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供参考!1/16《论语》七则3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论语》七则3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论语》七则1教案示例一重点与难点:重点:1.认读字词;2.理解各则语录;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难点:分类式学习笔记活动的实施教学过程第一个教学板块:认读课文。(15分钟左右)1.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2.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3.听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调。4.分“则”朗读课文,每读一则,都要求对应着“点读”课文注释。5.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注释,说译文。6.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第二个教学板块:析读课文。(12分钟左右)好文供参考!2/161.同学们双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2.同学们试作批注,概括每一则的内容大意。3.教师指导同学们运用“与学习有关”这个句式说话。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有关,与学习习惯有关”,又如“‘不耻下问’与学习态度有关”等。4.教师指导同学们就课文中喜欢的成语或短语说话,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第三个教学板块:理读课文。(20分钟左右)老师下发印有“分类式学习笔记”的练习纸,请同学们根据纸上安排好了的类别整理课堂笔记(或者老师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学们在笔记本上进行整理)。1.在“作家作品”类记下: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2.在“成语”类记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3.在“名言警句”类记下:①用于学习态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敏而好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好文供参考!3/16②用于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默而识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③用于思想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三人行必有我师④用于思想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⑤用于人生感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⑥用于日常生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4.“难句翻译”类练习: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⑤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下课之前,同座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分类式学习笔记”。教案点评:板块式教学思路,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教案示例二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2.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前部)。3.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前一部分)。好文供参考!4/16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3预习指导:1.读准下列画线字的读音:愠罔殆谓哉焉诲2.看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试翻译课文。3.熟读。教学过程:1.三分钟演讲。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同学自由发言,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学习的格言或谚语来,以此调动学生的情绪。由此导入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3.文言文入门(教师讲解):(1)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2)文言文的古今义和一词多义(3)通假字(4)朗读与背诵(5)四种特殊句式4.朗读指导好文供参考!5/16(1)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次,教师纠正学生朗读过程中语音和停顿方面的错误,学生齐读课文。(3)抽二个学生朗读,众评。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朗读的停顿和重音。5.指导文言句子翻译。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要与学生讲清以下几点:(l)弄懂每个字的含义。(2)把古代的单音字换成现代双音词。(3)弄清虚词的用法。(4)补充适当的词语。(5)调整句子的语序。(6)揣摩句子的语气。(7)注意古今义的不同。(8)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9)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6.指导翻译第1-5则:处理方法:(1)第一则由老师示范性翻译:由个别的词义,到句意的直译和意译。(2)每一则由教师讲解几个普遍性难字词,然后学生自己试译,不明白的举手发问,由会的同学或老师答疑。(3)分别请四位同学展示翻译的结果。(4)师生共同评价,纠正。7.指导背诵。8.小结。由学生谈谈学习了这五册明白了什么学习方面的道理。好文供参考!6/16自由发言,不拘对错。9.布置作业。(l)课后练习一、二题。(2)背诵全文。(3)默写全文。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2.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后半部分)。3.朗读与背诵。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辨别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句子。教学过程:1.检查复习。2.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理解、翻译几段文言句子。这一节课,请同学们自己来试翻译余下的课文。3.翻译课文6-10则(l)教师讲解下列难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学生尝试自己翻译,遇到有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讲座,由明白的学生或老师答。好文供参考!7/16(3)抽查二个学生翻译,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纠正补充。4.独立思考:本课所选各则都是谈学习的,有的谈学习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请各举例说明。抽查发言,学生互相补充:(1)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默而识之。(2)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5.片断写作:当堂完成学习本文的体会,要求结合自己的学习应该怎样去做。100字左右写完后班内交流。(有关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问题)6.小结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我们在学习中应进行借鉴、参考。7.背诵指导:抓关键词的背诵法。8.作业(1)课后练习三、四题。(2)默写课文探究活动好文供参考!8/16——分类式学习笔记这是一种整理性的课堂学习活动,也称作“理读”。而同时这也是一种带有理性色彩的课堂学习活动,它所养成的是一种分类整理的能力及习惯。这种能力及习惯训练得越早,学生对语言材料归类的意识就越强。而“归类”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具体做法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老师下发印有“分类式学习笔记”的练习纸,请同学们根据纸上安排好了的类别(分为作家作品、成语、名言警句难句翻译等)整理课堂笔记(或者老师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学们在笔记本上进行整理)。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用“分类式学习笔记”,是在向传统的做法挑战:平时课堂上,学生花大量时间记录的、知识零散的课堂笔记,包括对教师苦心设计的大量板书的笔记,在知识积累、能力培养、习惯养成和提高教学效率上,作用到底有多大?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用“分类式学习笔记”,同时也是在依循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立意高远的课堂实践活动。《论语》七则2课型:说读课学习目标:1、理解各则语录,并会运用。好文供参考!9/162、背诵。教学设想:1、通过分读、齐读、默读等几个环节达到疏通文意的目标。2、通过互助自学解决疑难问题或重点问题达到进一步理解文意的目标。3、通过说话活动,重点掌握文中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语句。4、熟记成诵。教学流程:读——(用)说——背。创新意图:突出学生实践活动,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一、导语:(2-3分钟)同学们以前积累了不少的名言警句吧?那好,我现在考考大家掌握得如何。我说出一个意义范围,请你答出相应的名言警句,如“珍惜时间”、“勤奋”(学生抢答)。看来,同学们积累了不少这方面的名言警句。今天,我选了1篇好文章,里面有好多名言警句。看你能从这篇文章中找到一些什么样的名言警句。这篇文章就是《论语十则》二、熟读课文。1、大声朗读课文,把把握不准的字音标出来。好文供参考!10/162、听录音,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气语调。3、检查听读效果(一人一则,接龙读),师生共同纠正。4、齐读一遍全文。三、析读课文。1、四人一组,自选“则”数(量力而行),结合课下注释,力求了解大意,把有碍疏通文意或重点的字词句标注出来,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做好标记,然后派代表提出,共同解决。(若提不出,投影准备好的重点字词)2、每组派代表疏通文意,汇报学习成果,小组之间交流意见,教师随机点拨。然后学生默记重要知识点。然后投影提问:(小组间竞赛抢答)①做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基本条件是②学习强调独立思考的是③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④强调求知态度的是⑤强调做人要有骨气的是⑥在与人相处虚心求教时应持有的态度是⑦号召大家树立“仁”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终身的是⑧儒家待人接物,处事之道的是3、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搞一个说话活动,学以致用。(板书)好文供参考!11/16请你用“与学习有关”这个句式说话。(小组交流后,学生自由发言)。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有关”;“不耻下问与学习态度有关”等。总结:学生说出很多,略作总结,学习方法有哪些?学习态度有哪些?我们这一课又积累了许多有关学习方面的名言警句,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积累。4、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成语,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学生准备后,先组内交流,后畅所欲言)四、背诵喜欢的语句(越多越好)。《论语》七则3(广东省珠海市第六中学语文科组招明乐e-mail:目的要求一、理解六则语录中包含的道理,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二、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要点难点一、诵读时读准字音,正确停顿;二、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三、理解语录的含义,受到启发。写作背景好文供参考!12/16孔子所处的社会,是动荡的社会;所处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连年不断。给劳动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但在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此时因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得到发展,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奴隶社会走向崩溃。作者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为商后宋国贵族。少“贫且贱”,及长在鲁曾任相礼(司仪)、委吏(管理粮仓)、乘田(管理畜养)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孔子约年五十)任中都宰、司寇,因不满意鲁国执政季桓子所为,离鲁而周游卫、宋、陈、蔡、楚列国,都不为时君所用,归死于鲁。曾长期聚徒讲学,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者72人。古文学家说他曾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虽未必完全可靠,但孔子熟悉古代经典,可能曾作过某种整理工作。由于他弟子的活动,在他死后就形成儒家学派,对后世有重大影响。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手段,“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在政治态度上是保守的,有利于有权势者维持旧秩序的要求。通过自汉代董仲舒以来儒家的补充修正好文供参考!13/16改造,他的思想经过系统化,成为我国长期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奉为至圣先师。段落大意课文六则分为六段,实为六章,分属于《论语》中的4篇。第一则,讲学习方法,态度和个人修养。第二则,讲学习方法,指出复习旧知识的目的是为了知新、创新。第三则,讲学习方法,讲明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第四则,讲学习态度,称赞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态度。第五则,讲治学态度,为人师的条件。第六则,讲学习态度,主张向任何人学习,但不是肓目的学习。主题思想孔子很重视学习态度,强调要终身“好学不厌”。他肯定孔圉“敏而好学”,而且谦虚地说自己都没有做到“学而不厌”。他还特别提倡互相学习的态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种“乐”,是与朋友相互学习,研讨之乐,是增长学识之乐。最可贵的是孔子提倡“不耻下问”的精神,他肯定了学生孔圉“不耻下问”的精神,其实他自己就是楷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当然不会都是强于己的人。只要有“善者”,就要“从之”,对于“不善者”要引以为戒,好文供参考!14/16改正自己也有的缺点。这里指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传说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人学习,他就是一个虚心求教善于学习的人,所以才成为古今闻名的大教育家。写作特点《论语》主要记言,是语录体散文。所选六则中,五则直录孔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