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融汇视域下现场工程师培养的现实路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科教融汇视域下现场工程师培养的现实路径现场工程师培养应注重理论教学的科学性,遵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开发科教融汇支持下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科学研究精神,筑牢现场工程师精神内核;重视实践实训过程的科研性,充分发挥研发创新平台作用,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夯实现场工程师培养标准;崇尚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将科教融汇与技能大赛、数字化资源建设相结合,稳固培养人才技术技能创新能力。一、理论教学注重科学性1.遵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筑牢科学知识基石一方面,要重构科教融汇专业课程体系。职业院校学生存在基础理论知识薄弱,技术技能单一等现实问题;其掌握技术技能的途径是在低技术含量的前提下反复操作,对科学原理知之甚少。为实现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需要通过开设科学知识普及课及针对专业技术的科学原理辨析类课程,将技术技能蕴含的基础科学知识与科学原理进行系统的梳理、学习,以有效弥补理论知识不足。在教学方式上,应以职业院校学生可接受的认知方式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掌握和实践应用能力。同时,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知识输出的能力,培养其独立分析技术操作中蕴含科学原理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活页式教材效用。活页式教材适应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知识的积淀和迭代。区别于传统教材的“应试”作用,活页式教材应能够从课堂走向工作一线,是工作手册更是技术典库。通过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可用性,辅助学生探索技术技能的研发推广模式,尝试从构想、建模、实验、试验、定型到推广等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的实现流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以致用、技能报国的重要意义。2.注重培养科学素养,筑牢工匠精神内核首先,重视打造校园科学精神育人氛围。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基础设施,将科学审美寓于教育教学整体环境中,让学生真正体会科学技术魅力。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科技文化场馆,将科学知识、原理具象化展现,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科技力量对现代学习生活的巨大影响。还要从科教融汇角度宣传大国工匠,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形象,这将有利于形成榜样力量,从而转变职业教育人才观。其次,加强教师科学精神涵养。职业院校教师需要培养自身敬畏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敬畏科学体现在积极通过实践来检验真理的行动标准上,教师应秉持客观思辨的科学精神,运用科学认知方式,培养自身批判、创新的精神,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尊重科学体现在开放包容自由的教育教学态度上,不以“教师爷”的形象与作派、不以个人的主观意识影响学生追求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倡导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科学观。二、实践实训过程体现科研性1.搭建技术技能研发创新平台,承袭工艺改造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设备不断更新迭代的时代里,职业本科院校要充分意识到传统工艺的重要性。学校要深刻把握传统工艺技术的渊源,并通过系列行动将其承袭和发展。学校不应只将先进设备引入学校,教会学生“看懂设备操作说明书”的简单技能,还需要搭建研发创新平台,拆解实验实训设备与生产流程,在职业任务目标导向下讲通、讲精、讲透设备原理。教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需要关注以下方面:一是具备看懂设备说明书、能够实际操作的能力,二是知道设备运作原理,面对产品升级、产业转型时,迭代更新设备的能力。同时,学校还要“追前沿、懂科技”。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离不开既有的硬件设施与基础条件,许多产业关键技术都是在传统技术上迭代更新与局部创新形成的。职业本科院校在面对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衔接问题时,常过多归咎于产业前沿设备成本高昂,而忽视了自身缺乏设备改造、技术创新能力的事实。上述问题的本质在于从学校管理到教师教学实践,再到学生实际操作演练,未能实现真实的生产场域下培养教师、学生科教融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教师、学生以技能研发创新平台为依托,动手改造生产设备的能力才是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根本目的。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积累应用经验科教融汇需要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科研启蒙,培养学生参与科研的意识和能力,以促使学生“知科研、懂科研”。“科教融汇”“科教融合”是一种普惠化的教学育人模式。一方面,职业院校教师要参与科研项目,以纵向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熟悉科研、热爱科研的精神,了解科研项目整体流程;另一方面,教师以横向科研项目对接企业核心技术难题,培养学生真实工作场域下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与此同时,鼓励并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助力学生“知管理、擅科研”。科研项目有“可行性分析—申报—立项—开题—结项”等系列环节,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工程,要求参与者具备全过程项目管理知识。现场工程师不是单一解决一个技术难题的高级技工,而是参与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高级工程师。以目标为导向,要求职业院校学生不仅要了解管理类相关知识,包括项目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系统知识,更要求学生在整个项目过程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技能,实现学以致用。三、职业发展需要可持续创新性1.以职业技能大赛锤炼科技创新能力一方面,要在职业技能大赛中锤炼技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世界职业技能大赛赛事水平高,赛项设置紧密对接产业发展,赛项设备采用企业生产一线设备,是对接企业生产实际、产业发展的有效实战路径。在科教融汇视角下,参赛选手通过备赛培训,系统掌握技术技能科学原理与竞赛要求,明确生产实际中的工作要求,可有效提升技术技能水平。企业招聘“现场工程师”可优先选择参与过技能大赛的选手。另一方面,要在职业技能大赛中紧跟前沿。职业技能大赛的设置和举办起到产业技术技能引领作用。在科教融汇视角下,学校通过参赛紧跟产业发展,为专业课程重构、优化教师结构提供参考,进而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教师通过参赛开阔视野,为课堂教学、教材研发、科研项目申报提供前沿视角,实现教育链与人才链的有效对接;学生通过参赛体验真实生产环境,为就业、创业提供基点,明确自身职业发展方向,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的有效对接。2.以数字化资源完善职业技能培训首先,要扩大数字化资源平台的校内效用。职业本科院校学生普遍存在注意力低、目标牵引动力不足等问题,体现在信息化、数字化资源筛选上,出现投入较高时间成本而资源利用率低或资源无效等情况。数字化资源平台为师生教学科研提供极大助力,丰富了师生了解、掌握前沿技术技能的途径。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应加大数字信息统筹规划和特色资源整理筛选的能力,引导师生资源使用的行动,以节约资源查找时间,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其次,要延展数字化资源平台的社会功用。从个体的全面发展规律分析,校园理论知识、技术技能的培养为学生从校园步入职场架起桥梁,职业院校和企业应将“桥梁”作用延续发展,而非简单以项目完结的形式人为割裂。现场工程师培养需要企业与学校合作,为在校生制定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为在职人员制定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方案,推动学生在毕业后重回校园进行职业技能提升和在职人员重归校园进行技能再造或学历提升。同时,还要注重数字化资源平台的建设与使用,实现学校与社会循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