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基本遵循与评价维度一、高等职业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基本遵循高等职业学校课程思政,是基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新育人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特征,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学资源的一种价值取向育人活动。因此,准确地把握评价导向,以评价引导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基本遵循。(一)契合党和国家对课程思政改革的政策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将立德树人摆在了教育的首要位置。《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对公共基础、专业教育和实践类等三类课程划分了课程思政重点。高等职业学校要结合自身专业设置及其分类情况,根据类型教育规律,按照党和国家的相关要求,做好课程思政教学及其评价工作。高等职业学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坚持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向而行,探索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建立知识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衔接、思想政治教育向各专业渗透的机制,按照三种类型课程思政重点,有效挖掘思政元素,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报效国家,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才兼备的接班人,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对于高等职业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就是要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对高校课程思政的政策要求,以评价导向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育人成效的不断提高,推进课程思政在持续改进的过程中实现内涵式发展。(二)遵循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逻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将“德技并修”作为职业学校评价的主要内容,要求以评价改革“引导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的评价改革,是基于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以破立并举来确立科学的人才观为逻辑起点。因此,高等职业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要在借鉴普通本科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路径的基础上,从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逻辑起点出发,摆脱对普通本科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路径的依赖,探索具有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范式,体现能力本位、技能导向的评价效能,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已被作为国家战略在推进,职业教育评价改革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而言,高等职业教育既具有职业教育的区域性、行业性、跨界性和针对性等“个性”特征,又具有普通高等教育的方向性、层次性和专业性等“共性”特征,其评价更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评价作为其改革方向的“指挥棒”,应在评价过程中强化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认识,明晰技术技能人才具有的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探索具有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路径。基于实践逻辑,高等职业学校要以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为导向,在“双高计划”建设、“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实施、内涵式发展和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的过程中,以立德树人为统领,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从多维度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三)遵循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和课程教学的规范“课程”是课程思政实施的载体,“思政”是课程思政教学要实现的育人功能。因此,课程思政不是将“课程”和“思政”简单地相加在一起,而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应基于其具有的综合性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应用课程自身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技能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专业素养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统一,以价值引领来达到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对于课程思政教学成效的评价,应秉承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遵循其教学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课程教学全过程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及育人效果,建立课程教学诊断与改进的质量持续提升机制。课程思政是在课程教学层面探讨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问题,应遵循课程教学规范及其生成性特点,按照教育部划分的三种课程类型分类进行评价。不同类型的高等职业学校,对于同一专业按照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设的课程基本一致,但基于课程视角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就体现出差异性,教师的思政素养和思政教育能力呈现出个性化的差别。因此,对于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应体现课程思政教学对不同类型课程思政重点的融入程度、实施效果以及对学生的影响,引导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二、高等职业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维度目前,高等职业学校课程思政改革正整体推进,对于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为实现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目标,应结合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维度,设计评价标准,以引导和指导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职业院校要对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落实党和国家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强化课程思政,发挥专业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动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是高等职业学校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遵循,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则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高等职业学校要在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切实落实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科学设计适合专业特点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高等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课程与专业的内在关联性,应体现在学校对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设定上面。不同专业课程思政的目标会存在差异,对其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应适应新时代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符合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有利于促进具有专业特色课程思政的发展。(二)课程标准高等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设置的课程来实现的,关键在于课程教学,而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准备、实施和评价的依据。课程标准是高等职业学校课程教学的依据和规范,体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的具体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目前,教育部仅发布了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思政课、英语、信息技术等课程的课程标准;有些行业依据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制定了本行业通用的课程标准;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普通教育不同,具有职业化特点,其他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要由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并实施。学校在落实国家或者行业课程标准,以及组织制定课程标准时,要依据课程设置的课程思政目标,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遵循,将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全部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旨在引导学校在课程标准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协同。(三)课程教学团队课程思政是通过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落实课程标准来实施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中融入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都要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适用的教学方法,创造性“落地”,并且课程思政育人要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对非思政课教师来讲,要将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堂教学,面临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挑战,这其实也是课程思政实施的难点。因此,要以课程教学团队为单元,建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开发与交流平台,针对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深入地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定期研讨、集体备课、现场观摩、经验交流、资源共享和集中培训的团队合作教学教研机制,提升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素养和能力。对课程教学团队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重点在于引导课程教学团队及其教师个人践行教书育人新理念,强化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自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掌握并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促进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持续提升。(四)教材教材作为国家事权,是教育教学的关键要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凸显类型特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体现国家职业标准或专业教学标准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服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支撑,其应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接职业岗位素养和能力要求,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融为一体,激发学生树立服务国家、报效国家的崇高职业理想,塑造优良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设计课程内容中如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还要设计对应的教材资源。高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等学校的课程思政区别在于其职业性,教材作为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核心载体,要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突出思想性的教材价值定位,确立铸魂育人的教材设计导向。对教材作为课程思政载体的评价,应导向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协同育人成果充分体现在课程教学内容之中,成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蓝本。(五)实践教学高等职业学校实践教学是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关键环节,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训练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至关重要。《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反映出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国家高等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标准和实践条件标准已陆续分批次公布,为高等职业学校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了基本遵循。由于受区域产业发展环境和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同地区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开设、实习实训条件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差异,在落实顶岗实习标准和课程实训时,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学校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强化学生技能素养和职业素养,融入工匠精神、弘扬劳动精神,寓劳动教育于实习实训之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对实践教学课程思政的评价,应注重引导学校确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素质目标,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