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池镇中心校钟瑛一、审题要准确•征文一般都是话题作文,而审题是话题作文中的关键之关键,审题不正确,不对路,那就会写偏题。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准确审题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首先是迅速确定写作背景。•其次是迅速确定写作范围。•再就是认真审读提示语,迅速展开思路。1.审导语•话题作文的导语或阐释,或举例,或提示,往往有着激发写作情思,并且起到让你界定选材范围的作用。比如我们每次写征文的时候,一拿到资料就知道是有关中华魂读书活动的,主题就是歌颂中华美德。看了资料以后,我们就要马上引导学生把征文的大致方向确定下来,就是说要马上就把眼光放在传统美德这个范围,并确定好写作背景。2.审内涵•如果错解内涵,作文之始,就会误入歧途。所以我们拿到资料时,必须引导学生仔细透彻地把握资料所透露出来的信息,琢磨资料的内涵,仔细揣摩资料的要求。一定要引导学生确定好写作的内容、重点、题材、体裁等。3.审要求•征文资料中的要求常常包括体裁、篇幅及表达等方面的限制,老师们只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资料,抓住资料中的重点词语揣摩,就一定能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二、立意要高远•1.首先立意要深刻,创意要新颖无论哪种体裁的文章,都需要通过材料来烘托主题。因此,看一篇文章是否成功,首先就要看作者是否透过材料的表象,抓住了本质,对生活是否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即立意是否深刻。•2.其次,在立意深刻的基础上,还要看作者的创意是否新颖即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见解,所抒发的感受,不落俗套,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写作的时候,应注意引导学生拓宽视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文章中体现自己的独特性,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才会抓住读者的心。现实生活那么丰富多彩,客观事物那么纷繁复杂,世界上的人物更是千姿百态,其实只要老师们注意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的一个点或者一个面,那么即使是同一生活现象,同一人物或同一景物,注重引导学生们观察的角度不同,创设的意境不一样,那么写出一篇感动读者的征文就不成问题。三、材料要独特•老师们都知道,材料是为主题服务的,因此,在选择材料时,我们必须要明确文章的体裁及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那么我们在引导学生选择材料时就不要舍不得割舍材料,不要有用没用都一起上,否则就会造成“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后果。所以选材一定要切合主题,能够充分表现主题才好。我在引导学生选材时,经常是这样做的:一要精,二要真,三要新,四要小。1.所谓精就是要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材料,即选择能够反映文中事物本质,表现文中人物精神面貌的材料。选材既要紧扣中心,又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同时还要注意材料的可信性。如果我们引导孩子们观察的角度妥当,那么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就不成问题。我们究竟如何选材,就要切合主题去取舍了。2.所谓真就是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即选择自己亲身经历或感受的材料。只有真,才能写出真感情,才能写得具体生动,才能令人信服。3.所谓新就是选择的材料要是生活中的新鲜事,或者是老素材有新发现。材料不仅要选择新还要力求选择生动,只有材料新鲜生动,文章才能写得活泼新颖。4.所谓小就是选择能够表现主题、刻画人物的小事,以小见大,以点见面。四、构思要巧妙•对于同一个材料,同一件事情,我们不仅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比如正、侧、反、仰视、俯视、透视……还要选择一个最佳的角度着笔,不落旧套,才能做到耳目一新。•我们选择材料时,要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式,换一个角度,去发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对象,以及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样就会出奇制胜,获得成功。两个生日蛋糕昨天,我读完了《践行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华正能量》后感受很深,不由想起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去年秋天的一个晚上,爸爸妈妈出门不在家,我便趁机在外面玩到很晚才回家。快走到家门时,突然从黑漆的夜里传来一阵哭声。我循着声音走近一看,原来是隔壁张阿姨家的小弟弟。我急切地问:“小弟弟你怎么了?”“我——我出去玩的时候忘了带钥匙了,奶奶突然生病,爸爸妈妈送奶奶去医院了,要很晚才回来,我......我好怕!”“不要紧,走,到哥哥家去,好吗?”“嗯!”小弟弟边说边站起来。我拉起小弟弟冰凉的手回到家里。让他在沙发上坐下,给他打开电视机。问道:“还没吃饭吧?”他点点头,然后目不转睛地看起电视来。我急忙跑进厨房手忙脚乱地做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他接过碗马上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可刚吃到一半,他就拍着手高兴地说:“哥哥,我要吃那个!”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看。是冰箱上那个颜色鲜艳的盒子,那是妈妈给我明天过生日准备的蛋糕,是我费尽口舌妈妈才答应给我买的。以前,我和姐姐过生日,妈妈从来不肯给我们买,总是一碗鸡蛋面就打发了,这可是我的第一个生日蛋糕啊!我犹豫了一下。“哥哥,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不由得一阵脸红。虽然我搬着凳子,可嘴里去还在小声嘀咕着:“明天还是我的生日呢!”就在这时,爸爸妈妈回来了。爸爸知道弟弟要吃生日蛋糕,就几步跨到冰箱边取下蛋糕,切了一大块递给小弟弟,还带头唱起了生日歌。满嘴奶油的小弟弟高兴地笑了,我急忙拿起纸巾,伸向他的嘴边——第二天放学回到家,我第一眼就看见桌子上摆着一个比我昨天那个还大的蛋糕,妈妈告诉我,是隔壁张阿姨买来送我的,她还夸我是个好孩子。•这篇文章有两个巧的地方:一个是弟弟的生日和我的生日挨在一起了,这才有了弟弟在无助的情况下,却过了个快乐的生日这个情节,这个地方令人感动。还有一个巧的地方就是我把蛋糕让给了弟弟以后,最后“我”又得到了一个更大的蛋糕,这就出现了爱出者爱回的感人场面,故事高扬起来后顺利落幕,读后令人感触颇深。五、修改要反复•我常常要经过反复的酝酿,思考,再修改。搁一段时间,再思考,再修改。因为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直到修改了三次四次,我才会放心地交上去。在改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呢,我是这样做的:1.看题目新不新颖,点没点出主题2.看立意高不高远,创意新不新颖3.看文章的主题符不符合要求,突不突出4.看构思巧不巧妙,有没有曲折起伏的故事情节5.看故事叙述生不生动,是否具有感染力6.看文章的意境是否优美,故事叙述的环境如何7.看语言有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8.看开头和结尾是否使文章结构紧凑9.看文章是否文采飞扬,叙述的语气是否如如行云流水。两个生日蛋糕昨天,我读完了《践行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华正能量》后感受很深,不由想起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去年秋天的一个晚上,爸爸妈妈出门不在家,我便趁机在外面玩到很晚才回家。(这个地方是我给改的,创设情境,为后面故事的发展做铺垫)快走到家门时,突然从黑漆的夜里传来一阵哭声。我循着声音走近一看,原来是隔壁张阿姨家的小弟弟。我急切地问:“小弟弟你怎么了?”“我——我出去玩的时候忘了带钥匙了,奶奶突然生病,爸爸妈妈送奶奶去医院了,要很晚才回来(这个地方也是我引导学生加上去的,因为不这样做的话,那后面的故事就不好说下去了),我......我好怕!”“不要紧,走,到哥哥家去,好吗?”“嗯!”小弟弟边说边站起来。我拉起小弟弟冰凉(改的时候,我在这里加上“冰凉”这个词也是为了铺垫,因为这个词可以透露出弟弟蹲在屋外很久了)的手回到家里。让他在沙发上坐下,给他打开电视机(这个地方也是我加的,孩子是顾不到这些细节的,所以说改征文也是个细活呢)。问道:“还没吃饭吧?”他点点头,然后目不转睛地看起电视来。我急忙跑进厨房手忙脚乱地做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这些词语都是我在改的时候加上的,加上“热气腾腾”这个词语,就是为了烘托关爱这个主题,这里不只是那碗面条热气腾腾给人温暖,更重要的是哥哥给弟弟的那份关爱温暖人心,所以这个词语在这里起到了烘托环境和气氛的作用)。他接过碗马上狼吞虎咽(这给词语就与前面的“冰凉”形成对比,再一次证明小弟弟在屋外蹲了好久。渲染好气氛以后,后面的故事就会让人觉得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地吃起来。可刚吃到一半,他就拍着手高兴地说:“哥哥,我要吃那个!”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看,是冰箱上那个颜色鲜艳(这个词表面看起来是写蛋糕盒的漂亮,但却是为了渲染蛋糕的的珍贵)的盒子,那是妈妈给我明天过生日准备的蛋糕,是我费尽口舌(这里加上这个词,是为了再一次强调蛋糕的珍贵,与前面呼应)妈妈才答应给我买的。以前,我和姐姐过生日,妈妈从来不肯给我们买,总是一碗鸡蛋面就打发了,这可是我的第一个生日蛋糕啊!我犹豫了一下。(“犹豫”一词很真实地表达了孩子的心理,孩子嘛,舍不得那么珍贵的东西是正常的,所在这里安排这样一个词语不是多余,而是必要)“哥哥,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不由得一阵脸红(这一个看似简单的词语,却很直白的表达出了孩子的内心,他在为自己刚才的“犹豫”而不好意思,说明他是善良的)在虽然我搬着凳子,可嘴里却在小声嘀咕:“明天还是我的生日呢!”就在这时,爸爸妈妈回来了。爸爸知道弟弟要吃生日蛋糕,就几步跨到(你看,一个小小的动作就突出了父母的榜样的力量)冰箱边取下蛋糕,切了一大块递给小弟弟,还带头唱起了生日歌。满嘴奶油的小弟弟高兴地笑了,我急忙拿起纸巾,伸向他的嘴边(我在爸爸妈妈的感染下,不但不再犹豫、自私,而且也伸出了爱的小手——真正地关心他人才是快乐)第二天放学回到家,我第一眼就看见桌子上摆着一个比我昨天那个还大的蛋糕,妈妈告诉我,是隔壁张阿姨买来送我的,她还夸我是个好孩子。六、评审要谨慎1.看题目——是否新颖独特,耳目一新2.看立意——是否高远3.看材料——是否新颖4.看主题——是否突出有创意5.看构思——是否波澜曲折6.看语言——是否清新朴实7.看结构——是否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