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党员干部学习新思想的心得体会范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以下简称《纲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充分反映了这一思想的最新进展。深入学习《纲要》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一、《纲要》全面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基本内容和实践要求如何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怎样学习贯彻,这三个问题构成了《纲要》的总框架。如何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纲要》导论中回答的问题。《纲要》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纲要》进一步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潮流,结合新的实际,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纲要》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时代的中国占据指导、统领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正是这个地位,使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极其重要的专有称呼之一。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为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唯一在二十一世纪存在的马克思主义,而是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代表着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纲要》总体上是按照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方法来安排的,共分19个部分。其中,前三个部分先讲党的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这三位一体。首要的是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之所以是最本质的特征,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其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渗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方面面,其领导制度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制度。而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做到“两个维护”。《纲要》紧接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阐述,核心是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社会主要矛盾方面的依据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一般内容。然后第三部分又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了阐述,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特色、九条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以及需要正确处理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包括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战略与策略的关系、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活力与秩序的关系、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等。第四部分讲以人民为中心,这部分既是讲我们党的根本立场和宗旨,又是讲我们党的总体发展思想,同时还是讲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它是对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地位辩证统一的说明,某种程度上又是对基本内容第一部分即党的领导部分的丰富和完善。可以说,上述四个部分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体理论逻辑。基本内容中的第5到第17部分是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实践逻辑。这13个方面的安排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所阐述的“十三个方面成就”除第一方面有差别外,其余在论述主题上是一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顺序和具体论述上。《决议》的第一方面讲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鉴于这方面在《纲要》基本内容的第一部分进行了论述,《纲要》把这一部分换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实际上这一部分讲的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第一个布局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样,《纲要》的13个方面的安排就体现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方面重要内容(国家安全、军队建设、“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外交)。可以说,《纲要》基本内容中上述17个部分的安排,贯通“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和“十三个方面成就”,贯通党的二十大前后这方面的新进展,并组合为一个有机连贯的理论体系。《纲要》基本内容的第18、19部分又从特殊上升到一般,主要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品格和哲学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意识的反作用,乃至一定情况之下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了斗争精神、历史主动精神、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共产党人的“心学”这些重要概念。这些概念都处在同一序列,它们强调一种符合趋势、创造历史的强大精神力量,认为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指导下,完全可以创造人间奇迹。《纲要》第18部分以“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关于增强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主动”为题,阐明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阐明了我们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意志、提高斗争本领的重要性。《纲要》第19部分则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哲学观,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我们党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好传统,也是我们党的看家本领,并重点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独具特色的以“六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六个坚持”中,坚持人民至上,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这一本质属性的坚守,是对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弘扬,是对新时代党治国理政鲜明底色的表白。坚持自信自立,就是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就是把独立自主看作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看作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坚持守正创新,就是要坚持“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坚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不动摇。坚持问题导向,就是对马克思主义鲜明特点的坚守,强调以发现问题为前提,以解决问题为工作导向,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坚持系统观念,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坚持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坚持胸怀天下,就是坚持大格局,坚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和人类进步的一边,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同国际社会一道把我们这个世界建设得更加和平、更加繁荣、更加美好。这“六个坚持”表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理念和哲学特色,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观。《纲要》的结束语主要谈的是如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问题。强调必须充分认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党和人民事业的重大战略意义,强调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强调必须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强调要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要持续推进、常学常新、不断深化,强调要突出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和广大青年这个未来希望。二、《纲要》作为体系化学理化的最新成果所体现出的新进展《纲要》与xxxx年出版的《纲要》相比,篇幅增加了50页,字数多了2万字。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在内容上有了全面进展。这里择其要者予以说明。第一,《纲要》充分阐述了“两个结合”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根本途径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实现“两个结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才能使马克思主义获得群众基础,在中国牢牢扎根。《纲要》对此作了比较系统的回答。第二,《纲要》明确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钥匙”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在2022年7月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明确提出的,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了系统阐述。应当说,提出并系统论述这个问题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推进,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标志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独具特色的看家本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用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其实它也是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钥匙”,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居于基础地位。《纲要》对上述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回答。第三,《纲要》突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不仅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同样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它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以展开的细胞,因而居于核心地位。《纲要》在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时,把它安排在第一部分,是有道理的。第四,《纲要》突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当然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进展。《纲要》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了专章阐述,而在2019年版《纲要》中对这一问题没有专门论述。第五,《纲要》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论述有重大进展。把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并提,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实施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发展数字经济等在《纲要》都进行了论述,而在2019年版的《纲要》中上述内容或强调不够,或没有出现。第六,《纲要》对政治建设的新成果进行了概括。特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论述,认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二是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它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2019年版的《纲要》中体现不充分。第七,《纲要》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予以重点强调。《纲要》在论述总体国家安全观部分专门辟出一节论述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问题,提出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把国家安全同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与2019年版的《纲要》相比,这种思路显然体现了形势的要求、认识的与时俱进和安全观站位的提高。第八,《纲要》概括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新成果。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各个国家、各种文明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提出要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认为多边主义是最符合各国人民利益的必由之路,中国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上述这些方面都是2019年版的《纲要》谈得很少或没有谈到过的。尽管《纲要》比较充分反映了2023年4月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脉络,但显然不能替代对习近平总书记原著的学习。同时,鉴于《纲要》没有体现2023年4月之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进展,因而必须把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