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读书心得【汇集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资本论读书心得【汇集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资本论读书心得【汇集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资本论读后感【第一篇】最近读了资本论缩译版的第一卷。资本论在中国的地位不言而喻。偶然间听别人说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读过资本论还叫共产党员吗,而且资本论最好是看德文版的,因为德文——英文——中文,这当中有着大量精髓的流失,并且翻译学家或多或少都加入了自己的见解。但是鉴于本人能力与精力有限,也不必像老夫子那样求甚解,所以选择了一本中文缩译版。其中几点令我印象颇深。工作日有一个最高极限。这个最高极限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是生理界限:工人每天必须有一部分时间用来休息、睡觉、吃饭、盥洗、穿衣等,以满足身体的其他需要;第二是道德的界限,既社会界限。工人必须有一定的学习文化、照顾家庭以及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以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但机器消灭了工作日的一切道德界限和自然界限。机器本来是缩短劳动时间的最有利手段,但在此时,却成了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最可靠手段。计时工资是用直接的劳动持续时间来计算;计件工资用间接通过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来计算。其中计件工资是资本家克扣工资和进行欺诈的最丰富的源泉,是资本家最适合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工资形式。资本的积累,一方面使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另一方面则是相对过剩人口大量存在,从而扩大品贫富差距。而越来越多相对过剩人口对在业人员造成极大的压力,迫使在业人员不得不过度劳动和忍受资本家的摆布。发达的生产力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私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同事实上已经在社会生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化为社会公有制比较起来,社会公有制自然是一个长久的多,艰苦的多,困难的多的过程。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少数掠夺者剥夺人民群众,而社会公有制则是人民群众剥夺少数掠夺者。《共产党宣言》最后呼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不可否认,资本论是站在无产者的角度上的。亚当斯密,凯恩斯,马尔萨斯等经济学家则站在资本家角度上的。而且当代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通过各种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社会福利系统来弱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现在你存在以下问题吗?你的工作日超过了生理界限+道德界限的时间吗?你的工资形式是计件工资吗(“跟项目走”或者叫“多劳多得”)?参考资料,少熬夜!中国不是资本主义国家,但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究竟为何?资本主义社会是这样的,那社会主义社会又是怎样的?没有读过《国富论》不懂资本主义,没有读过《资本论》不懂社会主义。看来对于《资本论》后两卷还是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稻子qo162014-10-20相关问题20xx-10-062014-10-222014-12-162014-10-132014-10-27其他回答工作日有一个最高极限。这个最高极限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是生理界限:工人每天必须有一部分时间用来休息、睡觉、吃饭、盥洗、穿衣等,以满足身体的其他需要;第二是道德的界限,既社会界限。工人必须有一定的学习文化、照顾家庭以及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以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绝命天堂20xx-10-21工作日有一个最高极限。这个最高极限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是生理界限:工人每天必须有一部分时间用来休息、睡觉、吃饭、盥洗、穿衣等,以满足身体的其他需要;第二是道德的界限,既社会界限。工人必须有一定的学习文化、照顾家庭以及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以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绝命天堂20xx-10-21《资本论》读后感【第二篇】生产的实现必须有两个必要因素既:劳动力资源运营体系与生产资料运营体系。现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分析一下维持劳动力资源运行的必要条件。横向分析满足劳动力资源平稳运行的条件为,经济体系必须为劳动者提供:吃、穿、住、用、行、教育、娱乐和安全保障所需的必要物质条件。纵向分析为,经济体系必须同时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或者第五代劳动者提供上述物质条件。(因为以人的寿命分析,一般一个家庭最多只能同时历经五代)。维持生产资料运营的体系,横向分析为:技术、能源、矿产和设备,纵向分析为持续的技术革命与设备更新。市场化经济体系下,资本追逐利润在劳动力资源运营体系上的表现为,不断在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压缩劳动者吃、穿、住、用、行、教育、娱乐和安全保障的空间,同时对满足上诉要求的物质供应体系实现分层,直到挑战整个经济运营体系容忍度的底线,这个过程绝大部分体现出来的是资本的负能量。市场化经济体系下,资本追逐利润在生产资料层面上的表现为,通过技术革命不断提高设备对能源、矿产的利用效率,并为生产出满足劳动力资源运营体系所需的最终产品。这一过程资本所表现的大部分是正能量。生产过程生产出的最终产品都是为了满足不同阶层劳动者所需的吃、穿、住、用、行、教育、娱乐和安全所需的物质产品,并在市场上完成交易,并由此形成了一个满足不同阶层劳动者所需的成体系,分层次的产品结构。这个产品结构能够反映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营结构,但由于参考资料,少熬夜!生产过程中财富、社会资源分配结构的不合理,最终会导致经济体系出现一个不合理的结构比例关系。这一过程中,资本通过对土地的控制导致劳动力资源运营体系的结构失衡,通过对能源、矿产的控制导致生产资料运营体系出现失衡,并最终导致整个结构出现畸形,因为这些不可再生资源是不能够通过技术创新生产出来的,因此它不适用于市场的供需与价格曲线体系,但是西方的权贵阶层特别是金融权贵阶层却硬将这三个因素纳入到其金融体系中,并通过金融体系控制经济运营体系各个方面,最终导致整个经济结构与产品结构出现畸形。从另外一个层面分析,或许这是由于资本获得利润通过挤压劳动力资源运营体系来的更加高效,而通过技术革命与设备更新提高对能源、矿产的利用效率却来的更加艰难与缓慢。也正是这一点,资本的负能量总是比资本的正能量来的凶猛与不可控制,并最终导致整个体系变形与崩溃。而这种崩溃的最初起源或许就在我们一系列的生产过程中,源自于我们的土地市场,源自于我们的金融体系,源自于我们企业运营的规则与法律,源自于我们经济运营体系中一系列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和财富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基础之上。或许我们解决大的经济问题,结构性的经济问题,最核心与最根本的内核就在我们平时漫不经心的,或者已经完全习惯了的思维方式之中。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合理,同样习惯的规则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合理。资本论优秀读后感【第三篇】消费升级关键一:建立“知的资本”认知的能力看到本书时,相信你跟我一样,对书名也有一点疑惑,究竟什么是“知的资本论”?让我们先回到消费升级的概念里。实际上,日本的经济发展,也经历过消费结构升级的变化。增田宗昭称之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物质大匮乏时期。“商品的价值就在于它本身,所以只要是商品就能卖出去。”听见这样的描述感觉很亲切,作为八十年代生人的我们,对这样的生活似乎还有一些印象。常常听父母讲,那时候去商场买一双上海皮鞋厂生产的皮鞋,可是不得了的事情,掏钱买东西还要看营业员脸色。买家电也一样,经常断货,排队、有时候需要等候三五十天,才能把一台电视买回家。第二阶段,物质大满足时期。“已经不再是只要是商品什么都能卖的田园牧歌般的时代了。价值的中心由商品本身转移到了选择商品的场所,即平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实有一点像中国目前消费社会的情状。传统百货遭遇巨大挑战,不正是因为电商平台、购物中心的涌现吗?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迁移完成,为顾客创造更大价值的平台受益更多。第三阶段,个性化消费时期。“人们的消费活动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单纯地提供平台已经无法再增大顾客价值。”从国家层面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去库存化,简单理解就参考资料,少熬夜!是市场供大于求,而企业应该需要思考合理、健康、持续地拉动内需。阿里集团的研究院早年便提出C2B的商业范式,最近总参谋长曾鸣先生,又提供了S2B的思路。本质上,都是对物质大满足之后,企业层面应对供给侧改革、去库存化的落地思路。增田宗昭认为日本消费社会正处于第三阶段,需要“知的资本”来解决企业目前遇到的问题。这里的“知”就是一种提案的能力,一种设计的能力,“将头脑中的理念和想法付诸形状,呈现在顾客面前的作业。”包括不体现在财务报表上的,有行业经验的门店店员、有审美能力的策划人员等等。他在书中表达了对传统企业运营的担忧,他认为在消费升级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财务资本在前两个阶段非常重要,可是消费社会发生变化,企业的基础也必须跟随变化。“知的资本储备量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资本论》读后感【第四篇】经过两个月时间的攻读,总算是把资本论第一卷给看完了。本来文章标题想用“悲惨世界”来命名,又觉得如果只关注资本论中悲观凄惨的社会现实的描述的话,那必然属于管中窥豹,没有高度了。综合来说,资本论第一卷包含了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的生产理论、制造业及工业的规模发展理论、资本的原始积累理论等内容。其核心从个人理解而言主要是三个方面,其一,提出了价值是由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的劳动价值理论,并延展出来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其二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也就是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所有的历史进步都是基于劳动创造,但劳动能创造的价值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有给劳动也就是与工资和劳动报酬对应的价值,还有一部分是无给劳动,就是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的享有者是资本家。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来源于资本对劳动剩余价值的持续永无止境的剥削。其三提出了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会促使劳动价值及剩余价值同比例提高,在制造业领域,会出现劳动的相对过剩,同时也会因为剩余价值对资本的贡献日益增大,小资本逐步会转化为大资本,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小资本家也会由于竞争的关系导致被大资本家剥削而最终成为无产者,生产的规模效应会日益提高,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贫富差距会逐步拉大,当无产阶级穷苦到无法维持必要生计时,资产阶级将面临暴动、革命甚至战争等打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现象,届时无产阶级将从被剥削者转变为剥削者,而资本家必将消亡。以上三个内容可以说是资本论第一卷的最主要的内容,在接近70万字的著作中,马克思可以说用了大量的篇幅研究了19世纪及18世纪英格兰的社会发展状况,包括人口数量、就业人口数量、制造业规模化现象等。而且资本论中,大量引用了包括亚当斯密《国富论》、李嘉图《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马尔萨斯的《人口学原理》等当时研究经济的各类著作及学说,参考资料,少熬夜!也包括大量登载于报纸上的与人口变化、经济发展相关的文献,可以说马克思的资本论是集各种经济理论于一体,并引导出马克思自己的经济学主张的一本经典著作。看完资本论,可以说对马克思的认真负责的学术研究精神,学识广博且对真理孜孜以求的精神无比的尊敬和佩服。而且因为在看《资本论》前,先看了《国富论》,所以在理解上也更有心得,从资本论中可以看到,马克思本人对亚当斯密的许多经济学观点还是认同的,包括劳动价值理论,包括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理论,包括分工可以实现生产力提高等。除亚当斯密外,他对其余经济学家,都表达了明显的批评和不认可。如果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资本论第一卷可以认真研读并可以重复研读,但也必须客观指出,《资本论》在经济学领域所犯的三个明显错误。其一是马克思讲社会发展及经济增长集中于商品生产这一环节,并没有关注非商品生产的服务业和其余产业,并且在第一卷中,故意弱化了国家及政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单纯的将生产关系归纳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存在明显的片面性。从经济发展的角度,马克思没有认真研究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人的需求演变,没有思考需求的变化如何影响生产,而是单方面的从生产端研究经济,这是不全面的。其二是在生产研究领域,由于马克思提出的劳动价值理论存在理论缺陷,也就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不可获得和无法计量性,导致马克思在延展剩余价值理论时,总让人感觉有自圆其说之感,而且马克思自己也承认,伴随生产力的提高,凝集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会有差异和变化的,这就导致价值的不稳定性,影响了剩余价值的理论贡献。同时更为严重的时,由于马克思将价值贡献只集中在人类劳动这一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