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复习资料(zyf编写)试题类型:概念型、识图型、计算型。(概念型试题有: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第二版)绪论一、概念型1、建筑结构是由梁、板、墙、柱、基础等基本构件,按照一定组成规则,通过正确的连接方式所组成的能够承受并传递荷载和其他间接作用的骨架。2、建筑结构按照结构所用材料分:(1)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2)砌体结构;(3)钢结构;(4)木结构。3、建筑结构按承重结构类型分:(1)砖混结构;(2)框架结构;(3)框架-剪力墙结构;(4)剪力墙结构;(5)筒体结构;(6)排架结构。第二章结构设计方法与设计指标一、概念型1、使结构或构件产生内力、变形、裂缝等效应的原因称为“作用”,可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2、直接作用是指施加在结构上的荷载,如结构自重、家具及人群荷载等;间接作用是指引起结构外加变形和约束变形的原因,如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地基沉降等。3、结构上的荷载按作用时间的长短和性质分为下列三类:(1)永久荷载;(2)可变荷载;(3)偶然荷载。4、荷载标准值是指结构在设计基准期内,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最大荷载值。5、对永久荷载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6、可变荷载组合值可表示为ψcQk,其中Qk为可变荷载标准值,ψc为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7、可变荷载频遇值。其值可表示为ψfQk,其中ψf为可变荷载频遇值系数。8、可变荷载准永久值。其值可表示为ψqQk,其中ψq为可变荷载准永久值系数。9、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10、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我们称之为该功能处于可靠状态。11、结构的极限状态可分为两类: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12、作用效应S是指作用引起的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内力、变形和裂缝等。13、结构抗力R是指结构或结构构件承受作用效应的能力。14、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根据不同的设计目的,分别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频遇组合和准永久组合进行设计。15、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构件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进行计算,必要时应按荷载效应的偶然组合进行计算。16、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主要验算结构构件的变形、抗裂度或裂缝宽度等。17、建筑工程用的钢筋,需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便于加工和焊接,并应与混凝土之间具有足够的粘结力。18、按加工工艺不同,钢筋可分为:热轧钢筋、热处理钢筋、冷轧钢筋(冷轧带肋钢筋、冷轧扭钢筋)、钢丝、钢绞线等。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采用热轧钢筋。19、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热轧钢筋,分为HPB235级、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20、按照外观表面形状不同,钢筋又可分为光圆钢筋和带肋钢筋(人字纹、螺旋纹、月牙形)两种。HPB235级钢筋为光圆钢筋,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均为带肋钢筋。21、混凝土结构所用的钢筋,按其力学性能分为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如热轧钢筋)和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如热处理钢筋、钢绞线等)两类。22、有屈服点钢筋进行质量检验的主要指标为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性能四项。23、材料强度标准值除以材料分项系数(其值大于1.0,对于普通钢筋取1.1),即为材料强度设计值。24、常用的冷加工方法有冷拉、冷拔和冷轧。25、当前常用的冷轧钢筋有冷轧带肋钢筋和冷轧扭钢筋。26、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用符号fcu表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用符号fcu,k表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用符号fc表示;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用符号ft表示;混凝土弹性模量用符号Ec表示。27、块材是砌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砖、砌块和石材。其强度等级的符号为MU,单位为“MPa”(N/mm2)。28、烧结类砖包括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以下简称《砌体规范》)将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的强度等级分为MU30、MU25,MU20、MU15和MU10五级。29、标准砖的外观尺寸为240mm×115mm×53mm,每立方米砌体的标准砖块数量为4×8×16=512块。30、常用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其主规格尺寸为390mm×190nmm×190mm、空心率在25%~50%的空心砌块。31、石材按其加工后的外形规则程度可分为料石和毛石,料石又可分为细料石、半细料石、粗料石和毛料石。32、砂浆是由砂、无机胶凝材料(水泥、石灰、石膏等)与水按合理配比,经搅拌而制成。按其配料成分不同可分为: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石灰砂浆。33、在钢结构中采用的钢材主要有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两种。34、碳素结构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点的字母Q,屈服点数值(N/mm2)、质量等级符号和脱氧方法符号四部分按顺序组成。35、:Q235-Ab表示屈服强度为235N/mm2的A级半镇静钢;Q235-B表示屈服强度为235N/mm2的B级镇静钢;Q235-D表示屈服强度为235N/mm2的D级特殊镇静钢。36、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点的字母Q,屈服点数值(N/mm2)、质量等级符号三部分按顺序组成。37、Q345B表示屈服强度为345N/mm2的B级钢;Q390E表示屈服强度为390N/mm2的E级钢。38、钢板用“一宽×厚×长”或“一宽×厚”表示,单位为“mm”。如一800×12×2100,表示钢板的宽800mm,厚12mm,长2100mm;-800×12,表示钢板的宽800mm,厚12mm。(补充内容)39、角钢有等边角钢和不等边角钢两种,不等边角钢用“L长肢宽×短肢宽×肢厚”表示,单位为“mm”。如L100×10,L100×80×80。掌握其含义。(补充内容)40、工字钢的表示方法。如I14,I36c,QI40。掌握其含义。(补充内容)41、槽钢的表示方法。如[10,[16b,Q[22。掌握其含义。(补充内容)42、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所指的地震为构造地震。43、地震的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大小的等级,与震源释放的能量大小有关,用符号M表示。M>5的地震会对建筑物引起不同程度的破坏,称为破坏地震。44、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一定地点震动的强烈程度。对于一次地震,表示地震大小的震级只有一个,但它对不同地点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45、抗震设防烈度是指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对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46、所谓建筑抗震设防就是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即在现有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下,通过对建筑物的地震作用计算和采取必要的抗震构造措施来减轻建筑物的地震破坏。47、在进行抗震设计时,应根据使用功能的重要性不同,采取不同的抗震设防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以下简称《抗震规范》将建筑物按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抗震设防类别。)48、《抗震规范》提出了“三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可概括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49、抗震等级是结构构件抗震设防的标准。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抗震等级共分四级,一级抗震要求最高。第三章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一、概念型1、分布钢筋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与受力钢筋垂直,其作用是将荷载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在施工中固定受力钢筋的设计位置,同时也可抵抗因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而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应力。2、根据配筋率ρ的不同,钢筋混凝土梁可分为适筋梁、超筋梁和少筋梁三种破坏形态。3、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形态主要取决于箍筋数量和剪跨比λ。根据箍筋数量和剪跨比λ的不同,可分为剪压破坏、斜压破坏和斜拉破坏三种类型。4、为防止配箍量过大而发生斜压破坏的条件——最小截面尺寸限制。5、为防止配箍量过小而发生斜拉破坏的条件——最小配箍率ρsvmin的限制6、轴心受压柱的纵向受力钢筋应沿截面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偏心受压柱的纵向受力钢筋布置在弯矩作用方向的两对边。7、受扭构件需配置受扭纵筋和受扭箍筋。8、受扭纵筋应沿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且在截面四角必须设置受扭纵筋。受扭箍筋必须做成封闭式,且应沿截面周边布置;箍筋末端应做成135o弯钩。9、在构件受荷载之前,预先对构件的混凝土受拉区施加预压应力的结构,称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10、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张拉预应力钢筋的方法称为先张法。11、在结硬后的混凝土构件上张拉钢筋的方法称为后张法。1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是强度高、收缩徐变小、快硬、早强。目前,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在建筑结构中为C35~C60,在一些预制构件中已开始采用C80混凝土。1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对预应力钢筋的性能要求是强度高、具有良好的塑性及加工性能、与混凝土间有良好的粘结性能。预应力钢筋宜采用钢绞线、钢丝,也可采用热处理钢筋。14、常用构件的代号如下:板—B屋面板—WB楼梯板—TB屋面梁—WL非框架梁—L楼梯梁—TL框架梁—KL柱—Z框架柱—KZ二、识图型要求:能说明结构或构件的配筋情况,同时能指出绘图中错误的地方或内容。(例如:书上75、76页两图的内容)三、计算型内容: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设计与复核,轴心受压构件的的设计与复核。(例如:书上的例题与作业的内容)第四章钢筋混凝土楼(屋)盖一、概念型1、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钢筋混凝土楼盖可分为现浇整体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三类。2、现浇整体式楼盖主要有肋形楼盖、无梁楼盖和井式楼盖三种。3、《混凝土规范》规定,当l2/l1≥3.0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当l2/l1≤2.0时,应按两个方向同时受力的双向板计算;当2.0<l2/l1<3.0时,宜按双向板计算。4、所谓无梁楼盖,就是在楼盖中不设梁肋,将板直接支承在柱上,是一种板柱结构,5、井式楼盖是由双向板与交叉梁系组成的楼盖。与双向板肋形楼盖的主要区别在于井式楼盖支承梁在交叉点处一般不设柱子,在两个方向的肋(梁)高度相同,没有主、次梁之分,互相交叉形成井字状,将楼板划分为若干个接近于正方形的小区格,共同承受板传来的荷载。6、单向板肋形楼盖由单向板、次梁和主梁组成7、通常板的跨度为1.7~2.7m,不宜超过3m;次梁的跨度取4~6m;主梁的跨度取5~8m。8、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荷载的传力途径为:荷载→板→次梁→主梁→柱(或墙)9、边跨板伸入墙内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板厚,同时不得小于120mm。10、板内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应大于200mm,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应大于1.5h且不应大于250mm。钢筋间距也不宜小于70mm。11、单向板内受力钢筋有弯起式和分离式两种配置方式。12、板内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一般为30o,当板厚h>120mm时可为45o。13、在板中平行于单向板的长跨方向,设置垂直于受力钢筋、位于受力钢筋内侧的分布钢筋。分布钢筋应配置在受力钢筋的所有转折处,并沿受力钢筋直线段均匀布置,但在梁的范围内不必布置。14、嵌固在承重墙内的板端上部设置与板边垂直的板面构造钢筋。其配筋要求为:钢筋数量不宜小于φ8@200,其伸入板内的长度,从墙边算起不宜小于l1/7(l1为板短边跨度);对两边嵌固在墙内的板角部分,应双向配置板面构造钢筋,该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不宜小于l1/4。15、现浇楼盖周边与混凝土梁或墙整浇的单向板,应设置垂直于板边的板面构造钢筋。其截面积不宜小于板跨中相应方向纵向钢筋截面积的1/3,且不宜小于φ8@200;该钢筋自梁边或墙边伸入板内的长度,不宜小于ll/5;在板角处应双向配置或按放射状布置。16、次梁伸入墙内的支承长度一般不应小于240mm。17、主梁伸入墙内的支承长度一般不应小于370mm。18、在次梁与主梁相交处,应设置附加横向钢筋,以承担由次梁传至主梁的集中荷载,防止主梁下部发生局部开裂破坏。附加横向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