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供参考!1/19小班数学活动《数一数》教案【热选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小班数学活动《数一数》教案【热选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反思【第一篇】“数一数”这节课,是小学阶段的第一节课,也是入学教育课。作为一年级数学的第一单元,数一数之中所用到的数字相对较小,很多小朋友在幼儿园时就学会数这几个数字了。看图数物体时,只要他们观察的够仔细,相信他们都能数出自己所选物体的个数,所以我感觉着一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目的,在在课堂中尽量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所以在上课时,可以尽可能的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数物体,比如数人时可以先数女同学有几个,再数背书包的女同学有几个,再数扎辫子的女同学有几个等等,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但是作为学生进入小学的第一节数学课,要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顺利的适应小学数学的学习是这节课的关键。“数一数”一课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数学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一上课就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时,先对学生的数数情况好文供参考!2/19进行初步的了解:接着为学生出示鲜艳的图(课件出示),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活动按照先引导学生数图中事物的数量,在抽象出数,然后在回到数数活动中进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10以内各数的认读,采用了多种方法,分步骤的练习与反馈,便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后引导学生数一数身边事物的数量,将数与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现数学的广泛性。最后的小结,既对本节课学习活动进行了总结,又进一步将活动扩展到课外,使数学学习走出课堂。《数一数》教案【第二篇】教学内容p2-3数一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按不同顺序几个几个地数数,并能根据不同数法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在多个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能力弥补:在数数活动中培养学生多角度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目标:感受加法的局限性,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愿望。教学准备图片若干张教学过程好文供参考!3/19活动一:复习铺垫师:小朋友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如果请你从1数到20,你认为可以怎样数?抽答板书:几个几个地数活动二:数一数,列一列(一)数一数,算一算有多少个熊猫玩具。1.师:熊猫是一种珍贵的动物,它在世界的数量不多,主要生活在我们中国,所以说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出示熊猫玩具)瞧,多可爱的熊猫!你喜欢吗?(出示熊猫图)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玩具店看一看,数一数柜台上一共有多少个熊猫玩具?你是怎么看,怎么数的,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说一说。2.抽答板书:横着看5个5个地数竖着看3个3个地数3.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能从横的、竖的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图画,也能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熊猫玩具的个数。那么,能不能用算式算出一共有多少个熊猫玩具呢?4.抽答板书:5+5+5=15(个)3+3+3+3+3=15(个)5.小结:观察熊猫图时,我们可以从横的、竖的两个不同好文供参考!4/19角度来看,发现有不同的数法,还知道能用不同的加法算式计算出一共有多少个熊猫玩具。(二)数一数,算一算有多少个圆片1.出示圆片图。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圆片图,要知道一共有几个圆片,你有不同的数法吗?能分别列式计算吗?把你的数法和算式在小组内交流一下。2.抽答板书:横看看6+6+6+6=24(个)竖看看4+4+4+4+4+4=24(个)(三)数一数,算一算有多少个方格1.出示方格图。请学生观察方格图后,独立列式计算,然后汇报自己是怎么数,怎么算的。板书:10+10+10=30(个)3+3+3+3+3+3+3+3=30(个)活动三:引导学生在算一算中体会加法的局限性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苹果图)星期六,小朋友们要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准备送给每位老人一盘苹果,每盘苹果是3个,看看图上已经准备了几盘苹果?好文供参考!5/19要知道5盘苹果一共有几个,书上算式是5个3相加,这样列式对吗?为什么?2.师:你能算出5盘苹果一共有几个吗?请你算一算。3.师:你能列出6盘、10盘、15盘苹果的算式吗?4.敬老院里一共有56位老人,要准备56盘苹果,你能列出算式计算56盘苹果一共有多少个吗?怎样列式呢?5.要写出56个3连加,你有什么感受?活动四:总结延伸请学生说说自己在这节课中的感想?延伸:下节课,我们就一起去认识一个新朋友——乘法,用它来表示几个几连加就简便多了。《数一数》教案【第三篇】一年级数学课程教案周次一课次1授课课题数一数教学基本内容好文供参考!6/19教科书第2、3页教学目的和要求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教学重点及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学法指导练习法、自主探索法等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教学好文供参考!7/19环节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讲述: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出示挂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二、实物操作分4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3个小朋友用圆点摆出表示的数。三、拓展运用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五小结六、巩固深化1、游戏:火车钻山洞2、数水果,摘水果七、总结评价板书设计执行情况与教学反思周次一好文供参考!8/19课次2授课课题比一比教学基本内容比较长短、高矮。课本第4~6页教学目的和要求1、初步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2、初步知道怎样作长短、高矮的比较,初步懂得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3、能准确地应用长短、高矮的基本词语表达出比较的结果。教学重点及难点1、知道长短、高矮的含义。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的思维方法。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学法指导练习法、自主探索法等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教好文供参考!9/19学环节设计一、复习。了解学生对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二、新课导入。1、取出一支吸管,问:这支吸管长还是短?2、当学生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拿出分别比它短和比它长的两支吸管,引起学生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三、新课教学。1、明确比较的要求。(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3)比较时,要把两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2、指导看图p4(投影):图上有什么?3、看图找一找比较这些事物的长短或高矮。4、练习。(1)看图长的画√,短的画o。(2)你还能在图上找一找,比一比吗?5、小结。6、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一比,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四、巩固练习。1、课本想想做做。2、请联系你身边的事物找一找,比一比。五、质疑。六、总结。七、作业。运用已学的知识,找身边熟识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板书设计执行情况与教学反思好文供参考!10/19周次一课次3授课课题分一分教学基本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7页例题,第7―8页“想想做做”教学目的和要求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2、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3、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教学重点及难点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学法指导练习法、自主探索法等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教好文供参考!11/19学环节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把东西有规律地分一分。寻求“分类”的策略。(1)、同桌讨论(2)交流分的方法,相互评价。动手操作,体验分类。同桌合作把这此物品分别放入文具盒和学具盒中,并说说每盒中的东西有什么不同?反馈分类的结果。小结。练一练“想想做做”第1题。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的物品进行分类,选2-3个小组上台演示,说说分类的依据。想想做做第3题。整理好客厅后,小兰来到弟弟的房间,瞧,调皮的小弟弟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1)、小组讨论可以按什么特点来分。(2)、小组活动:把分类的结果展示在小黑板上。(3)评价每组的分类结果。全课总结,拓展思维。板书设计执行情况与教学反思周次一课次好文供参考!12/194授课课题认位置教学基本内容课本第9—10页。教学目的和要求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2、能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及难点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学法指导练习法、自主探索法等集体备课好文供参考!13/19个性化修改教学环节设计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出示主题图——教室。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讨论交流。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板书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分组讨论。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讨论后汇报: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小组学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游戏。(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2)拍手。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1、“想想做做”第1题。2、“想想做做”第2题。3、“想想做做”第3、4、5题。总结评价。板书设计执行情况与教学反思周次一好文供参考!14/19课次5授课课题1―5的认识及书写教学基本内容课本第11—12页。教学目的和要求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教学重点及难点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学法指导练习法、自主探索法等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教好文供参考!15/19学环节设计一、导入:出示主题画:(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1、认识1(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3)请你拿出1根小棒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3、认识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4、认识4、5(教学方法同上)(二)、出示计数器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23、4、好文供参考!16/195方法同上。板书:1、2、3、4、5(全班齐读:正、反读)(三)、教师说,学生操作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3、请你拿出5个圆片。三、教学写数字1――51、教师教拿笔姿势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四:练一练第21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书上(1)学生互评(2)集体评(3)教师评价板书设计执行情况与教学反思大班数学教案数一数【第四篇】活动目标1、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