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热选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热选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热选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4、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教学时间:2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师板书:呼风唤雨,问:由这个成语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师:同学们想到的真多,是呀,呼风唤雨这个成语原意是指神仙利用法力使天刮风下雨,现在引申为巨大的能改变自然的力量。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板书)3、由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读课文。二、通读课文,了解大意1、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读课文。2、检查自读情况,学生反馈。师:好了,课文读完了,我们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到底读得怎么样?(1)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读,齐读。(2)出示填空,使学生了解课文大意。学生反馈后,齐读。三、品读课文,感悟20世纪科技的神奇魅力。过渡:看来,20世纪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世纪,人类在这100年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那么,人类真的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吗?现在就再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20世纪科技的神奇魅力吧。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参考资料,少熬夜!的?学生回答后,指出这一句是全文的中心句。出示后,全班齐读。3、学习第二自然段。(1)设问句。问: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呢?从课文中找一找。老师问,你们来回答好不好?出示设问句,问:这个疑问句与我们以前学过的疑问句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讲述什么是设问句。谁能仿照书上说一个设问句?(2)“发明”和“发现”的区别师:为什么说人类靠科学技术呼风唤雨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样一段话(出示:“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其改变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齐读。用“因为……,所以……。”来回答。比较:一百年和百万年问:“发明”和“发现”有什么区别呢?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4、学习第三自然段。过渡:正是由于人们的不断发明和发现,才使神话中的呼风唤雨变为现实。由此可见,科学技术的力量真大。那么,在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农耕社会人类的生活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默读第三自然段。(1)、学生带着问题默读。出示问题:1、“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原来指什么?说明了什么?2、今天指什么?又说明了什么?(2)、指名学生回答。(课件出示)(3)、理解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思。问:是什么让人类的愿望变成了现实?(现代科学技术)这说明人类科学技术变化的怎么样?(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书上有一句诗能说明科技的变化,你们能找出来吗?(课件出示,学生齐读。)问:你是怎么理解这首诗的意思的?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指名学生读后,全班齐读。(3)欣赏20世纪科技成就图片。文中用这句诗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变化速度快,范围广。同学们现在想不想知道20世纪到底有哪些现代科学技术?出示图片,教师结合讲解。同学们,看了20世纪的现代科学技术,你想说些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都可以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5、学习第四自然段。过渡:接下来我们看看课文中列举了哪些事例?请大家看第四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我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提示,学生合作学习。参考资料,少熬夜!(2)、小组汇报交流。顺便讲解说明方法:举例子。出示句子,学生齐读。(3)、感悟科技改变生活。师:看来大家知道的可真多,这么多的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怎么样呢?出示:“人类生活的舒适与方便,……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指名读,齐读。(板书:科学改变生活)(4)、联系实际,畅所欲言同学们,现代科学技术无处不在,让我们畅所欲言,分享交流,联系实际,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哪些舒适和方便?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现代科技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20世纪的科技成就简直是太大了。出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6、学习第五自然段。过渡:对此,人类深信不疑,同学们,请看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早在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波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问: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科学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还使人类社会的一个个梦想变成了现实,科学技术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板书:创造奇迹)四、总结全文,拓展升华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享受一个个20世纪科技成果的同时,更应该想到用新的科学技术去创造新的生活。老师相信就在你们中间一定会出现徐许许多多的科学家,用你们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改变人们生活的21世纪,有信心吗?最后老师将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最主要的是:对科学的爱好;思考问题的无限耐心;观察和搜集事实的勤勉;一种创造力和丰富的常识。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标:1、通过预习和初读,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2、采用查词典、看图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呼风唤雨、农耕社会、依赖”等词语的意思。3、感受作者“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运用,初步学习用这两种方法写现代科学技术的其他发明、发现或者其他改观。4、围绕第二自然段自主提问,并解决问题。通过“发现”和“发明”的对比学习,感受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改观。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学生向老师们介绍自己的姓名,说说自己的老家在哪里,用家乡话说一句欢迎词。一、理解课题,检查预习。1、理解“呼风唤雨”。师:请同学们看录像,看到什么说什么。参考资料,少熬夜!生:看到太空漫步、潜入深海、可视移动电话、高速火车、潜艇、飞机、火箭、互联网、机器人、视频聊天……师:这些新事物都是20世纪涌现出来的,一个世纪有多少年?生:100年。师:20世纪是从几几年到几几年?生1:1900年到1999年。生2:1901年到2000年。师:2种记法都可以。我们现在是什么世纪?生:21世纪。师:21世纪是从从几几年到几几年?生1:2000年到2099年生2:2001年到2100年。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就是——(出示课题)生:齐读《呼风唤雨的21世纪》师:介绍作者路甬祥,浙江慈溪人。2、交流、汇报预习情况。师:检查学生词语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依赖、哲学家、远洋船舶、农耕社会、潜入深海、出乎意料、呼风唤雨)生:自读词语。师:请学生读词语,要求读正确。生1:读词。师:21世纪是从从几几年到几几年?生1:2000年到2099年生2:2001年到2100年。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就是——(出示课题)生:齐读《呼风唤雨的21世纪》师:介绍作者路甬祥,浙江慈溪人。2、交流、汇报预习情况。师:检查学生词语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依赖、哲学家、远洋船舶、农耕社会、潜入深海、出乎意料、呼风唤雨)生:自读词语。师:请学生读词语,要求读正确。生1:读词。师:读得认真,有一个音读错了,纠正:不是“海航船舶”而是“远洋船舶”。生2:读词。师:纠正“潜入深海”的“潜”的读音qián,是第二声。(示范板书:潜qián)生:齐读“潜入深海潜。师:哪个词语的意思你知道?也可以猜一猜。生1:我猜“依赖”的意思是依靠。(你猜的真对)生2:“远洋船舶”的意思是在大海里航行的船只。生3:“潜入海底”就是深入到海的最深处。生4:“呼风唤雨”古时候是指神仙的本事。师:有一个词离我们的生活较远:“农耕社会”。出示图参考资料,少熬夜!片,介绍农耕社会的情况。生:齐读词语。二、再读课文,学习质疑。围绕第二自然段为例提问。师:(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朗读。出示第二自然段。师生一问一答朗读。(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师:发现了什么?生:这是设问句,自问自答。师:设问句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同学们以后写作时也可以用。预习时大部分同学都提到了这个问题:为什么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在板书的课题旁打?)今天我们就围绕解决同学们的问题来展开学习。师:请同学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生1:读第二自然段。二、再读课文,学习质疑。围绕第二自然段为例提问。师:(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朗读。出示第二自然段。师生一问一答朗读。(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师:发现了什么?师:你能围绕第二自然段提问题吗?生1:这些发明和发现指的是哪些呢?(板书:发明发现?)生2:人们的生活为什么会改观呢?(改观在哪里?)(板书:改观?)生3:为什么20世纪的发明发现要比上百万年的发明发现的综总和还要多?师:这个问题我们马上就能回答。生:读设问句,是20世纪的科学技术。师:我们的问题都集中在发明、发现、改观这三个关键词。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书上的冒泡,请学生读一读冒泡里的问题?(课件出示)生读:“发明”和“发现”有什么不同?三、解决问题,感悟写法。师:“发明”和“发现”有哪些呢?找一找。生:读第四自然段。(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师:哪些是“发明”?哪些是“发现”?生:“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参考资料,少熬夜!是发现;“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是发明。师:为什么这么分?生:……师:(课件出示词典里两个词的解释。)生:读解释。(发现:利用科学技术,经过探索发现,看到或找到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师:(课件出示两句例句。)生:选词填空(发明、发现)。师:同学们都会用这两个词了,请男生读发现的句子,女生读发明的句子。生:男女生合作读。师:作者把发明和发现写出来,有什么特点?生1:举例子。(板书)生2:并列句式。师:齐读句子,把动词加重,体会到什么?生:齐读句子。师:作者用词的精妙,读起来朗朗上口。(板书:精妙)生:齐读这句话。师:除了课文上介绍的发明发现,20世纪还有其他的发明和发现吗?生1:电脑。生2:空调。生3:霓虹灯。生4:试管婴儿。生:……师:同学们搜集的可真多,老师也在课外搜集了一些,请同学们读一读。课件出示:20世纪的发现:放射线、维生素、青霉素、激光、dna、太阳风……20世纪的发明:计算机、核武器、人造卫星、空调、洗衣机、霓虹灯、冰箱、立体电影、数字音乐、无线电、塑料、石英钟、拉链、圆珠笔……师:读都要读这么久,那么是不是读完这些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就完了吗?生:不是。师:为什么?生:省略号。师:请同学们仿照课文说一说一两种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生:达不到要求。师:课件出示词语帮助同学说。(普及、制造、发射、使用、开启、欣赏)生1:20世纪,人们发明了电脑,开启电电子、脑,就可参考资料,少熬夜!以欣赏到音乐。生2、3、4:……师:那么在古时候是怎样的呢?有对比才更能体现20世纪的改观,也就是同学之前提到的问题。请同学们读3、4自然段。生:自读。师:古时候人们依赖神仙,要是老天爷不高兴了,人们就只能饿肚子甚至流离失所。师生合作读:那是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师:仅仅没有这几样东西吗?生:不是的。师:学着作者的样子说一说。生1:那时没有电影,没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