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推荐8篇】每位教师在授课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教案和课件,因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授课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是实现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手段,那么如何制定出高质量的教案和课件呢?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特别准备了“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推荐8篇】”的内容,希望大家收藏我们的网站并持续关注我们的更新!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第一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100页的例1。教学目标: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3、使学生体验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教学重点: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有多少人吗?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见课本99页的例1某地区的城乡人口统计表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见课本99页的统计图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的?3、投影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4、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5、全班汇报交流。分析:1那年城市人口数最多?那年最少?2那年乡村人口数最多?那年最少?3那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那年最少?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完成102页的做一做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第二篇】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四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及三步计算中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这些都为本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进一步为学习小数、分数混合运算做铺垫。2.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教材特点以及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中括号,以及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3.教学重难点本着课程标准,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括号。二、教法与学法1.说教法教法措施:1新旧知识的迁移,通过迁移与对比的教学方式,导出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加固和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探究新知的能力。2课堂练习中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了增添括号的练习,让学生既加深了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明确要保证计算准确就必须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作风,从而突破重难点。2.说学法学法措施:本节课我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进行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1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重视观察法、迁移法、比较法和讨论法的应用,在观察、比较和验证中帮助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自我创新和和合作探究的能力2设计针对性练习突出重点,根据反馈情况及时给与引导和补救突破重难点,使之形成技能。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旧知先组织学生观察下面两道算式120÷6+4×2,120÷(6+4)×2,说一说运算顺序,再分析运算顺序为什么不一样。【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学生回忆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体会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为接下来学习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奠定经验基础。(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先出示例题:525÷[(81-56)×3],再组织学生观察这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混合运算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新课内容。接下来组织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了解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的运算顺序,然后再试着计算结果。525÷[(81-56)×3]=525÷[____×3]=525÷____=___【设计意图】通过自学的方式让学生主动习得运算的顺序,然后再具体说说这个题目的运算顺序,这是对自学效果的及时检测。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填空的形式完成本题计算,教材把没有参与运算的部分照抄下来,只要求学生算出小括号里的得数,这样,将运算顺序和计算步骤进行适当的分解,更有利于学生在教材的引领下,按正确的顺序完成计算。2.总结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设计意图】在例题结束后应当进行适当的小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时也是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3.教学“练一练”。42×[169-(78+35)]同桌先互相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计算。【设计意图】练一练也是一道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这里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意在进一步巩固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规范书写。(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540÷3+6×2180÷(36÷12)+6540÷(3+6×2)180÷(36÷12+6)540÷[(3+6)×2]180÷[36÷(12+6)]本题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找出每组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尝试算一算,计算之后说一说结果为什么不一样,最后再总结出所有学过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即不含括号的、含有小括号的、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比较和计算,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算式中的括号对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对本单元学习的三步混合运算进行整理,系统地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2.根据要求添加合适的括号。36+24÷15-18先加、再除、后减320÷5×26-18先减、再乘、后除【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本题的设计恰巧是对运算顺序的针对性检测,与前面单纯的计算相比,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同时也为下一题解决问题奠定经验基础。3.“小好汉”剧团要购买4套女装,每套女装的上衣标价为60元,裙子标价为40元。购买男装一共花了1200元,那么用于购买男装的钱是购买女装的多少倍?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综合算式,并介绍是怎么想的。【设计意图】书上也有一题解决问题,但是没有用到括号,我们小组经过商量一致认为可以换成一道稍微简单一点的含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虽然在难度上有点拔高,但是能让学生直接体会到中括号和小括号在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时的妙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兴趣。我的说课结束了,请各位评委多提宝贵的意见,谢谢!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第三篇】教学内容:北师大出版社四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第27页的内容,介绍电子计算器,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探索一些数学规律。教学重点: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教学难点:对计算器一些功能键了解。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计算器上各种功能键,会利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四则运算,并探索一些数学规律。教具准备:实物计算器、课件。学具准备:实物计算器、网上“在线计算器”。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今天老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小小工具手掌大,不动笔来,不要纸,点点数字和符号,得数它都全知道。它是什么工具呀?你想认识他吗?(课件出示)2,教师展台展示:实物计算器。板书课题:神奇的计算工具【评析:猜谜语是学生喜欢的一项活动,他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它究竟神奇在哪呢?为后面的学习留下了悬念。】二、认识与体验计算器的各种功能键1,请问哪个学生会使用计算器,请上台来展示一下。2,学生尝试性实践活动(展台展示使用过程)。生①:()+()=()生②:()-()=()生③:()×()=()生④:()÷()=()??3、学生在尝试与评价活动中、发现与认识计算器上的各种的功能键,感受到各种功能键的魅力。①开关、清除键。②运算符号键。③数字键。④等号键⑤小数点键?【评析:学生现有的经验是最好的切入点,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在尝试计算与讨论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到各种功能键的魅力。】三、网上“在线计算器”的应用1、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性计算。1请同学们在计算器上、输入任意一个自然数7→×878→-765→×2→+20xx→-470→÷1756→()结果会怎样呢?(课件出示)2请同学们计算第一组同学早餐的价钱。(课件出示)生①:元生②:元生③:元生④元生⑤:元生⑥:元生⑦:元操作过程:输入→+→+→+→+→+→=()屏幕上呈现的15就是结果。2、教师引导学生在计算中感受一些数学规律。(课件出示)11+2+3+4+?+98+99+100=()211×11=121111×111=123211111×1111=123432111111×11111=123454321??学生在尝试计算与讨论的实践活动中获得:(课件出示)第1题:就是50个101是多少。101×50=()。第2题:积的中间位就是1的个数,如:11111×11111中间位就是5,中间位前面是1234,中间位后面就是4321。以此类推,不需要计算,就知道得数。3、巩固练习:教材第27页第3、4题。[精选范文网]【评析:网上“在线计算器”的应用,其实是老师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全班只有10个计算器,不过师生恰到好处地尝试了网上研究数学之乐趣,陶冶学生之性情,使神奇的计算工具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四、本课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使用计算器了吗?它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与快乐。同时,我们尝试了网上研究数学问题,对学习数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知道了数学起源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原本就是趣味无穷。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第四篇】一、教学内容1、亿以内数的认识。2、十进制计数法。3、亿以上数的认识。4、计算工具的认识。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1、例题的编排增加了一些衔接语,使内容更具连贯性;还注意体现学生探索学习的过程,尽量为教学提供一定的引导。2、读数、写数例题的编排更具层次性,强调分级读、写数的好处;对大数的读法、写法法则,以学生讨论、探究、填空的形式加以显示。3、增加了将一个数写成扩展式的例题。用不同形式来认识数,也为中学学习科学记数法做一定铺垫。4、将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分别安排例题教学,以避免学生将二者混淆。5、计算工具的发展原来是阅读资料,现将其作为正文,以连环画形式,配以简要的文字,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历程。随后单独介绍了算盘、计算器。6、增加了“你知道吗”的版块,在原来的基础上增至六个。主要围绕:对一亿的感知、数的分级、非位置制计数方法、记数符号的来历、位置制计数方法、计算器特殊按键的介绍等进行,丰富学生对大数的认识,充分体会阿拉伯数字的特点和十进制计数法的优势。7、新增了“整理和复习”。三、具体内容(一)亿以内数的认识1、例1:认识计数单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首先通过呈现北京市的人口数,说明学习比万大的数的必要性。然后借助计数器,利用动态拨珠的形式,在原有的计数单位的基础上,引出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并让学生初步感知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在有了计数单位后,简要说明了用数字表示数的方法,由此引出数位和数位顺序表。并让学生结合北京市人口数,利用数位顺序表进一步体会“位值”的含义。教学时应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知识迁移。由万以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