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村党总支部先进事迹材料xx县xx镇xx村位于xx县xx镇以东,距县城1公里,现有村民908户,3150人,党员99名。xx年xx村退出贫困村序列,77户贫困户全部脱贫。近年来,该村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抓手,与时俱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在应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中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如今的xx村踏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时代足音,搭乘乡村振兴的顺风车,扬帆奋进踏上新征程。夯实组织建设,让“火车头”动力强劲起来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基层组织强不强,事关农村改革发展根基。为此,xx村党总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强化党组织整体功能,最大限度让基层“火车头”动力强起来。xx村是全县最大的一个村,工作必须要走在前列。在县委、乡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xx村党总支牢记笃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强化思想建设,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代表会,集思广益,对村里的问题把脉问诊,针对村内基础设施薄弱,群众无稳定增收的产业等影响发展的难题,延伸党建触角,以强化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激发内生动力、放大发展引力、凝聚干事合力,为全村改革发展开出一剂剂良方。强化堡垒作用,让“指挥所”变成“先锋队”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新时代如何穿针引线,下好绣花功、绘出绣花图,成为xx村党总支组织党员时常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与全国千千万万个党支部一样,xx村在从严落实党内政治生活中找到答案:“从支部做起、从每个党员做起,时时处处做表率、当先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xx村一定会越来越好”。村党总支制定完善党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党内政治组织生活越来越严肃,“三会一课”制度落实越来越严格。一幅幅党组织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党员带领群众奋力拼搏的画卷徐徐呈现,村里开展义务劳动、公共事业建设中党员在带头;环境卫生整治、邻里团结互助方面党员在带头;遵纪守法、家庭和睦、孝亲敬老上党员在带头……。“如今党员就是党员,就是比我们普通村民强一些,我们的日子有奔头!”这是xx村村民发自内心的话语。改善面貌建新村,让群众住上“大洋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农村发展的好政策一年比一年多,一年比一年实,村党总支带领群众发展的信心和为群众谋幸福的决心也越来越强。前几年,面对群众居住的一排排低矮平房和村庄内不完善的基础设施,村党总支在多方咨询,无数次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节约利用土地,拆旧房、建楼房”的设想。对这个大胆的设想很多村民觉得不可能,于是“拆旧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党组织班子成员一户一户走访,谈思路、谈发展、谈前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群众的思想慢慢通了。两年后,11栋楼房拔地而起,490户群众没掏一分钱的购房款就搬进了楼房,村集体经济也通过房地产开发达到了1000万元。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得到满足和充实,而村党总支带领群众走向美好生活的脚步却没有停歇,争取项目资金、改善村容村貌的干劲越来越足,先后实施了广场、道路、人饮改造、污水管网建设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群众个个竖起了大拇指。抓产业育新风,让群众有了“定盘星当村里有了1000多万元资金后,村党总支开始考虑如何让这部分资金“活”起来,“只有‘活’起来,村集体经济才能不断得到发展壮大,要不就会坐吃山空。”依托在县城近郊的优势发展商贸物流园,解决人多地少这一困扰xx村发展的最大瓶颈问题,充分调研市场,经过深思熟虑,村党总支提出了发展商贸物流园的大胆设想。当这个设想提交村民大会讨论时,参会的908名村民代表一致通过,一个不落地按上了908个红手印。面对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规划、招商工作很快提上了议程,通过招引资投资3000万元的商贸物流园家具建材市场仅用4个月建成。70多户农户因项目建设收益,20名脱贫户实现了就近就业,村集体年收入达到了137万元,并带动了周边市场的繁荣。梧桐树栽下之后,很快引来了“金凤凰”,投资435万元的扶贫车间开始动工建设,村级产业蓬勃发展。“环境美起来,群众富起来,文明素质也要提上去”,村党总支趁热打铁,定下村子治理目标。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修订完善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深入开展“五星级文明户”创建,“身边好人”“好婆婆”“好媳妇”等评比活动,使文明有礼、崇德向善成为全体村民的行动自觉。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歪风得到有效遏制,矛盾纠纷化解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心声在村民心中激荡。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道路上,xx村党总支始终秉持“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的理念,把支部建强,主动带领村干部扛起村集体经济发展责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成功将居住人口最多的村庄转变为活跃的经济市场,实现了以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从单一的农村发展模式转变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