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明代前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一、元末农民大起义与朱元璋建立明朝二、明代初期的政治三、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一、元末农民大起义与朱元璋建立明朝1、元末农民大起义导火线:开河与变钞主要起义队伍2、朱元璋建立明朝明军北伐元朝灭亡二、明朝前期的政治1、“集权于上,分权于下”政权架构:中央:废除丞相制度,提高六部权力;建立内阁;明代内阁的性质:首辅与宰相;明代内阁与现代责任内阁制度地方:废除行制,设立13个承宣布政使司。两京十三司皇帝(内阁)都察院五军都督府吏部户部礼部刑部工部兵部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承宣布政使司府(直隶州)县(属州)明代权力架构图厂卫、科道2、抑制豪强、重典治吏“徙富户”“空印案”、“郭桓案”3、大杀功臣,众建宗藩“胡蓝党狱”“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4、“靖难之役”与迁都北京三、明朝社会经济秩序的重建黄册与鱼鳞图册洪武年间的鱼鳞图册明代的户口调查和登记制度明代的户口调查始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终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每十年调查一次,整个明代,共进行了27次。原则上,明代户口调查以所有人口为登记对象。步骤驳查补造户部奏准,晓谕天下各户依式亲供攒造里册,编造里甲汇编司府州县总册解册收贮永乐元年一户李务本承故父李舒户旧管事产民田壹拾捌亩伍分贰厘伍毛民瓦房贰间新收人口男子不成丁壹口本身系洪武贰拾柒年生事产民田贰拾叁亩叁分贰厘叁毛一田壹拾亩肆分叁厘系买到谢尹护户下田开除人口正除男子成丁壹口父舒洪武叁拾壹年病故事产民田肆亩柒厘玖分系卖与本图谢天锡为业永乐拾年一户李景祥承故兄李务本户新收人口肆人正收妇女小贰口姐贞奴永乐肆年生。。。转收男子贰口成丁壹口义父胡为胜招赘到拾肆都壹图不成丁本身景祥系?到本图李胜舟男开除人口正除男子成丁贰口。。。事产转除民田叁拾岂亩柒分陆厘玖毛。。。实在人口肆口男子不成丁壹口本身年贰岁妇女叁口大壹口母谢氏年叁拾玖岁。。。事产无永乐徽州府祁门县李务本户黄册抄底黄册编造的程式和内容十年编造一次,登记内容包含户主、家庭人口和财产变化人口史信息人口的性别、年龄、家庭规模社会史信息过继、地权转移、再婚第二节明代中后期的政治、经济与社会一、宦官干政和内阁倾轧二、明代中后期财政危机的加深与张居正改革三、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秩序的新变化明代中后期的财政危机与张居正改革1、土地、人口和赋税的严重失控与财政收入锐减土地兼并,吏治腐败,加重了农民负担,导致农民逃亡;黄册和鱼鳞土册严重失真;军屯破坏,屯田收入下降一、明代中后期财政危机的加深2、政府开支剧增军费开支激增:倭寇之乱,俺答入侵,修建长城皇室、皇族人口的消费剧增,“岁输不足供禄米之半”冗官:洪武时期不足5万人,嘉靖时期增至13万上“是供亿所以日乏,民日益困也”3、财政危机的加剧二、正统-嘉靖时期的赋税制度改革金花银均平银征一法三、张居正改革与“一条鞭法”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明史•食货志二》(1)赋役合并;(2)田赋征银;(3)徭役按田亩和人丁摊派,折银缴纳;(4)“丁粮毕输于官”,废除粮长制度,官收官解。“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一条鞭法”的影响:“一条鞭法”的实行在中国赋税制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是继“两税法”之后又一次重大改革,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税改革的方向;成为清代摊丁入亩制度的前身。减轻了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为城市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多的自由劳动力。赋税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或社会经济现象,资本所有者占有生产资料,通过雇佣自由劳动者,获得剩余价值。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秩序的大变动与资本主义萌芽一、理论界定: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萌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剩余劳动的出现,是资本主义产生的物质基础;尽管不能从商品流通直接引申出资本主义萌芽,但“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2、资本主义生产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生产3、资本主义产生的两种途径:“生产者直接变成商人和资本家,或者是商人直接支配生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三大要素:资本雇佣劳动剩余价值资本主义萌芽是指简单协作这种经济现象。马克思将“许多人被资本家雇佣并在其监督下同时做同一种工作”称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出发点”。2、任曙等人的“移植论”。二、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学术争论1、吕振羽、吴晗、翦伯赞等人主张中国不仅有资本主义萌芽,而且会发展到资本主义制度。(1)关于萌芽时间的分歧:唐代说,宋代说,元代说,明清说。(2)对发展程度估计的差异:吴大琨等人认为只在局部地区、个别行业出现;尚钺等人认为已经存在于广大地区,清代进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1)国内外学术界对资本主义的界定不一,1958年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一种产品生产属于个人或私有企业的经济制度”。(2)资本主义的含义很宽泛,既指生产方式,也指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国内学术界对此比较模糊。(3)国内学者多将资本主义定义为商品经济、雇佣劳动和工场手工业,但近年来的理论探讨已经突破了这一理论框架。3、中国学术界的资本主义萌芽情结:是现实还是想像?李伯重认为,资本主义只是中国学术界的一种主观愿望,是一种深藏于人们潜意识深处的愿望或想像。李氏认为,对明清以来中国经济的巨大转变可以用“早期工业化”或“早期现代化”的概念来描述。参见李李伯重著作:《江南早期现代化》;《理论、方法、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伦理本位主义;政治本位和官本位主义。重农抑商政策;对农民的重赋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三、中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原因自然经济结构限制了手工业生产规模;流通市场狭隘;地主、商人、高利贷者三位一体制约了资本走向。政治原因文化因素人口激增带来的巨大压力人口因素经济原因第三节边疆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明代的民族关系一、明代的民族政策二、蒙古族三、畏兀儿社会的变迁四、藏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五、回族的形成六、土司制度与西南地区的社会发展七、明代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与满洲的崛起一、明代的民族政策1、指导思想“华夷有别”“内中华外夷狄”“贵中华贱夷狄”2、主要特点恩威并施怀之以德南北有别重北轻南3、主要内容“恩威并施”,“因俗而治”:土司制度、羁縻卫所制度朝贡与互市(马市.茶马互市.木市),移民实边设立学校,推行教化。二、蒙古族蒙古三部:兀良哈鞑靼瓦剌“九边”:辽东宣府大同延绥(榆林)宁夏甘肃蓟州山西固原长城忻城土司衙门土司制度第四节明代的对外关系与中外文化交流•明代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演变轨迹•郑和下西洋•走私贸易与倭寇•传教士入华与早期中西文化交流。一、明代以前中国对外关系的历史回顾3、有夷自远方来: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宋代沉船“南海一号”打捞现场1、主动拓展:汉代与西域的交往2、有容乃大:隋唐时期的开放与包容二、明代对外政策的演变第一阶段:洪武-宣德时期,朝贡贸易与海禁政策并行不悖,朝贡贸易兴盛第二阶段:正统至嘉靖时期,朝贡贸易难以为继,民间贸易禁而不止第三阶段:隆庆以后,开海开市开海还是禁海三、郑和下西洋下西洋的船只及其编队四、怀夷与抑商:勘合贸易与对民间贸易的禁止1、怀夷--勘合贸易明代的特许贸易制度,由明朝政府向来华朝贡的国家颁发符契,作为番船来华通商的凭证。勘合制度始于洪武十六年。隆庆以后,随着月港开市,勘合制度逐渐废除。朱元璋时期:“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敢有私下诸蕃互市者,置之重法”《大明律》专门规定了“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的条文。2、抑商--禁海令明成祖时期:“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禁其出入”。1、中国制海权的丧失,海防危机的加剧海防的收缩,造船业的萎缩,武装走私猖獗,“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2、制约了国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民间海外贸易和海外市场的萎缩,使中国丧失了通过海外贸易谋求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机遇。3、妨碍了中国人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学习,使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长期孤立于世界之外,强化了中国人的夜郎自大心理,妨碍了中国人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文化的学习和吸收。海禁政策的消极影响4、武装走私的兴起与倭寇五、中日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倭寇”1、明代前中期与日本的“贡舶”贸易2、14-16世纪日本社会变迁与浪人势力的崛起,“宁波争贡”事件3、“倭寇”侵扰中国东南沿海与中国人民的反抗六、明代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早期交往郑成功1、西方殖民者对中国沿海的侵扰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募有番舶三只至省城下,放铳三个,城中尽惊。予亲至怀远驿审视。其通事乃江西浮梁人也,禀称此乃佛郎机国遣使臣进贡,其使臣名加必丹。三堂总镇太监宁诚、总兵郭勋俱至,其头目远迎,俱不拜跪。总督陈金独后至,将通事责治二十棍,吩咐提举:远夷慕义而来,不知天朝礼节。我系朝廷重臣,着他去光孝寺习仪三天方见。第一日始跪左腿,第二日始跪右腿,三日才叩头,始引见。--顾应祥《静虚斋惜阴录》卷121517年,葡萄园特使费尔南·佩雷斯率船队沿珠江口进至广州城下,城中官民大为惊诧。利玛窦利玛窦墓(1)罗明坚、利玛窦等传教士来华2、西方传教士来华与中西文化的交流(2)“学术传教”与中国天主教的发展(3)“中学西渐”与西方汉学的缘起欧洲汉学之父——利玛窦《基督教远征中国史》对中国制度文化、宗教与习俗、地理与物产等的介绍。(4)“西学东渐”与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西方文化东传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及其影响《坤舆万国全图》利玛窦时代传入中国的欧洲版画传入中国的欧洲版画圣母玛丽亚第五节沉暮与开新:明代文化与社会生活一、明代文化发展的特点1、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相继占据文化宗主地位2、异端思想的出现和早期启蒙思潮的应运而生3、进入古典文化的总结时期4、“西学东渐”与早期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二、明代哲学的流变:从理学到心学1、明初--理学的“述朱”期2、明代中后期--王阳明心学的形成和兴盛本体论:“心一元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即理”认识论:“致良知”实践论:“知行合一”“异端之尤”-李贽的社会批判思想非圣非孔思想——反对以空子之是非为是非;反对文化专制和礼教;“童心说”--自然人性论3、晚明——王学衰变期左派:泰州学派:王艮—何心隐—李贽王学右派:江右学派1、小说(1)体裁:长篇章回小说和短篇小说(2)题材:历史、神怪、公案、言情小说(3)主要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三、文学艺术2、戏曲(1)四大声腔的形成与昆曲的兴盛弋阳腔——形成于江西弋阳,特点是“其节以鼓,其调喧”;海盐腔——形成于浙江海盐,特点是“体局静好,柔婉细致”,属于无管弦伴奏的“徒歌”;余姚腔——形成于浙江余姚,特点是“俚词肤曲,杂白混唱,犹谓以言代歌”;昆山腔——形成于江苏昆山、太仓一带,特点是“静好”,多“以笛、管、笙、琶,按节而唱”。汤显祖与《牡丹亭》四、由俭入奢:明代社会生活1、越礼逾制的明代社会风尚衣:色彩艳丽,款式奇异,质地考究。鞋:“其跟益务为浅薄,至拖曳而后成步,其色在红紫黄绿亡所不有”食:尚精尚繁,“寻常宴会,水陆华陈,或觅远方珍品,以求相胜”住:“嘉靖末年,海内晏然,士大夫富厚者以治园林”行:“国初,进士皆步行,后稍骑驴,成化时始骑马,弘治、正德间,皆乘轿矣”。“优伶下贱,竟有乘轩赴演者”明代红木家具2.悖离礼教的社会观念•拜金主义盛行婚恋观念的变化,不重门第,重金钱“四民”界限的混淆与重商主义城市畸形消费—娼妓业的发达今时娼妓满天下,其大都会之地。动以千百计,其他偏州僻邑,往往有之.-------五杂俎苏州拙政园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即1509年,为御史王献臣所建。太平天国时期,为忠王府。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留园中国古代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图为留园冠云峰苏州园林-水苏州园林-径苏州园林-石苏州园林董其昌《高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