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赴浙江湖州市学习考察乡村振兴工作的调研报告最新4篇【参考指引】这篇优秀的讲稿文档“赴浙江湖州市学习考察乡村振兴工作的调研报告最新4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赴浙江湖州市学习考察乡村振兴工作的调研报告【第一篇】根据中共宾川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文件要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精准掌握农户和村民小组的现状和基础条件作为基础,毗村村委会组织县镇村工作人员到上毗四组入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找准问题及症结,认真听取民意,提出合理的下一步乡村振兴重点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上毗四组位于毗村村委会西南部,属于半山区,距离毗村村委会公里,距离宾居镇镇政府公里,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毫米。全组耕地面积208亩,人均耕地面积亩,适宜种植柑橘、香葱、大蒜、玉米,农户收入主要以种植收入、养殖收入、务工收入为主,2017年底人均纯收入11925元。全组共有农户57户21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户2/458人,占全组的5%,总人口的%,已脱贫2户6人,占贫困户的%,占贫困人口的75%,未脱贫1户2人,占贫困户的%,占贫困人口的25%。二、抽样调查情况本次抽样调查共抽查上毗四组好、中、差各5户,共抽查农户15户,抽样调查情况如下:1.家庭人口情况:调查的15户农户家庭总人口69人,其中劳动力39人,占受调查农户总人数的%;务工人员数15人(其中:镇外务工4人,镇内打零工11人)占受调查农户总人数的21%。2.耕地情况:调查的15户农户耕地总面积116亩,人均耕地面积亩。用水保障亩,占受调查农户耕地总面积的%,其中:集体承包(含自留田地)耕地亩,占受调查农户耕地总面积的%;土地流转耕种亩,占受调查农户耕地总面积的8%;自开挖地亩,占占受调查农户耕地总面积35%。3.入户道路:泥土路2户,占%;砂石路0户;水泥路(柏油路)13户,道路硬化率为%;其他0户。4.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农业种植收入15户,占受调查农户的100%;养殖收入7户,占受调查农户的%;庭院经济收入0户;务工收入9户,占受调查农户的60%;土地流转或土地入股收入0户;经商或服务业收入2户,占受调查农户的%;政策保障性收入2户,占受调查农户的%;其他收入0户。5.庭院及住房情况:庭院已绿化美化、卫生整洁的4户,3/45占受调查农户的%;一般化11户,占受调查农户的%;脏乱差的0户。生活区与养殖区混在一起的0户;相对分开的7户,占受调查农户的%;设施隔离的2户,占受调查农户的%;砖混结构住房10户,占受调查农户的%;土木结构住房4户,占受调查农户的%;其他结构1户,占受调查农户的6%。户内有卫生厕所12户,占受调查农户的80%;户内无卫生厕所3户,占受调查农户的20%。生活污水及粪便无害化设施处理7户,占受调查农户的%,户内自然处理2户,占受调查农户的%,直排户外沟渠6户,占受调查农户的40%。6.乡村清洁情况:自觉做好门前屋后卫生“三包”15户,占受调查农户的100%。主动参加村组“三清洁”活动15户,占受调查农户的100%;偶尔参加0户;不参加0户。主动缴纳垃圾清运费15户,占受调查农户的100%。7.文化建设情况:参与县镇“文化、卫生、科技”活动12户,占受调查农户的80%;不参与3户,占受调查农户的20%;不清楚0户。业余时间经常到村组文化活动场所参加文体活动6户,占受调查农户的40%;偶尔参加7户,占受调查农户的%;不参加2户,占受调查农户的%。8.乡村治理情况:主动参加村组召开的各类会议和活动15户,占受调查农户的100%;偶尔参加0户;不参加0户。主动遵守村规民约15户,占受调查农户的100%。9.干部服务三农情况:对脱贫攻坚工作认可15户,占受调查农户的100%。认为对宣传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政策落4/45实好14户,占受调查农户的%,一般1户,占受调查农户的%;对日常社会事务管理和公益服务好15户,占受调查农户的100%,一般0户。10.制约家庭增收的因素:缺乏生产及产品销售信息8户,占受调查农户的%;科技生产技能弱7户,占受调查农户的%;缺乏资金7户,占受调查农户的%;土地分散及零碎,生产成本高9户,占受调查农户的60%;高效节水设施短缺7户,占受调查农户的%;田间机耕路缺乏7户,占受调查农户的%;劳动力缺乏0户;其他0户。11.乡村振兴重点及建议:村庄规划5户,占受调查农户的的%;产业培植及增加收入8户,占受调查农户的%;生活垃圾及污水治理14户,占受调查农户的%;村内养殖污染治理12户,占受调查农户的80%;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13户,占受调查农户的%;进村道路硬化1户,占受调查农户的%,客事精简4户,占受调查农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户,占受调查农户的%;集体经济1户,占受调查农户的%;家庭农场0户;制定村规民约7户,占受调查农户的%;加强基层组织建设4户,占受调查农户的%;土地集中流转或土地入股统一经营3户,占受调查农户的20%;其他1户,占受调查农户的%。三、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抽样调查结束后,县镇村工作队召集上毗四组村民代表、乡贤人士、党员、村民小组干部15人参加座谈调查,就村民小组基本情况、主导产业、村庄规划及管理、“三清洁”工作、5/45道路硬化、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治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讨论发言。经讨论和抽样调查,上毗四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和不足:1.水利基础设施。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上毗村农业生产用水靠乌龙坝,洱海水,上毗村村子后面的队房箐沟,为引水主要干渠,是几十年前挖的土沟,群众灌溉时沟路随时堵塞,沟埂随时垮塌,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溉用水得不到保障,群众生产不方便。2.道路硬化。四方荡水库—赵家井岔路为泥土路,为村里的主要岔路,由于路面没有硬化,路面起伏不平,宽窄不一,尤其排水不畅,一旦下雨长期积水,道路泥泞,给村民的出行和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3.乡风文明。由于近些年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农村除婚宴、丧事外满月、升学宴、立碑、筑大门、乔迁、入伍等客事办理越来越多,酒宴存在互相攀比、铺张浪费之风。4.生活垃圾治理。上毗村村子道路侧沟、幸福桥上下河道旁,生活垃圾乱到乱放,影响村容村貌,群众生活环境。四、下一步工作重点和建议结合抽样调查结果和村民建议,上毗四组乡村振兴下一步工作重点和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变当前大水漫灌、大引大排的粗放型灌溉方式;加大渠道工程建设力度,对渠道进行改造维修和渠道疏通,防止“跑6/45冒滴漏”,减少水量流失;加大宣传力度,推行高效节水农业2.道路硬化点面结合,上下联动积极争取多方面筹措资金硬化道路,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带给群众方便。3.成立红白理事会成立红白理事会,并正常运转。严格控制农村客事办理,加大宣传力度“倡文明树新风”,推进移风易俗,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4.强化群众环保意识。引导群众不再到此地倾倒垃圾,建立监督机制对乱倒垃圾的群众进行处罚;定期组织群众打扫村里环境卫生;引导群众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可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降低污染,提升群众生活环境质量。赴浙江湖州市学习考察乡村振兴工作的调研报告【第二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进一步加强农村建设,发展农村产业,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宜居生活家园。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尽管在一系列强农、富农、惠农政策的推动下,7/45农村工作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但很多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是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对农村发展战略的再提升。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求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各项涉农经济制度,而且注重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有效推动乡村发展、农民致富。经过对相关政策学习梳理,并采取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结合南城区实际,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一、南城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状南城区地处县城南部,所在辖区共8个行政村:北沙河、胡家庄、南杨家庄、孟家庄、杨家庄、申奉,2个农村社区:太纺二社区、天利达二社区。南城区把农村基础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差距逐步缩小。(一)发展农业产业目前,农业产业调整成效明显,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以省果树所种植技术为支撑,依托玉露香梨、早黑宝葡萄等产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以海宏牧业为养殖龙头,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银行+农户”的肉羊生产模式。南城区现有耕地6105亩,农业人口8362人,年出栏育肥羊达到20000只,生猪出栏量9360余头,能繁殖母猪148余头,年产肉鸡65000余只。在坚持以农户为主体的基础上,大力培8/45育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积极与山西农业大学、省果树所对接,在产业结构调整、新品种引进、产业技能培训上下功夫。申奉村在农综开发的基础上与农业大学合作,并签订合同共建140亩试验田,更好的促进科技成果面向实际应用和需求转化,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虽然目前南城区产业调整成效明显,但还存在很多问题:1、种植结构单一,农民基本还是以种植玉米等农作物生产生活;2、种植技术不发达,缺少专业农技人员的培训指导,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还需加强;3、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帮扶方式方法还需改进。(二)改善生态环境,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要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农业绿色发展道路,才能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建设生态宜居乡村。自“拆违治乱提质”城乡环境大整治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各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100%,形成了源于自然,用之于田,绿色环保的良性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村秸秆焚烧现象也没有了,农村大气环境得到了大大改善。畜禽养殖采取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的模式,以就地就近种养还田和农用有机肥为方向,加强畜禽粪污处理利用设施建设,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100%。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得到集中处理。各村积极响应上级指示,清理本村建筑垃圾以及生9/45活垃圾,进行墙壁美化,大力改善村容村貌。虽初步建立了生态系统保护的长效机制,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很多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很差甚至缺乏,今后还需采取设立环境课堂、加强舆论宣传等方式逐步提高村民环保意识;优质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农业面临污染加重等问题凸显,农业生态环境成为短板,还需加强建设高标准、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三)传承发展乡土文化,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发展离不开稳定的村级环境,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通过完善村规民约、社会诚信体系等,不断提升村民的自治水平,达到改进村风民风的实效,切实营造和谐的乡村发展环境。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经过长期的不断努力,各村文化机制体制不断健全,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逐渐丰富。1、农民业余文化组织建设不断完善,文化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群众自发组织各种文娱活动,丰富文化生活,在提升身心素养和幸福指数的同时,也有助于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2、各个基础设施建立健全,体育健身场所和图书馆等进一步完善,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免费对群众开放。3、目前,各村基本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且完善夕阳红养老院基础设施建设,为老年人养老提供保障。但受到教育和社会心理的影响,制约乡村发展也与我们的10/45传统文化、社会心理和教育有关。千百年来,“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致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