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谈心谈话提纲一、领导班子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每次党中央会议结束后,都会在第一时间召开常委扩大会或专题会,传达学习会议精神,部署全市下一步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坚持每周市委常委会会前学习,每周召开一次市政府党组会,两周一次的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和领导同志批示指示精神,作为开展工作的根本遵循。特别是在这次主题教育中,在组织领导干部集体视频参加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后,立即成立了全市主题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全市主题教育活动,并召开全市主题教育工作全会,部署我市主题教育工作。在6月10日至14日,专门拿出一整周的时间,举行主题教育读书班,组织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开展集中学习、交流研讨、主题党日、调查研究等活动。读书班期间,班子成员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以分组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等方式,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党规,认真研读《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习近平关于XX工作论述摘编》等学习材料,系统全面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各方面工作的指示要求,深入把握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增强了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在集中学习基础上,班子成员利用三个半天的时间,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履行好XX职责进行交流研讨,各位班子成员结合XX发展实际和分管工作讲体会、谈思考,在相互学习中得到了共同提高、进一步凝聚了共识,加深了领导干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二十大精神的领悟,并自觉地转化为行动指导。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强化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在科学育人能力和服务XX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教育发展总体水平继续处于全国前列、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教育现代化。一是始终牢牢把握XX教育的政治性。牢记看XX首先要从政治上看,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切工作都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事。紧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召开XX高校暑期工作会、基础教育工作会、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对全年各项工作进行总体安排部署。立项办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及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督查件16项。加强理论武装,开展28次理论中心组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组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等学习研讨交流,开展XX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员培训,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召开XX高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充分利用XX优势,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地研究阐释,试点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思政课程群,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在教育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是始终牢牢把握XX教育的根本性。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理论创新武装同步,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融入中小学思政课课堂教学。组织93所高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百万师生讲授有深度、有温度的疫情防控“大思政课”。在XX大红楼等地建设一批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率先组建XX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持续推进一体化建设。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行驻楼辅导员制度,打通思政工作“最后一公里”。制定《XX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基本要求》,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建立学生社团台账,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三是始终牢牢把握XX教育的人民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出台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推进普及普惠发展,托班学位增加到3000个。扎实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建、改扩建学校24所,新增学位3.6万个,超额完成2万个学位的市政府民生实事。优化义务教育入学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入学所需百万条关键信息全部联网,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入学投诉率较去年同期下降30%。2022年XX公众教育满意度为86分,在2021年增加4.3分基础上,再增加0.3分。四是始终牢牢把握XX教育的战略性。自觉从国家战略要求、XX“四个中心”功能建设需求出发来谋划和推动XX教育发展,不断增强教育的贡献度。深入推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先行创建工作。全面落实国家新课程要求,出台《XX市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全面开启高中多样化特色创建,推动建设高品质特殊教育体系。研制《支持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1—2025年)》,深化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整体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推动建立XX市职业教育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制度,深入推进“双高”“特高”建设。五是始终牢牢把握XX教育的创新性。持续完善教育体制机制,以全面深化改革增添红利,以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激发活力,以科技创新汇聚动力,持续推进XX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托XX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推动工程博士联合培养,加快培养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支持XX高校“双一流”、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统筹推进XX实验室立项建设。积极推进沙河、良乡大学城建设,大力推动大学城与怀柔未来科学城等园区强强联合。出台职业教育“新京十条”,持续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XX职业院校首次斩获国赛金奖。六是始终牢牢把握XX教育的敏感性。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挑战,守好党的重要阵地,维护XX教育系统安全稳定,更好服务XX、国家工作大局。坚持把维护政治安全摆在首位,组织编写高校二级单位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指导手册,建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示机制,全力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研究修订《XX市影响校园安全稳定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校园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隐患排查统计、挂账销账和督促整改。制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校园反恐怖工作的意见》《校园反恐怖工作协调联动机制方案》,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系统校园反恐责任体系和工作格局,系统掌握在读关注群体学生基本情况,分类做好管理服务工作。XX教育系统连续33年保持安全稳定。三、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等情况推动发展有重点。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就业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健全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就业政策体系,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创业带动就业保障制度、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此,我们始终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一是政策措施有力。及时梳理制定实施30条稳就业政策措施,开展稳就业专项行动,守住了就业“基本盘”。二是重点帮扶有效。圆满组织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暖心活动”,以及农村劳动力、退役军人和残疾人帮扶工作,稳住了关键群体。三是兜底防范有招。稳妥开展企业裁减员再就业、两节期间企业用工保障,因势利导开发疫情防控相关岗位,努力缓解疫情对就业的影响,保住了不发生规模性失业的底线。四是主动配合有为。通过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调度,“管行业必须管就业,管属地必须管就业,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就业”的意识不断强化,形成了齐抓共管促就业的良好局面。促进公平有抓手。XX教育始终坚持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把教育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持和创新支持。一是教育公平达到新高度。聚焦“七有”“五性”,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持续发力。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90%,普惠率达到88%,普及、普惠程度大幅提升,入园难问题基本解决,入园贵问题有效缓解。通过不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持续规范入学办法,在“资源优质”和“机会公平”上同时发力,小学、初中的就近入学比例均达到99%以上,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二是教育质量实现新提升。XX教育在办学理念、课程教学、教师队伍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增强。支持34所高校顺利完成首轮“双一流”建设目标任务,91个学科成功入选新一轮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XX大学成为全国仅有的两所被赋予学科自主权的高校。重点建设100个一流专业,实施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每年近万名学生受益。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有特色、国际化”发展,7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高职教育“双高计划”。三是教育综合改革取得新突破。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增强。持续推进中考改革,高考综合改革平稳落地。“校额到校”“市级统筹”“1+3”培养等方式对促进教育公平发挥了良好作用。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中高职衔接项目进一步拓宽了职业人才培养通道。市属高校分类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高校、科研院所、艺术院团共同参与中小学办学,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制改革,全市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52%,学区覆盖率达到90%,有效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四是教育协同发展开创新局面。积极推动教育领域“疏整促”工作,严格控制市属高校和中职学校招生规模,以建设良乡、沙河大学城为重点促进部分中央高校向外转移,推进XX工商大学等9所高校向外疏解,教育空间布局不断优化。积极参与支持河XX建设,4所援助学校办学水平明显提升,3所“交钥匙”学校即将建成并投入使用,一批高校启动雄安新校区规划建设。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不断深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水平显著提高。以援藏、援疆等为重点深化教育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为决胜脱贫攻坚作出了应有贡献。五是服务重大活动贡献新力量。9.6万余名师生完成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群众游行、庆祝晚会和志愿服务等任务,中央领导多次充分肯定,教育部通令嘉奖。3万余名师生直接参与建党百年系列活动,4000余名师生组成合唱团和献词团,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最强音。25所高校设立冬奥专项培养计划,68所高校攻关212项关键技术,2.33万名师生深度参与,1.4万名赛会志愿者全心服务,冬奥会开幕式上学生演员占全体参演人数的90%,助力冰雪盛会惊艳世界。六是“双减”工作取得新成效。坚持“治乱、减负、防风险”和“改革、转型、促提升”并重,率先在全国开展“双减”行动。创制20余个配套文件,在全国率先开展“营转非”备改审。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超八成,无证机构动态清零。校内提质增效稳步实施,课后服务参与率达96%以上。大面积、大比例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国推广XX经验。七是教育保障能力实现新提升。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投入持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投入财政资金150多亿元,引导民办幼儿园转成普惠园。健全教师绩效工资激励机制,落实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每年向3万余名乡村教师发放岗位生活补助,教师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有成效。老有所养是重大民生工程,是总书记的重大关切。XX市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目前共有常住老年人口约441万人,占常住总人口20.2%;户籍老年人口约388万人,占户籍总人口27%,已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面对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我们大力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努力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一是强化养老服务顶层设计。编制《XX市养老服务专项规划(2021年—2035年)》,统筹谋划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按照“政府保障基本,市场提供多元化选择”原则,围绕设施规划建设、运营扶持、放管服改革、公办民营改革、人才队伍、综合监管、养老服务津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