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目录一、理论简述二、理论详解三、理论评价一、理论简述1.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并可划分为八个阶段。其顺序由遗传决定,但每个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由环境决定。因此,该理论又被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2.每个阶段,都会面临一定的发展任务,顺利完成就能形成积极的自我,不能顺利完成就会形成消极的自我。3.该理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和人们的自我人格反思提供了理论依据。二、理论详解•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形成基本信任感,克服基本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要完成这个任务,须使婴儿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一贯的、及时而亲切的照料,会使婴儿感到舒服和安全,从而对照料者和周围环境产生信任感,并将这种信任迁移到其他人身上。具有基本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能够积极探索新事物。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实现的可能性的持久信念,是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的作者也指出,婴儿期产生的信任感,对孩子日后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积极探索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第二阶段:儿童早期,1.5~3岁。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并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或不做什么。此时儿童出现了第一个反抗期,在与监护人的互动中,将学会坚持与放弃。•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控制儿童的行为使其符合社会规范,帮其形成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要鼓励儿童自主地行动,帮助儿童形成积极探索的心理品质。•也就是,既要发展孩子的自主意识,让孩子拥有一定的自主探索机会;又要趁机帮孩子树立“规则”意识,让孩子知道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随意去做的。比如,当幼儿撕书时,可以阻止孩子撕书,并将一堆废报纸拿给孩子,告诉他们这些是可以撕的。第三阶段:学前期或游戏期。3~6岁。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在游戏中,孩子不断地解决各种矛盾,体验着自我的功能,体现出自我治疗和自我教育的作用。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一直受到鼓励,他们就会形成主动性,这有利于他们将来成为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埃里克森认为,个人未来在社会中所能取得的成就,主要与儿童在本阶段主动性的发展程度有关。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第四阶段:学龄期,6~12岁。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这一阶段,儿童一般都在学校接受教育,开始关注自己在班级里的表现。成人可以帮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通过单项训练法重点提高孩子某方面的能力,从而帮助孩子体验到“努力就会进步”,培养孩子的勤奋感。•第五阶段:青春期,12~18岁。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这一阶段,青年要对自己有一个全面而协调的认识,使自己的各个方面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整体。埃里克森认为“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只有当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和内心想法一致时,才能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自我,也才能吸引与他相合的朋友。此外,埃里克森提出了“合法延缓期”的概念,认为这一阶段青年觉得自己无法持久地承担任务,千方百计地延缓承担任务,以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结。•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8~25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此阶段需要建立在个人自我同一性已经形成的基础上。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爱情意味着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为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在此基础上,青年男女已具备能力并自愿准备去分担相互信任工作协调、生儿育女和文化娱乐等生活,以期最充分而满意地进入社会。•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第七阶段:成年期,25~50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这时男女建立家庭,他们的兴趣扩展到下一代。但这里的繁殖指的是关心和指导下一代的成长,也就是能够感受到自己对下一代的良好影响。缺乏这种体验的人,会倒退到一种假亲密的需要,沉浸于自己的天地之中,只一心专注于自己而产生停滞感。在这一时期,人们还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第八阶段:成年晚期,从50岁到死亡。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和避免绝望感、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埃里克森将其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这时人生进入到了最后阶段,老年人的体力和心理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接受自我、承认现实,这是一种超脱的智慧。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一生比较满意,就会产生完善感。如果没有这种感觉,就不免恐惧死亡,觉得人生短促,对人生产生厌倦和失望。•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八阶段和第一阶段首尾相联,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周期。三、理论评价•(一)贡献•1.强调社会和教育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超越了弗洛伊德对性本能的固守,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2.比较早地对成年期的心理发展给予了相当的重视,这使得他的理论更加完整并具有较强的现实性。•3.把分析重点从本能转移到自我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强调自我的作用,引进了心理危机的概念,为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4.他所提出的“自我同一性”和“自我同一性混乱”,对于我们研究和解决青春期问题有着很重要的启示作用。(二)局限理论的论述缺乏科学的严谨性,罗森评价说“他提供给我们的是一套理论,而不是一些事实。”尽管他的一些概念已经得到科学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