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少熬夜!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及探索的欲望。2、发展幼儿较敏锐的观察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让幼儿基本掌握梯形的特征,找出梯形。活动准备:课件一套、幼儿正方形、梯形学具每人一套活动分析:在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过程中,一直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在此基础上来认识梯形,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鉴于平面图形较为抽象,因此在活动过程中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来解决这一困难,一方面更加激发幼儿的兴趣,一方面更好的为幼儿的学习所服务。本次活动的重点是了解梯形的特征,并能拓展到周围的生活与环境中去,主要运用观察法、观察比较法、讲解法等突破;活动难点是让幼儿能够找出两条平行边,主要运用观察法、讲解法、联系法等突破。活动过程:一、播放课件导入情景导入:图形王国要举行聚会,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课件)二、展开1、简单复习学过的图形。2、由正方形引出梯形,让幼儿认识梯形,记住名字。3、请幼儿进行操作,比较正方形和梯形的异同点。要求:请幼儿比较边和角的不同。提问:正方形和梯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4、出示课件引出平行的概念。5、让幼儿找出平行线并讲解其概念。6、找梯形、找出平行线,进行复习巩固。7、找周围生活中像梯形的物品,让幼儿知道梯形是较稳固的图形,被广泛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并出示课件欣赏。三、结束延伸活动:继续寻找周围生活中的梯形物品。活动反思:本次活动能通过幼儿的观察比较,从而得出梯形的基本特征。运用“梯形宝宝翻跟头”,变化不同的位置,增强幼儿方位感。用“涂”的方式使学会的梯形,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进一步的应用,科学和艺术有机整合,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不足之处:1、量梯形的上下两条边的距离时,教师应先让幼儿自己参考资料,少熬夜!想办法该怎样量,再与同伴相互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这样效果会更佳。2、“涂”画的时候,个别幼儿的行为习惯较差,应加以纠正。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2设计思路《让谁先吃好呢》是一个幽默生动、结尾出人意料的绘本故事,将乏味的排序完美地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将绘本与数学知识、生活经验完美地结合起来。所以我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了此次数学活动。在活动设计中,我以让谁先吃的故事情境为切入口,利用情境推动幼儿对于高矮、大小和轻重排序经验的不断建构,活动目标在过程中自然展现、层层铺展、一一达成。让幼儿在活动中表达、探索、操作,潜移默化地学习到数学知识,体验排序带来的的乐趣。教学目标1、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2、能按要求进行轻重排序,尝试记录结果。3、积极参与排序活动,体验排序中的乐趣。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按动物个子高矮、嘴巴大小、耳朵长短、尾巴长短、体重的轻重进行正向、逆向排序,理解逆向排序。2、难点:在数石头游戏中,比出动物间的'轻重关系。教学实施过程一、初步了解动物及桃子的主要特征。1、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1)师: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一些动物朋友,看,都有谁呢?数一数,一共有几位?(猴子、长颈鹿、兔子、犀牛、鳄鱼、毛毛虫)(2)师:这些动物朋友身上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呢?(例如:我们可以叫它长耳朵小兔、大嘴巴鳄鱼、高个子长颈鹿、长尾巴猴子、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虫)2、发现桃子引出故事。(1)师:咦,他们都在看什么呀?(桃子)(2)师:看看,这个桃子长得什么样?(3)师:哇,这样一个爱心形状的大桃子,看着就很好吃,馋得动物们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可是6个动物1个桃子,让谁先吃好呢?二、结合故事,引导幼儿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序。(一)按动物高矮、大小、长短排序。1、按个子的高矮排序。(1)师:按照个子高矮的顺序吃怎么样?长颈鹿把脖子挺得直直的,先说了一句。那就得先量量看,谁的个子最高了。参考资料,少熬夜!(2)师:于是,他们每人都找了一棵大树开始量身高。请你们仔细的看看,有没有人耍赖皮犯规?(3)师:对呀,量身高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比,站站直,不能算上耳朵和尾巴。看,他们站好了,谁最高?第二高是谁呢?第三高呢?接下来轮到谁?第五高?最矮的一个是谁呀?(4)师:按照个子高矮的排法,最高的是长颈鹿,所以桃子得它先吃。2、按嘴巴的大小排序。(1)师:不行,这么大的桃子,当然得嘴巴最大的先吃了鳄鱼张着一张大嘴发话了。于是,动物们都张大了自己的嘴巴,请你们看一看、比一比,按照嘴巴大小的顺序,该怎么排呢?(2)请个别幼儿在上前操作,比一比进行排序,教师总结。鳄鱼嘴巴最大,该它先吃,如他愿了!三、引导幼儿按动物的轻重进行记录和排序。1、讨论比重方法。(1)师:这下大肚皮的犀牛使劲儿的跺着脚,直说:不行。它会要求比什么呢?你们真的说到它心理去了,它就是要按体重的顺序来排。(2)师:那体重该怎么称啊?用什么好办法呢?运用跷跷板称重,一头坐小动物,一头放石头。师:想一想,跷跷板是平的代表什么意思?跷得高的表示重还是轻呢?跷得低呢?如果跷跷板左边重右边轻呢?2、教师交待操作要求:为了公平起见,请我们小朋友来做裁判。先看好是哪位小动物在称重,然后数一数跷跷板上石头的数量用数字记录在石头下面的格子里,最后看看跷跷板是平的还是翘的,用数字进行排序。3、幼儿记录,教师观察指导。4、交流操作结果,教师记录反馈纠正。5、引导幼儿一同来看着记录表进行体重的排序。师: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着这张记录表,给小动物们排排体重吧!看来桃子该给最重的犀牛先吃哇。四、引导幼儿思考逆转排序。1、师:毛毛虫心想:比谁最高,长颈鹿是第一名;比谁的嘴巴最大时,鳄鱼是第一名;比谁最重,犀牛是第一名;比耳朵最长、尾巴最长时,兔子和猴子是第一名。它该比什么得第一呢?2、对呀,为什么不管什么顺序,都要从最大的开始!毛毛虫也想到了,我们可以反过来嘛,要论谁的个子最小,毛毛虫是第一;要论谁的嘴巴最小,毛毛虫也是第一;耳朵最短、尾巴最短、体重最轻,这第一名不都是毛毛虫嘛!大家一致认同了,于是毛毛虫痛快地钻进桃子里先吃了起来。四、拓展延伸1、师: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从小排到大、从矮排到高、从短排到长的情况发生?参考资料,少熬夜!2、师: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比较方法,只要你认真观察,你就会找到许许多多的排列方式。动物们依据自身的特点都找到了第一名的地方,其实在你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第一名,请你们回去想想自己在什么方面是最厉害的?活动反思:整个活动是以综合活动进行展示,活动中的主要内容偏向以数学,通过聆听本活动,让我发现绘本的不同形式的展现,绘本不一定是语言活动的专属,主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细心观察,便能发掘绘本中更多的价值。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3活动目标1、区分1和许多,初步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2、学习用语言描述1和许多的关系。教学重点:1和许多的区别,让幼儿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教学难点:用语言描述1和许多的关系活动准备1、大树图片1幅,树上贴有许多桃子(桃子的数量与幼儿的人数相等)。2、猴子头饰若干。活动过程1、游戏:猴子摘桃。(1)教师出示许多小猴子头饰,问:“老师这里有多少个小猴头饰?”(许多个。)(2)让每个幼儿戴上小猴头饰,引导幼儿观察后回答问题:“老师手里原来有许多小猴头饰,分给小朋友每人一个,许多个头饰分成了1个,1个,1个。.。.。.小头饰。”让幼儿跟着教师说:“许多个可以分成1个,1个,1个。.。.。.”(3)教师扮猴妈妈,幼儿扮小猴,猴妈妈带小猴去摘桃子。。;先让小猴观察树上有多少个桃子,请每只小猴去摘一个桃子。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原来树上有许多个桃子,每只小猴摘1个桃子,树上的桃子摘完了,许多个桃子分成了1个,1个1个。.。.。.桃子。(4)请小猴把摘的桃子1个,1个,1个。.。.。.放进大篮子里,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每只小猴放1个桃子,篮子里有许多个桃子,1个,1个1个……桃子合起来是许多个桃子。2、交流活动。请幼儿找找,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可以用1和许多来表示,如餐厅里1张大桌子和许多把小椅子等。教学反思本节课我能按照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猴子摘桃游戏给幼儿参与互动,教师分发头饰给每个小朋友,让他们了解1的意思,又通过猴妈妈带小猴摘桃子,然后放回大篮子变参考资料,少熬夜!成许多,这样小朋友可以理解什么是许多,许多可以分1个1个,1个1个也能和起来成许多。我用生活中的东西让他们去描述1和许多,这样反复练习,使孩子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数学公开课大班教案4活动目标:1、发现递增递减排序规律,会接着往下排,并说出理由。2、发现生活中序列的规律美。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已经学过其它排序规律(如:ABAB、ABBABB)2、物质准备:(1)教师材料:运动场图;序列图一(递增)、序列图二(递减);规律图谱(2)幼儿分组操作材料:排序底卡、菠萝、桃子、橘子、等各种水果图片;制作奖品用的材料、规律提示卡活动过程:一、观看运动场的布置,感受规律美,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引导语:果园里举行水果娃娃运动会了,我们去看看运动场的布置吧!1、观察红绿旗、大小气球的排列顺序,幼儿找出规律。2、师小结:这种按物体的不同的特征有规律的排列,真美!二、幼儿操作,初步学习递增、递减的规律排序。引导语:运动会快开始了,水果娃娃准备入场了,你们瞧(一)探索递增规律排列1、出示图一:引导幼儿找出规律:ABABBABBB2、请幼儿根据图一的顺序,接着往下排。3、分享交流:你是按什么顺序排的?4、师小结:两个物体,其中一个物体的数量不变,另一个物体后面的比前面都多一个,这样逐一逐一增加的叫递增。(二)探索递减规律排列1、出示图二,引导幼儿找出规律:ABBBBBABBBBABBB2、请幼儿根据图二的顺序,用新材料让幼儿按递减规律排列。3、分享交流:你是按什么顺序排的?4、师小结:两个物体,其中一个物体的数量不变,另一个物体后面的比前面都多一个,这样逐一逐一减少的叫递减。三、发现运动场环境创设的规律美,引导语:小朋友,运动员要经过三条小路,才能到达比赛地点,我们去看看。1、出示三条路的图片,幼儿观察判断。问题:哪一条路是递增规律排列的,哪一条是按递减规律参考资料,少熬夜!排列的?2、另一条特别的路(有递增又有递减,如:ABBBBBAABBBBAAABBBAAAABBAAAAAB)师小结:按规律排序的方法真多呀,小朋友只要认真观察、比较,在我们生活中就会发现很多各种各样的规律美,让我们以后慢慢去寻找吧。四、分组操作活动,继续学习按照递增递减的规律排序。引导语:马上要给运动远颁奖了,可是粗心的果园老板还没准备好呢?小朋友一起来制作奖品吧!(一)介绍分组材料以及操作要求1组:用两种颜色的纸条做彩链。2组:用两种长短不同的吸管制作手链3组:两种形状的木珠制作项链操作要求:请小朋友选择一种材料,可以按照这种逐一逐一增加的递增方法,或者逐一逐一减少的递减方法,也可以同时有递增又有递减的方法,制作美丽的奖品,好吗?(二)幼儿自选一组材料,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按照递增递减规律来排列的。结束语:让我们把作品拿到区域里,在分区时,再和同伴一起来分享欣赏,好吗?五、延伸活动区域活动:将分组活动的材料投放到数学区,让幼儿继续练习按递增递减的规律排序。家园共育: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家里或大自然中具有规律的排序现象。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5在学习2-6的加减的过程中,幼儿已对数的加、减的含义有了基本的感知,对加减中互换互补的规律有了更多的经验。本活动就是在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遵循幼儿的学习特点,创设“快乐的鸟儿”的情境,引导幼儿自主观察、发现、探索,进一步理解7的组成,感受其分合的过程,理解数的组成的意义,学习7的加减运算。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7的组成进行推理并列算式,学习7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