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熟读成诵。感悟诗歌中炼字修辞手法的运用。品读诗歌意象,感受其中蕴含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感悟诗歌中炼字修辞手法的运用。品读诗歌意象,感受其中蕴含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一课时第一课时导入: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宛如一枝枝绽放的奇葩,装点着文学永恒的春天。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认为,如果一个人不学诗,就不会说话。同学们可能会反驳这句话,认为“我也不会背几首诗,但你能说我不会说话吗?”话当然人人都会说,但不见得人人都说得漂亮。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如果要表达爱情,什么话能比更能打动人心呢?“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yé)》如果要表达惋惜,什么话能比更令人痛彻心扉?“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纳兰容若《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如果要表达豪情,什么话能比得上更加激励人心。“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也许同学们会觉得古诗词与我们有着时间和语境上的距离,好看不好学,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现代诗,感受一下用现代汉语写成的诗同样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播放多媒体材料诵读引领读诗词要有明显的节奏感,无节奏感的朗读不仅索然无味,也很难表达出诗的思想感情。诗词中的节奏,在朗读时主要是通过语调中的停顿来表现的。停顿是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在诗歌里,特别是古典诗词里,每一行有几个停顿,每个停顿包括几个音节,都是有规律的。我们把这种停顿也称为节拍。诗词的节拍,大多是两个字为一拍,遇到五、七、九这样的单数句,又大多最后一字或倒数第三个字为一拍,但起引领作用的字,必须一字为一拍。如《沁园春·长沙》,可以按照如下的节奏划分: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诗人简介毛泽东,“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的伟人,中国现代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湖南省湘潭韶山冲人,生于1893年12月26日,逝世于1976年9月9日。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就读时,毛泽东与蔡和森、何叔衡等人常常在一路纵论世界大事、社会和人生题目,常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来激励本人,立志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与同窗约定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事、不谈家务琐事,否则不能做挚友。在长沙读书时,毛泽东常常与同伴去湘江游泳,写下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迈诗句。这首诗写于1925年,当时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当年10月,毛泽东离开韶山前往广州,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往昔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背景介绍词,词也是一种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它原本是配合燕乐(“燕”通“宴”)曲调的歌辞,但在发展中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词,又叫“”“”等。曲子词长短句解题每一首词都有词牌。最初的词都是配乐歌唱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题目,如《沁园春.长沙》,是题目。词可以分上下两段,叫做“”或者“”。长沙片阕词牌规定词的字数、句数和格律。按词的字数多少,一般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如《沁园春》共114字,上片13句,下片12句,属长调。1、你读过毛泽东的哪些作品?自主学习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04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采桑子《重阳》一九二九年十月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浪淘沙北戴河1954夏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忆秦娥娄山关1935.02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七律《长征》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巨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上阕(jué)挥斥方遒(qiú)执著(zhuó)言简意赅(ɡāi)B.橘子(jú)峥嵘岁月(zhēnɡ)结束(shù)同仇敌忾(kài)C.稠密(chóu)浪遏飞舟(jiē)切磋(qiē)咄咄逼人(duō)D.寥廓(ɡuò)慷慨激昂(kǎi)暂时(zàn)引吭高歌(hánɡ)Bquèquèquèquèèkuò3.下列划横线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谁主沉浮(主宰)漫江碧透(表程度,极)B.峥嵘岁月稠(不平凡)怅寥廓(怅惘,失意的样子)C.浪遏飞舟(阻止)激扬文字(抨击、褒扬;激浊扬清)D.挥斥方遒(强健有力)粪土当年万户侯(以……为粪土,意动用法)B这里用来表示因深思而激昂慷慨的心绪。【合作探究】1、毛泽东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有三句话可以回答“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这三句话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朗读“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一看这三句描述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将这句诗作为全诗的首句有什么作用?独立寒秋图开篇这句点明了时间、地点、环境,但为适应诗词格律的要求,词人采用了倒装和省略的形式,其正常顺序应为:寒秋,(我)独立(于)北去湘江(的)橘子洲头。炼字,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下面,让我们在具体的分析中了解“炼字”这一修辞手法吧!炼字3、“独立”能否改为“站立”或者其他的词语呢?说出你的理由。要点解析:联系当时的背景,军阀赵恒惕正在通辑毛泽东。诗人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秘密到达长沙,独自来到橘子洲头。可见一个“独”字再现了当时的特定环境,但诗人身处险境仍然“独立寒秋”,坦荡从容。“独立”一词不仅表明站在橘子洲头的是毛泽东一个人,而且让读者联系到词人面对湘江滚滚北去时表现出的中流砥柱的英雄气概。4、文中“看”引领的诗句有哪些?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阅读“看”字所引领的诗句,谈谈作者笔下的秋天具有怎样的特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概貌万山——层林——漫江——长空——浅底——色彩山势绵延树木深茂河水充盈秋空开阔江水明澈红遍尽染碧透壮阔、深广、明丽绚丽浓重力量争击翔强健自由诗人笔下的秋天是壮阔、深广、明丽的,它的色彩是绚丽浓重的,它的力量是强健自由的。“看”字引领的诗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诗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描绘眼前的大好秋色的呢?湘江秋景图远眺——近观——仰视——俯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静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静动鹰击长空动鱼翔浅底动远近结合,动静交错,红绿辉映,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5、“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句话之前词人的笔墨聚焦于秋景,那么,由赞美秋景到提出问题,其中的内在联系是什么?词人由大自然的胜衰荣枯引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主沉浮”在这里是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实质是词人进入深沉的历史思索,提出革命领导权的问题。书写出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壮志豪情。“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全诗的“诗眼”。上阕就是这样通过写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表达了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1.填写下列毛泽东诗词中名句的上句或下句。(1)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沁园春·长沙》)(2)________,____________,还看今朝。(《沁园春·雪》)(3)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桑子·重阳》)(4)________________,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5)雄关漫道真如铁,______________。(《忆秦娥·娄山关》)(6)踏遍青山人未老,______________。(《清平乐·会昌》)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不到长城非好汉而今迈步从头越风景这边独好当堂检测2.下面对“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意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在这寒冷的秋天,我看着湘江静静地向北边的橘子洲头流去。B.我孤独地立于寒冷的秋天,看着湘江向北流去,经过橘子洲头。C.在这深秋季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眼看滔滔的湘江,日夜不息地向北流去。D.我独自伫立于深秋,看着湘江绕过橘子洲头,向北流去。C3.下面是对《沁园春·长沙》的赏析,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A.词的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B.词的下阕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如“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可以说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图画。DC.《沁园春·长沙》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勇前进的信心和力量。D.本词“立”“看”等词写出江山的壮丽和“万类”的自由自在,这些都是明写;通过“怅”“问”等词暗写国内外反动派的飞扬跋扈和广大人民的灾难深重。由此转入写游泳,激起革命者的历史责任感。回忆起曾一起战斗的战友回忆起曾一起战斗的战友(改为:回忆起曾一起战斗的战友)第二课时1、“看”字统领的语句主要有,这些语句为读者提供了、、、、、六个意象,这些意象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组合成一幅、的秋景图,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尤其是一个“”字,写出了秋天里自由舒展,蓬勃生长的宇宙万物的热烈和活泼,赋予秋景以旺盛的生命力。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群山树林碧江百舸飞鹰翔鱼色彩绚丽生机勃勃“竞”日清检测1.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D删去【自主学习】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在形式上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依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b.《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c.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它始于唐盛于宋。d.古人按字数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但无论多少字,都分为上下两阕。D1、上阕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跟着是怎样回答的呢?“忆”——“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党战士的战斗风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