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与当代世界余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光明网实名博客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1商品和货币从简单的商品开始丰产不丰收美国不在乎的比较优势一块钱难倒经济学家纸币的诞生与超储备发行“坚挺”的美元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2从简单的商品开始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小孩子同样知道,要想得到与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3从简单的商品开始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而在社会劳动的联系体现为个人劳动产品的私人交换的社会制度下,这种按比例分配劳动所借以实现的形式,正是这些产品的交换价值。科学的任务正是在于阐明价值规律是如何实现的。所以,如果想一开头就“说明”一切表面上与规律矛盾的现象,那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4从简单的商品开始必须在科学之前把科学提供出来。斯密所要研究的商品,一开始就是商品资本,即以资本主义方式生产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因此,本应该先分析这个生产过程,从而分析其中包含的价值增殖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但因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前提本身又是商品流通,所以,在阐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时,就要撇开这个生产过程,事先分析商品。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5从简单的商品开始而在事物及其互相关系不是被看作固定的东西,而是被看作可变的东西的时候,它们在思想上的反映,概念,会同样发生变化和变形;我们不能把它们限定在僵硬的定义中,而是要在它们的历史的或逻辑的形成过程中来加以阐明。这也是,为什么马克思要从简单商品出发,而不是从一个在概念上和历史上都是派生的形式,即已经在资本主义下变形的商品出发。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6从简单的商品开始这里所说的简单商品,首先是指李嘉图所说的那些可以通过人的劳动增加其数量,同时竞争可以刺激它们的生产而且不会碰到任何障碍的商品。其次,它还排除了生产不同种类商品的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因此它属于存在竞争,但竞争尚不激烈,尚不普遍的资本主义生产早期的情形。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7丰产不丰收商品的首要性质是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商品对人的这种有用性构成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这种有用性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例如,教师们用茶叶泡水喝,用粉笔写字,而不会拿粉笔泡水喝,就是因为不同的商品通常具有不同的有用性。当然,西方经济学家不这样看,他们认为粉笔和茶叶对于人们的效用是抽象的,可以直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8丰产不丰收比较并互相替代,从而可以拿粉笔泡水喝。商品的第二个性质是,商品对于它的生产者或占有者不是使用价值。这是因为,要成为商品,产品必须通过交换,转到把它当作使用价值使用的人的手里,即转到通常所说的消费者手里。商品的这种可交换性形成商品的交换价值。商品在它的生产者或占有者手里只是用于交换其它使用价值的交换价值的载体,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9丰产不丰收否则它的生产者或占有者不会把它拿到市场上去卖。商品的这第二个性质反映了商品的历史和社会的属性。在商品经济出现之前,或者说在产品成为商品之前,产品是作为使用价值来生产的,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人的需要或他们所供养的人口(包括他们的家人和他们的主人,如果他们是奴隶的话)的直接需要而生产的。除少量剩余产品外,大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10丰产不丰收产品并不用于交换。这时,丰产就是丰收。因为产品越多,使用价值越多,财富也就越多。但是,在商品经济中,产品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而生产的。商品的生产者或占有者要满足自己的需要,往往需要用自己的商品去交换别人手里的不同的但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的商品。于是,问题就从能够生产出多少,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11丰产不丰收变为能够换回多少。于是,丰产与丰收开始脱离直接的联系,并产生了一个问题,商品交换的比例如何确定?会不会交换出去大量的产品却只换回来很少的其他产品,即丰产不丰收呢?西方经济学认为,商品交换的这个比例可以用商品带给人们的抽象效用来确定,比如我之所以用一个苹果换一个馒头,是因为苹果带给我的效用小于馒头带给我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12丰产不丰收效用,而苹果带给对方的效用大于馒头带给对方的效用。但是,一来,这种交换是基于不等式进行的,即便对双方都有所好处,也不能说这种交换就是公平的或等价的。因为一方得到的好处可能会远远多于另一方。二来,不同商品的效用又该谁来决定呢?单凭商品交换的当事人的意见吗?这样总会有一方受骗。而如果采用一种不取决于当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13丰产不丰收事人的效用标准,那么,交换就只能强制进行,并且每个交换者都会以为自己受骗了。更何况,生产过程的中间产品,比如铁水或钢锭,对任何人都没有直接的消费效用,它又该如何根据效用来确定与其他商品的交换比例呢?三来,现如今频频更新换代后的电脑的效用越来越大,但更新换代后的电脑的价格却越来越低,这又该如何解释呢?四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14丰产不丰收由于劳动者的贫穷,由于资本家要用最小的费用来“养活”劳动者,因而最便宜的物品使用最广,从而具有最大的效用。而在理想社会里,那些廉价但不能真正满足人们的需要的商品,将失去它们曾经具有的(较大的)效用。最重要的是,与劳动时间不同,效用根本无从计量,又怎么能作为交换的依据呢?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15丰产不丰收与西方经济学家不同,马克思注意到,商品的交换首先意味着不同的使用价值相交换。从而,商品交换关系的明显特点,正在于抽去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表现为同它们的使用价值或效用完全无关的东西。其次,商品的交换意味着劳动产品的交换。商品的不同使用价值体现了有用劳动的不同的具体形式。例如,纱和书的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16丰产不丰收同使用价值体现的是纺纱的劳动和印制的劳动在具体劳动形式上的差异。但是,与纱和书的使用价值不可以互相替代不同,人类的劳动却可以既用于纺纱,也用于印制,可以十分方便地在这两者中进行转换或配置。而且无论何种劳动,要达到一定的效果,不仅要求人们付出体力、智力即人类劳动力,而且要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付出。因此,随着商品的使用价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17丰产不丰收值的抽去,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各种商品的交换价值都同样化成这种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化成一种共同东西,各自代表这种共同东西的多量或少量,即凝结的时间量的长短。这种共同的东西就是商品的价值,它的多少就是价值量的高低。至此,各种商品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18丰产不丰收是可以交换的,并能按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即按商品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不过,这种等价交换,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了一些变化,商品不再按自己的价值量来等价(值)交换,而是按生产价格来进行等(生产)价(格)交换。但是,一方面,商品按自身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前期及此前的商品经济时代的一般规律,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19丰产不丰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一些不发达的角落里,还仍然存在着。另一方面,商品按生产价格来进行等价交换,仍然是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前提的。所有试图用其它价值理论来反对劳动价值论的西方经济学家,都没有提出过把工厂里的劳动时间缩减到每天不超过4小时的观点,也没有反对过资本家要求工人加班即延长劳动时间的主张。这再好没有地说明了,劳动时间的凝结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20丰产不丰收价值的唯一源泉。于是,在叙述经济规律时,我们首先要在简单商品的情形下讲价值量和按价值量进行的等价交换,以后我们再来分析变形了的商品和生产价格是怎么一回事。这也使得我们的论述符合历史逻辑。由于商品本身意味着交换,从而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而商品的价值量中所体现的劳动,也不是个别人的劳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21丰产不丰收而是相同的人类劳动。因此在考察商品的价值量时,我们使用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例如,在蒸汽织布机出现以后,把一定量的纱织成布所需要的劳动可能比过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22丰产不丰收少一半。那么,在蒸汽织布机普遍应用之后,尽管手工织布工人把纱织成布仍旧要用以前那样多的劳动时间,但这时他一小时的个人劳动的产品只代表半小时的社会劳动,因此价值也降到了它以前的一半。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人类劳动是指每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平均具有的简单劳动力的耗费。一个商品可能是最复杂的劳动的产品,但这个最复杂的劳动能够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23丰产不丰收折算为一定量的简单劳动,否则这个产品就不能与简单劳动生产的产品进行(等价)交换。在这里,各种劳动化为当作它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因而在他们看来,似乎是由习惯确定的。毕竟这不是他们个人能决定的。按照上面的论述,一种商品的价值同其他任何一种商品的价值的比例,就是生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24丰产不丰收产前者的必要劳动时间同生产后者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含有等量劳动或能在同样劳动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具有同样的价值量。但是,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变动而变动。而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25丰产不丰收条件等等。因此,若同一劳动量在丰产年表现为8公斤小麦,在歉产年只表现为4公斤小麦,丰产年的8公斤小麦的价值量就与歉产年的4公斤小麦的价值量相同,若其他商品的生产不受自然条件影响且劳动生产力不发生变化,那么,丰产年的8公斤小麦与歉产年的4公斤小麦在各自当年所能交换回的其他商品的数量也相同。这就是,在商品经济时代,丰产不丰收的主要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26美国不在乎的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早期是指不同的生产主体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具有不同的生产效率,比如,某甲生产葡萄酒的效率高,某乙种植谷物的效率高。于是,按照比较优势理论,他们分别去生产葡萄酒和种植谷物,然后交换他们的产品,与两人不进行交换而各自都不得不为自己生产葡萄酒和谷物相比,某甲能得到更多的谷物,某乙能得到更多的葡萄酒。后来的比较优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27美国不在乎的比较优势理论,把成本的不同也列入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低,被要求专门生产劳动力密集型的商品,以交换与发达国家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的商品。进而,为了保持比较优势而要求发展中国家压低劳动力成本即降低工人的工资,使其工人世世代代永远陷入贫困的生活中。曼昆在他的教科书中承认,日本在生产汽车上有比较优势,美国在生产食物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28美国不在乎的比较优势有比较优势。因此,日本应该生产多于自己使用需要的汽车,并把一些汽车出口到美国;美国应该生产多于自己消费需要的食物,并把一些食物出口到日本。但是,如果比较优势理论真的成立的话,为什么美国没有变成一个农业国呢?曼昆对此的解释是,每个国家都有许多具有不同利益的公民。当美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