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专题讨论发言稿样稿精选4篇【导读】这篇文档“改革开放40年专题讨论发言稿样稿精选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改革开放三十年发言稿【第一篇】忆往昔,三十年铸辉煌——谈改革开放三十年变化之经济春风化雨沐华夏,改革开放乘东风。30年的风雨历程,伟大的祖国走得艰辛;30年的沧桑巨变,大江南北沧海桑田,日新月异。成长在新时期的我们沐浴着改革的阳光,让我们一起忆往昔,享受改革开放的经济成就。改革开放为我们的祖国创造了很好的契机,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社会,祖国旧貌换新颜,这不得不提的还是深圳这个小渔村的巨变。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彼时穷破的渔村早已变身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国际化的大都市;花鼓喧天,作为包干到户的先行地,安徽凤阳小岗村,公路通达千万户;若干年前最繁华的小城镇与当今的车水马龙花团锦簇的大都市一比,更显了改革开放的优越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变动活跃,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只有1000多亿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财政“蛋糕”越做越大。从1978年1000多亿元到2007年5.1万亿元,全国财政收入30年间增长了近50倍!直至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7210亿元,比上年增加13335亿元,增长12.8%。随着我国服务业的逐步开放,服务贸易得到快速发展。服务贸易总额由1982年的43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560亿美元,25年增长约60倍,年均增长率为18.64%。世界排名仅次于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位居第五位。并且最新有关数据表明,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世界第三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30年来,进出口贸易从逆差转变为顺差,使我国从一个外汇捉襟见肘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也产生了变化。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并占据了主导地位。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拉动GDP的增长,扩大就业,为协调城乡发展,增加居民收入作出了巨大贡献。历经30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沧桑巨变。在群星闪耀的30年进程中,整个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等皆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的“中国梦”也正一步步地实现中!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并取得了骄傲的成绩,2010年,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第53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近年来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发射,新兴交通工具动车组的运行,“蛟龙号”深潜潜水器的成功试用以及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科技、军事成就。三十年的筑梦之旅,祖国一步一个脚印走向了繁荣富强,改革开放送来的春风将带领我们继续筑梦,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纪念改革开放40年座谈会发言稿:眼见为实话改革【第二篇】精品学习文档纪念改革开放40年座谈会发言稿:眼见为实话改革纪念改革开放40年座谈会发言稿:眼见为实话改革建国以来,党一直重视农业生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为三农保驾护航,农业由小农生产到现代农业机械化生产,改革开放,功不可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粮为纲,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党和群众一条心,男女老少不怕严寒酷暑,用勤劳的双手战天斗地夺高产。曾记得“双抢”时节收、插双季稻,社员们披星戴月,出大力流大汗,常常是早上一畈黄,傍晚一畈绿。辛勤的劳动,汗水浇灌使粮食产量年年增高。改革开放以来,科学种田为现代化农业指明方向。农技员为民服务到田头,国家不断创新农用机具,如插秧机、犁田机、电动打稻机等。那些年,党和政府开春一件事,大会小会以及大小报刊,均为农业生产鼓与呼,并真抓实管化肥、农药、种子具体工作,政府还为农民贷款保证生产经费。党的关怀、科学的发展,迎来连年农业大丰收,农民的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进入二十一世纪,每年中央第一号文件,多是出台涉农惠农政策,干群亲热地称为“头号文件”、“尚方宝剑”,让农业现代化的程度与日俱增。我们村近十年来,盛行农业大户流转土地生产,县内外种粮大户显身手,机械化生产热火朝天。2014年,本村党员陈哲元,在上级农业部门支持下,在本村流转2000多亩农田,耕、种、管、收、烘、精品学习文档加,全程一条龙机械化生产。已经成立了“xx县xx丰泽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吸纳324户社员入社,并带动周边900多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由于全面施展先进生产技术和现代机械的使用,其优质水稻亩产早已突破千斤关,年收成4000多吨优质稻谷,连年增产增收。合作社还增建了为农服务的配套工程项目,如精制大米加工厂、机器榨油车间等,出产的精米质量完全达标,榨油可为本身和周边村民服务。合作社还为社会农业服务,如帮远近农民烘干水稻数千吨;人机联动,帮助本镇xx村农业公司抢耕抢插数百亩。合作社2018年流转农田2800亩,目前优质水稻长势喜人。更为可喜的是,几年来,合作社培养了熟练农业工人38名,为周边农户,特别是贫困户提供了就近就业的好机遇,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到目前为止,合作社重型机械阵势庞大,已拥有旋耕机、农用汽车、插秧机、联合收割机、大型烘干机等54台套。合作社拥有资产1000多万元,其规模为xx第一家,多次获县、市、省农委表彰。2017年10月被评为“xx省农业示范合作社”,2018年5月,国家农业农村部领导来xx视察合作社,指导工作,并给予了很好的评价。总之,眼见为实,四十年改革开放,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宏图,就展现在我们身边!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理论研讨会发言稿【第三篇】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人民的精神标识就是民族的文化符号。从历史长河看,中国大地上发生过无数变法变革图强运动,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豪迈宣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复杂问题和严峻挑战,需要我们以礼敬和自豪的态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为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提供不竭精神动力。改革开放最核心的要求是解放思想。行动是打破坚冰的力量,思想是冲破束缚的先导。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的老祖宗没有讲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干过,只能靠自己去探索、去创造。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今年四川省委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推动了发展。改革开放最本质的要求是创新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发扬改革开放精神的原创版。只有敢于创新创造,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从四川广汉金鱼公社开始“包产到组、超产自留”试点,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在“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手印开始,“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大江南北、内陆高原、沿边沿疆生根开花。改革开放最根本的要求是勇于担当。改革开放既面临着尖锐性、系统性、全局性、协调性问题,又面对着比触动灵魂还难的利益重组课题。从思想观念的破冰,到利益格局的重造,再到发展方式的重塑、制度文明的涵养,改革之路从无坦途,当代中国人民迎难而上、勇担重任,敢于啃硬骨、涉险滩,闯出一片广阔新天地。改革开放最持久的要求是学习借鉴。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科学技术一日千里,只有善于学习和借鉴,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1978年上半年,中央先后派出4个考察团,分别赴港澳、东欧、日本、西欧考察学习,详实的调查报告和可行的具体建议,对改革开放决策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我们开始在更多的领域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但学习借鉴不是简单的复制或者模仿。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广泛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当中更优秀、更适合中国现代化的成果,并与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四川要“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突出南向开放,建设现代交通体系。改革开放最全面的要求是接力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需要接力奋斗,开放需要持续推进。在大踏步追赶时代的时间长廊里,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让区域发展活力与个人创造能力激荡辉映。四川要坚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5+1”万亿产业,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新时代,改革开放越是向纵深推进,越是要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坚持党的领导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把改革开放誉为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给党的建立和党的领导赋予了极其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十分崇高的历史使命意识。近代以来,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一大批仁人志士探索中国问题出路均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在危急情势下应运而生,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站在了团结引领中国人民改天换地的时代潮头。实践充分证明,因为历史和人民选择了党的领导,今天的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民族复兴伟大目标;时代还将证明,新征程必然呼唤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作用也必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伟业中得到有力展现。习近平总书记用“九个必须坚持”总结阐释改革开放40年宝贵经验,其中把“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摆在第一位。党中央反复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具有十分深刻的时代内涵和现实针对性,是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科学深化和实践指导。从领导本质层面看,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实现党的长期执政的根本要求。党的领导不同于领导学意义上的一般化领导,带有鲜明的政治特征和执政属性。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立志于长期执政、事实上长期执政、有能力实现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其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党必然要坚定追求跳出历史周期率、着眼于长期执政而实现全面领导,同时要积极应对“四大挑战”和化解“四种危险”,着眼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而实现坚强领导。从领导属性层面看,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首先是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从领导范围层面看,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关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的全覆盖。必须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的核心要求。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正因为始终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有力应变局、平**、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越来越明确、信心越来越坚定。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对党章的遵从。党章是党内的根本大法,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关键在践行“两个维护”。“两个维护”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实践中形成的重大政治成果,也是一条宝贵政治经验,体现了全党在革命性锻造和重塑中形成的普遍共识和共同意志,展示了维护对象的内在一致性及其与党的根本宗旨的逻辑一致性,是新时代对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科学运用和成果结晶。要在深刻理解“两个维护”极端重要性和深刻内涵的基础上,用实际行动坚定践行好“两个维护”。在新的征程中,必定还会面临各种风险挑战,党始终是化危为机、转危为安的主心骨,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