收入和支出后,进行预算管理的法律规范的总称。5、预算监督:通过对各级预算的权责划分和预算的编审程序以及预算收支活动和预算内外资金的界线等方面的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的监督检查和质询。6、税收:是国家凭借其职能的需要,按照预定标准,无偿地征收实物或货币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分配关系,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7、税法:是税收法律制度的总称,是调整税收征纳关系及其税收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8、税率:指应纳税额和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9、税目:即每一种税收制度中规定的若干个征税项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是具体的征税对象和范围。10.流转税:即为商品税,由于商品税的计税依据为商品的流转额,同时商品税总是在商品的流转环节征收,从而商品税也被称为流转税,是指以商品为征税对象的税收的总称。11.消费型增值税:针对消费征税,因此被称为消费型增值税。在计算增值额时,把固定资产的购买看作是与任何别的物质要素一样的投入,其全部价值都可以从销售额中减去。这时增值税的税基就排除了任何投资,只包含消费。14.税收特别措施包括税收优惠措施和税收重课措施。税收优惠措施包括税收减免、税收抵免、亏损结转、出口退税等,主要为税收减免,税收重课措施主要为税款的加成征收。15.所得来源地管辖权,亦称地域管辖权,主要是征税国,即所得来源国对非居民所行使的税收管辖权。对非居民的征税,仅限于源自征税国境内的所得,对非居民来自征税国以外的所得则无权征税。16.税收抵免:是指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的国家,对其居民公司来自境外的所得征收所得税时,允许居民公司将其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额从其应向本国缴纳的所得税额中扣除。主要有直接抵免和间接抵免,全额抵免和限额抵免。17.资源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开采应税矿产品以及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因自然资源和开采条件差异而形成的级差收入征收的一种税。18.所谓“免、抵、退”:是指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出口环节增值税,称为“免”税;然后对内销货物计算销项税额并抵扣当期进项税额,称为“抵”税;对没有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再依相关公式计算应退税额,称为“退”税。19.反补贴税:是指进口产品存在补贴,并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的,依照规定进行调查,采取反补贴措施,终裁决定确定补贴成立,并由此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所征收的临时的税收。20.偷税,是指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薄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应纳税款的行为。21.逃税又称逃避追缴欠税,是指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税款的行为。222.税收行政复议:是指税收相对人不服税务机关在税收征收和管理活动中作出的税务具体行政行为,向法定税务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申请,税务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原税务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适当性进行审查、认定和裁决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23.重置成本价:是指按照当前的建筑技术、工艺水平、建筑材料价格、人工和运输费用等调节,重新建造同类结构、式样、质量标准的房屋所需要的成本和费用。24.行为税:也称特定行为税或特定目的行为税,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目的,对某些特定行为所征收的税收。25.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使用、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具有征税范围广、税率低、税负轻、缴纳办法特殊的特点。26.税法:就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7.居民是指居住在本国境内享有一定权利并承担一定义务的人。居民的范围可以包括本国公民、外国公民以及具有双重国籍和无国籍的一切人员。28.纳税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29.扣缴义务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30.税率是应纳税额与税基之间的比例。税率主要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三种基本形式。31.关税:是以进出关境的货物或物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商品税。32.普遍优惠税制,也叫普惠制,是指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输入的产品,特别是成品和半成品,普遍给予优惠关税待遇,而不应要求发展中国家给予同等的优惠待遇的一种制度。33.资产的税务处理,是指企业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流动资产等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所进行的计价、折旧提取以及摊销等方面的处理。34.个人所得税:国家对个人所得按规定征收的一种收益税。35.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以房产的价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房产所有人或经营人课征的一种税。房产税属于财产税,是地方税种之一,由地方税务局征收。36.车船使用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拥有并且使用车船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37.税务检查,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规定对纳税主体履行纳税义务、扣缴税款义务的情况所进行的检验、核查活动。38.税收保全,是税务机关为了防止纳税人逃避纳税义务,转移、隐匿应税货物、财产或收入,在纳税期届满之前依法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39.反倾销税:是针对倾销产品征收的进口附加税。倾销是指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方式挤入另一国市场竞销,从而使该国已建立的某项工业造成重大损失或产生重大威胁的行为。40、国债:又称为金边债券,指以国家财政为债务人、以国家财政承担还本付息为前提条件,通过借款或者发行有价证券等方式向社会筹集资金的信用行为。41、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赊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42政府采购法:是调整政府采购当事人在向市场进行政府采购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总称。43、财政转移支付法:是调整一个国家内部地区或区域经济和财务上的差距,达到均衡发展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法律制度。44、预算内资金:主要是指由国家各级财政部门统一集中和管理的财政资金部分。345、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面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46、复式预算:是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表格来反映的一种预算形式,它既能反映财政预算资金的流向和流量,又能全面反映资金性质和收支结构。47、相机决策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行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具体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48、扩张性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增加国债、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财政赤字来实现。49、紧缩性政策:(又称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50、直接税:凡税负不能转嫁于他人,由纳税人直接承担税负的税种,即为直接税,如各类所得税和一般财产税。52、外税:凡税款独立于征税对象的价格之外的税,为价外税,如增值税、关税。53、税收成本:广义包括纳税人因纳税所指出的各种费用,如税务代理费、申报纳税的机会成本、交通费、为逃税、避税而花费的时间精力交际费以及因逃税、避税未遂而受到的惩罚及精神损害。狭义专指征税机关为征税而花费的行政管理费用,如办公费用、工资等。二、简答题1、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财政法调整的对象是财政分配关系。包括财政管理体制关系、国家预算关系、税收关系、行政收费关系、国家信用关系、企业财务关系、国有资产管理关系、固定资产投资关系、政府采购关系、转移支付关系等。2、简述我国财政法的基本原则的内容:财政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财政法治建设和财政管理活动全过程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准则,是财政法本质的具体体现。财政法治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财政立法、财政执法、财政司法、财政守法和财政法律监督等环节和一切财政活动都必须以财政法的基本原则为依据。(1).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公平与效率既具有统一性,也具有对立性,二者必须兼顾。但在实际执行中,又不可避免地要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侧重于某一方面,同时兼顾另一方面。对于我国这一发展中国家来说,从总体上侧重于效率同时兼顾公平,是应有的选择。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应注意两方面的倾向:一是要克服平均主义思想,二是收入差距要适度。(2)经济原则。经济原则要求我们必须从发展国民经济中来考虑财政收支;财政收支的方式和数量必须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微观经济方面,国家财政充分运用财税杠杆调节经济的作用,引导企业开展公平竞争;在宏观经济方面,国家财政通过制定财政政策与财政法律、法规,调整国民收入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3)财政收支平衡原则。在确定一定时期的财政分配总规模时,一方面要考虑政府实现其各项职能对资金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在兼顾量出为入和量入为出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财政分配规模。在实践中,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一对矛盾,而维持财政平衡则是不同历史时期解决这对矛盾的基本做法。3、我国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4按照我国预算法的规定,国家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是:①按照国家行政区划和政权建制的要求,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的原则,省以下各级政府应当设立预算。②预算收支平衡的原则。③预算的法定原则。④实行分税制的原则。⑤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权、利相结合,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等也是在预算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管理原则。4、我国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控制规模,限定投向,健全制度,加强监督。5、税收的特征是什么: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6.税收三个基本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必须具有强制性。税收的无偿性,必然要求征税方式的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和固定性得以实现的保证。强制性征税是对所有者财产的无偿占有,如果国家可以随意征税,没有一个标准,就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将危及国家的利益。所以,征税必须具有固定性。总之,税收的“三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统一体。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必须无偿征收。而无偿征收必须借法律的强制手段。而强制、无偿地征收,又必须具有固定性,否则会遭到纳税的反抗。6、税和费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一,征收主体不同,税收是由代表国家和政府的各级税务机关和海关征收的;费是由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向企事业单位收取的。二,性质不同。税收具有无偿性;费是有偿收取。三,使用原则不同7、政府采购采用的方式:(一)公开招标;(二)邀请招标;(三)竞争性谈判;(四)单一来源采购;(五)询价;(六)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8、税法的原则(一)税收法定原则——课税要素法定原则课税要素明确原则依法稽征原则(二)税收公平原则(三)税收效率原则其他的适用的原则:实质课税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止类推适用原则、禁止溯及课税原则“实体从旧、程序从新”。9、增值税的特点(1)、只对价值增值额征收、税不重(2)、普遍征收(3)、较强的经济适应性(4)、购进扣税法11、小规模纳税人的规定标准:(1)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调整为:只要会计核算健全,不低于30万元即可认定为一般纳税人。(2)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下的。(商业企业)(3)年应税销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