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精编说课稿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数学精编说课稿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数学精编说课稿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学数学说课稿【第一篇】说教材及学情:我授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节的内容《认识几分之一》。这部分教材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感知几分之一,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分数,教材提供了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意义,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几分之一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打下基础。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关系,学生对于一些简单的整数知识已经有了一定认识,可是“分数“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未知数。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平均分的方法和经验,对于轴对称图形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对折后两部分大小是相等的。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组织有效的活动,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交流中提高。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2、经历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分数产生的意义。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增加学生的数学情感。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发认知冲突。(分月饼)二、探索交流,形成概念。1、初步认识二分之一。(1)只有一个月饼,想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应该分多少呢?(2)这一份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那一份呢?(3)学着写一写、读一读(4)下面哪些图形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为什么?2、认识四分之一3、动手操作,深化认识折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三、巩固练习。1、教材93页做一做1题。2、读一读、写一写3、读分数,说含义四、拓展练习。参考资料,少熬夜!1、下图涂色部分能用分数四分之一表示吗?2、比比你的眼力。五、总结。说设计理念:1、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初识分数想让学生喜欢数学,必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感觉数学好玩,由学生身边的生活,创设问题情景,增强他们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联系生活中初步感知分数的含义。2、活动延伸,触类旁通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于分数的再次认识,感知平均分的含义。动手操作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分数的含义。3、及时总结练习,巩固新知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新知。练习题的内容在联系本课新学的基础上,适当延伸,提高了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小学数学说课稿【第二篇】一、说课资料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2~14页《平均分》二、教材简析除法是本册教学的重点资料,它的含义又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所以平均分这部分知识就充分显示出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教材安排了两教时,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包括以下几层资料:(1)例1经过主题图创设情境,由“每份分得同样多”引出平均分的含义。(2)经过例2、例3,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例2是已知总数和份数的等份除,例3是已知总数和每份数的包含除。本课时的教学资料是例1、例2。经过平均分的学习,为学生学习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从而顺利地理解除法含义。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以上教学资料的特点,本课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如下:1、让学生经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构成平均分的表象。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钟方法。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本事。3、在实践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含义的基础上,所以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出“平均分”的含义,构成表象。而两年级学生的思维完整性还不够,所以本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种方法,为除法的认识和计算作准备。而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始终在生活参考资料,少熬夜!情境中学习探究,并经过动手操作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构成清晰的表象。三、教学设想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时我意图体现如下教法:1、采用主题式教学,以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进取性;2、经过多次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的建模过程。3、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习的设计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即:1、让学生始终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2、经过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在各种形式与资料的分一分活动中体验平均分的特点和方法。3、练习的设计注重学生问题解决本事的培养,基础的问题解决在新授后同步完成;综合的实践应用放在课尾,以开放生动的形式加以呈现。鉴于以上教学法的设想,我在备课时对教材资料做了自我适当的处理,并试图用以下一个教学流程来展示我的教学:1、经过分配奖品的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分配方法上感受平均分和不平均分各自的作用,同时初步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含义。2、经过小组合作平均分配礼物,在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会用简洁而完整的话叙述平均分的结果。3、经过确定练习,巩固平均分的特点,引导学生按要求平均分,并能把不平均分变成平均分。4、再次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用不一样的方法平均分,并在汇报交流时,进行分法的优化,渗透除法的计算。5、开放创新的综合练习:“我是小小设计师”,经过学生感兴趣的“为演出服选择纽扣式样和数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平均分知识灵活创新地解决实际问题,并为下节课包含除作准备;同时,能在最终的结果中发现“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小(大),商就越大(小)”的除法规律,并注重学生审美意识和统筹安排本事的培养。四、教学实施备课时的教学理念、教学意图必须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经过学生动态表现的综合分析才有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开展对本课教学时我分以下几个步骤努力实施我的备课精神:(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谈话创设情境:小朋友,我们庄市小学的活动可丰富啦,在刚刚结束的语文知识竞赛当中,XX班的XX、XX、XX分别取得了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学校准备了6本精美的参考资料,少熬夜!笔记本奖励给这三个小朋友,你觉得怎样分比较好呢?(学生自由发言)(2)这三个小朋友十分聪明,在数学测验当中她们又获得了并列第一名,还是6本笔记本作为奖品,这次你会怎样分?(3)比较这两种不一样的分法,你发现什么?到小组里说一说吧。(4)小结:是呀,像第二次每个小朋友分得同样多,这样的分法叫做什么?(平均分)(5)第二次你们为什么平均分呢?(因为他们名次相同)第一次是平均分吗?为什么这样分?(6)师:是的,在生活中有时需要平均分,有时却不需要平均分。此刻这三个小朋友想把6要笔记本送给结对的两个小伙伴,怎样分比较好?(每个小朋友都分3本)(7)这种分法叫什么?那么我们能够这么说:把6本笔记本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3本。谁能这样说一说?自我说一遍吧。(8)6本本子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2个)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我们也能够看作平均分成2份,每个小朋友分到几本?(3本)能够说每份都是3本。说明每份分得怎样样?(同样多)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二)实践操作,体验平均分的过程1、创设情境新学期,XX小学的爱心小火苗行动开始了!每个小组也把准备好的奖品送给你们组结对的小朋友吧。看看你们组的学习用品是什么?共有几件?要求平均分给几个结对的小朋友?2、小组合作,分一分,说一说,并把结果填在纸上汇报;媒体任意出示下头几句话:把4个铅笔盒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个。把12块橡皮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个。把8把尺子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把。把10本本子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本。3、同步练习,巩固平均分的特点寒假里,XXX家来了几个结对的小朋友,他拿出了好多好吃的招待他们。想一想,是平均分吗?为什么?(1)10个香蕉:4、6(2)12个面包:3、3、3、3(3)8盒年奶:3、3、2(4)把八块巧克力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谁分的对呢?参考资料,少熬夜!(书上16面第二题。用手势表示)师:第三种第份分得的同样多,为什么不对呢?(要求是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它是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份数和份数搞错了。)那你觉得在平均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要看清分的份数,再看看每份是不是同样多)(三)进一步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探究多种方法1、师:我们学校也准备了一些图书要送给手拉手兄弟班级呢。15本书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本?你们会怎样分?小组合作分一分吧。2、汇报结果(学生可能有不一样的方法,但聪明的学生就会在平均分的时候,用上乘法口诀来帮忙,为学习除法作了准备)3、每人动手分一分低年级的小朋友制作了许多贺卡,一共有九张,平均分给三个手拉手班级,每个班分到几张,选你喜欢的方式按要求分一分,并说一说分的结果。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么分?4、想一想,说出分的结果大队部还准备了12个书包,平均分给期望小学4个班,每班分到()个(四)全课总结(五)再次体验,拓展思维1、创设情境,提出活动要求六一节的时候,我们要和结对的小朋友同台表演呢。学校设计了一些演出服(出现5种式样的衣服,)少了些什么?一齐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小组合作为这些漂亮的衣服配上纽扣吧。先听清楚教师的要求:每组都有12粒纽扣,平均钉在一种式样的衣服上,每次要分完哦,你们想平均钉在几件衣服上,试一试摆一摆,并把结果填在练习纸上。2、学生汇报,媒体出示结果12钉在(1)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12)粒。12钉在(2)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6)粒。12钉在(3)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4)粒。12钉在(4)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3)粒。12钉在(6)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2)粒。12钉在(12)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1)粒。问:仔细观察结果记录,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明白为什么钉的件数越多,平均每件的纽扣数就越少呢?(总数不变)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案,选出你们觉得最适合这件衣服漂亮的配法,将纽扣粘在真正的样品上。完成的小组,就一来将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吧!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数学说课稿【第三篇】一、说教材教材分析课程标准把空间图形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实践内容。认识图形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认识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它们的特征以及周长,还有它们的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教学目标根据上面的分析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的活动初步认识并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几种平面图形,体会“面”在“体”上,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渗透安全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会辨认这4种图形。另外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很容易将体和面混淆,所以我觉得本课难点是:体会“面”在“体”上。教学准备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选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这样更直观易懂。在教学前我为学生准备了多种立体模型以及多种平面图形的学具。还有印泥画、小棒,白纸。二、说教法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我在教学中,给它们充分的动手和表达的空间与时间,并且新课标还强调,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析与运用的过程。教学中我安排学生在摸一摸、说一说、做一做、涂一涂这些活动中来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本节课我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采用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