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涵盖2009--2014年高考真题---等温线小专题所有试题,为高考复习提供最好的素材。2009--2014年高考真题考点汇编--等温线图的判读【2014·安徽·9~10】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1~2题。1.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季风D.海陆位置2.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答案】1.D2.B【解析】1.因受北部秦岭山脉和西部横断山脉的影响,我国亚热带范围变化西南部分分布较小,故B选项正确。2.由于我国冬季风势力强,影响范围广,是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低,导致亚热带位置偏南。故D选项正确。【2013·安徽·30~31】下图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3~4题。3.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C.向低纬度地区偏移D.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答案】D【解析】由图可看出,1月0℃等温线位置总体上向北偏移,秦岭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图中北侧山峰为秦岭最高峰太白山,故本题选D。4.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答案】B【解析】由图分析知,甲、乙两地为同纬度地区,乙地等温线向北凸出,说明其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且1月0℃等温线位置向北偏移,说明冬季均温在上升,图中甲等温线向南凸,说明其比同纬度地区气温偏低,应该地势较高。【2013·山东·5~6】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5~6题。5.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A.6时B.9时C.12时D.14时【答案】B【解析】图形信息显示:由南向北,纬度升高,气温降低,可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于海洋,在正午12时及气温最高的14时左右,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向北)凸出;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低于海洋,在气温最低的日出前后(6时左右),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向南)凸出;图示中等温线平直,海陆气温相差不大,应为9时左右的气温分布状况,B项正确。6.该日()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答案】B【解析】题干信息:“该日丙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即该日太阳直射在20°N纬线上,该日该地区(北半球)由南向北,昼渐长夜渐短,日出时刻提前,日落时刻推迟,故甲地(21°N)日落时刻晚于乙地(19°N),A项错,B项对;甲、乙两地距直射点纬差相等(均相差1°),所以,该日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C、D项错误,正确选项为B。【2013·新课标全国Ⅱ·6~8】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下图,完成7~9题。7.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答案】C【解析】图示等温线具有环状分布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8.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答案】A【解析】①位于夏季风背风坡,受地形阻挡,降水最少。9.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答案】B【解析】②地地势较低,气候温暖湿润;位于山地背风坡,光照较充分,适于樟树生长。【2010·浙江·1~2】下图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完成10~11题。10.哪一条界线可能是1月0℃等温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甲;盛行风、洋流B.乙;纬度、地形C.丙;经度、地形D.丁;盛行风、纬度【答案】A【解析】主要通过判断等温线、等温线走向及影响因素是对影响气候因素的考查,欧洲1月0℃等温线实际上就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界线,也是地中海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界线。因为这二种气候类型最冷月都是高于0℃的,而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冷月必须小于0℃。西欧0℃等温线颁布受西风与北大西洋暖流影响。11.“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质成大理石”,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B【解析】主要考查的是板块运动及变质作用;是一道初高中知识结合的题目,这里涉及到板块运动与地质作用中的变质作用。欧洲的巴尔干半岛是有大面积的喀斯特地貌分布,该地貌的基岩是石灰岩为主,因此再结合试题材料可以判断。【2010·新课标全国Ⅰ·6~8】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9(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2~14题。时间/h距离/km北市中心南64220202286420141618810124121018161421℃17℃9℃13℃17℃12.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A.4℃B.12C.16℃D.18℃【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由题图,图示地区中的两条相邻的等温线的温度差为2°C;通过仔细观察图示区域,9日6点左右市中心北部6千米附近温度最低5~7℃,9日15点左右市中心附近温度最高21~23℃,所以最大温差取值为14~18℃,大西洋甲乙丁丙C选项16℃正确。13.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由题图,白天时,因是晴天,气温高;而夜晚时,大气逆辐射作用弱,保温作用差,温度低,故白天晴天时,昼夜温差大。而白天是多云天气的,因云层对太阳辐射具有一定的反射削弱作用,温度低,而夜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温度相应较高,昼夜温差小,故选项B正确。14.下午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A.8日15时左右B.8日22时左右C.9日15时左右D.9日18时左右【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一天中最高温度的形成原因,也就是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以及赌徒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由题图。9日是晴天,一天中的太阳辐射最大值出现在正午12时,而太阳辐射能量传递给地面,需要一个过程,故地面辐射最大值是13时,而地面辐射在把它所获得的热量逐层传递给近地面的大气及高层大气,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通过读图,很容易发现,该城市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段在图示区域右侧的15时左右,选C。【2010·海南·14~15】下图中4条曲线分别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湖泊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的年变化。据此完成15~16题。15.表示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年变化的曲线依次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答案】B【解析】综合考查北半球中纬度某湖泊绿色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理条件(如气温)、光照条件可能天气因素等变化、中纬度温带气温四季变化、浮游水生植物生长的季节性以及提取曲线信息能力。找出自己最熟悉的曲线突破,如气温的季节变化(四季明显)为③。16.若营养物质供应充足,则该湖泊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大约会持续()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12个月【答案】C【解析】提取资料信息能力考查,由曲线可以看出春秋两个季节浮游植物生物量较高,大致半年即6个月。【2010·上海·61~64】17.读我国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回答问题。油莱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条件,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西起新疆,东至沿海各省,不论是青藏高原,还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总可以看到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1)根据图示信息,归纳我国东南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解释其原因。(2)4月1日的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在黄准流域有明显向北凸出之势.为什么?(3)我国东部6月1日和7月1日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呈什么方向延伸?为什么?(4)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的分布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答案】(1)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大致呈纬向分布(或油菜花由南向北依次开放);我国东南部气温从低纬向高位递减(或太阳直射点位置由南向北推进,气温也随之由南向北逐渐上升)(2)该地区春天升温比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山地更快(3)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此事,全国普遍高温,水分条件成为主要制约因素。距海洋越近,水分越足,开花日期相对较早(4)油菜花开花日期等值线呈半球状分布,随海拔高度上升而推迟。地势成为这里主要的制约因素(1分)。地势低处气温高开花日期早,高处气温低开花日期晚【解析】14.此题考查学生对等值线的描述、分析能力,以及对地域分异规律的理解。我国东南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分布的基本特征大致呈纬向分布,原于我国我国东南部气温的纬度变化。4月1日的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在黄准流域有明显向北凸,由于此低为相对内陆的平原,春天升温比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山地更快。由图可知,6月1日和7月1日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体现出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特点,水分条件成为主要制约因素。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的分布呈半球状分布,体现的是非地带性因素地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