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人力资本定价机制探讨作者:李婷婷学位授予单位:大连交通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张仁德.ZhangRende人力资本与企业家持股研究-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是生产力和经济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间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转化的关键是利润的取得.现代企业里的人力资本包括两类,即一般人力资本和特殊人力资本,二者有着显著的区别:一般人力资本的知识含量和投资均少于特殊人力资本,且二者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及贡献不同.正因为这些区别的存在,对二者的持股不能同等对待.我们应在借鉴西方国家实行企业家持股制度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我国完善的企业家持股制度.而这一制度的建立,是对古典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状况在更高基础上的恢复.2.学位论文罗朝阳基于企业成长视角以经营型人力资本为枢纽的企业家成长机理研究——兼以中国几位典型企业家成长为例2008企业家成长与企业成长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过程。因此,对企业家成长规律的探索离不开企业成长的微观环境。本文基于企业成长的视角,以经营型人力资本为枢纽,从企业家成长内在本质与外在表现、企业家成长动力、企业家成长方式和企业家成长限制因素四个方面对企业家成长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第一,基于企业成长的企业家成长内在本质是经营型人力资本的更新或增值,而企业家成长外在表现为企业家任期和职业生涯的生命周期特征。实际上,企业家成长的生命周期特征是经营型人力资本更新阶段特征的外在表现。第二,基于企业成长的企业家成长动力来自内外两个方面。内在动力来自经营型人力资本的自我增值功能,外在动力主要来自企业成长的外在压力,即其它类型人力资本增值的要求。第三,基于企业成长的企业家成长主要方式是企业家学习。企业家学习过程包括三个要素:(1)现有的知识平台;(2)获取信息和经验的过程;(3)将信息和经验转化为新知识的方式。个体在获取信息与转化信息方式上存在的差异被称为“学习不对称”,“学习不对称”影响经营型人力资本更新的效率。第四,基于企业成长的企业家成长会受到“级差人力”、经营型人力资本增值功能关闭和经营型人力资本三维度发展失衡等因素的限制。首先,“级差人力”的存在会影响企业家成长的潜在可能;其次,经营型人力资本自我增值功能关闭将使经营型人力资本同质化为其它类型人力资本;第三,经营型人力资本任一维度的过度发展或被忽略都会影响经营型人力资本的整体价值,增加企业家成长的风险。本文最后分析了三个典型中国企业家的成长案例,三个案例从不同的角度支持或验证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因此,本研究的相关结论将对实践中的企业成长和企业家成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期刊论文王刚企业家的企业——从异质型人力资本理论看企业与企业家的关系-云南社会科学2000,(2)在企业与企业家的关系上,是企业家创造了企业.企业本质上是企业家异质型人力资本主导的组织.在异质型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企业与企业家的关系表现出三个方面的性质:变迁的次序性、企业家主导性与适应的局限性.4.期刊论文赵曙明.彭纪生企业家特殊人力资本的形成、产权归属与企业家年薪制-生产力研究2001,(5)本文在肯定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制度的不合理是国企难以脱困的重要原因之一的前提下,联系国外大幅提高经理阶层收入的实践以及对此的理论解释,在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内涵进行基本界定之后,提出企业家特殊人力资本的形成,最主要的是取决于个人在实践中的勤奋努力,其产权应主要归于他们个人.基于这种认识,本文认为现阶段中国在国企经营者中推行与绩效挂钩的年薪制,提高业绩突出者的收入,应该视之为他们以其在产权意义上所拥有的特殊人力资本参与分配所得,是根据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原则的具体运用,是个体价值的复归,正当、合理也必须实施.5.学位论文李伟平企业家的企业——完全人力资本合约模型2005自从科斯突破了新古典微观经济关于企业“黑箱”的假设以后,现代企业理论发展迅速,企业理论研究的焦点包括企业与市场的边界、企业的激励制度设计、企业所有权的安排等。人本经济学是经济学应有的状态,随着经济学对研究主体的复位以及对企业理论研究的深入,企业的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权力安排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企业的人力资本已经纳入到企业合约理论的分析框架,承认企业的人力资本是企业合约的签约一方。并且区分了企业中的人力资本,包括企业家人力资本生产者人力资本的区别,专有性与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区别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认识到企业家的作用。但企业家理论尚未进入主流的企业理论分析框架,企业理论研究更是忽视了企业中生产者人力资本的作用,忽视了生产者与企业家之间的转化,丁栋虹(1998)将企业家异质性的人力资本视为制度的产物,异质型人力资本的外生于企业。他对异质型人力资本的来源问题没有很好的解释。但这一问题对于我们理解企业的本质,合理的安排企业权力及设计合理的企业制度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研究企业内各种人力资本的权力安排,不同人力资本之间的转化问题意义重大。本文在企业契约理论的分析框架内,力图说明企业是由参与企业的企业家和生产者人力资本构成的契约联结。在重新定义企业家人力资本和生产者人力资本的基础上,以知识的默会性和知识学习规律为切入点,探究企业家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重新认识企业家的价值。通过对生产者人力资本积累过程的分析,即生产者人力资本向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转化过程的分析,构建一个非合作博弈模型来说明企业参与各方的权力安排。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评述企业契约理论的发展引出问题,界定企业家人力资本和生产者人力资本的概念,认为企业家是企业中拥有的专有知识的人力资本所有者,生产者人力资本是掌握普通知识的劳动者。生产者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所获得的用来产生未来社会平均收益的知识、技术、能力等因素之和。从人力资本创造价值、人力资本承担企业风险、人力资本专用性角度论述企业是由两类人力资本构成。第二部分以对实际控制权的探究代替了对企业所有权的讨论,并阐释了企业家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企业家专有知识因其默会性而不可与其载体分离,企业家对企业家的实际控制权源自其掌握的专有知识。根据对企业控制的形式不同对企业家进行分类:管理者企业家,发明者企业家,销售者企业家,技工企业家。第三部分构建了一个简单的非合作博弈模型来解释企业的形成,说明企业家与生产者人力资本在企业形成中的谈判力,讨论企业家与生产者之间权力分布及影响因素。第四部分由知识的学习规律出发,分析了生产者人力资本向企业家人力资本转化。企业家人力资本供给与生产者人力资本积累过程两者合二为一。第五部分是对企业制度建设的启示,承认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认识并尊重学习规律,激励生产者人力资本的积累。6.会议论文程承坪论企业家声誉性人力资本2001人力资本不仅仅包含效率性人力资本,还应包含动力性人力资本和交易性人力资本.声誉性人力资本属于交易性人力资本范畴,它的功能在于节约交易费用,提高预期收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企业家声誉性人力资本发挥这种功能的基本原理,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7.学位论文刘华军企业家性质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2005在经济学的发展之中,对企业家的研究被认为是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缺口,在微观经济里是没有位置的。因此对于企业家性质的一系列基本的理论问题的研究,对于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企业家资源是经济社会中最为稀缺的资源之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家资源更为稀缺。而我国经济的发展更是迫切的需要大量的企业家。可以说企业家尤其是优秀企业家是我们“后短缺经济”时代唯一的短缺。因此,对涉及企业家性质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研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更加深入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一、在已有的企业家理论的基础之上,汲取其中的可取之处,给出了一个关于企业家的比较科学的经济学定义,即:企业家乃利润驱动型的异质型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在与其他类型的资本(所有者)进行博弈形成企业合约的过程中,能独立参与博弈,主导企业的合约形成,并拥有全部或部分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在企业的生产和运作过程中,能运用其异质型人力资本对生产要素进行组织,进行判断性决策,承担风险,并通过所创造的品牌来持续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我们在文中将从该定义出发,给出一个企业家性质的经济学解释。二、根据企业的契约理论与企业家异质型人力资本理论,企业乃是一个异质型人力资本、同质型人力资本及非人力资本的复杂合约。我们将要证明,具有异质型人力资本的人作为委托人并拥有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企业剩余索取权乃是企业委托权的最优安排。这种契约安排的结果是:具有异质型人力资本的人成为企业家,而具有同质型人力资本的人成为了工人,来接受企业家的监督。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企业也就成了企业家的企业。三、在明确了企业家是异质型人力资本的所有者的基础上,我们运用演化博弈方法,把人力资本分为同质型人力资本和异质型人力资本,采用演化博弈理论工具来分析异质型人力资本成为企业家的动态的过程。四、在对企业家性质研究的基础之上论述企业的性质。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合约的联结。人力资本理论把人力资本区分为异质型人力资本与同质型人力资本,这将有力的推动对企业性质的考察。在此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企业乃一个异质型人力资本、非异质型资本(同质型人力资本及非人力资本主要是物质资本)的演化博弈合约。我们将构建一个模型来描述他们之间是如何通过动态的或演化博弈,形成企业合约的。8.期刊论文吴小立.WuXiaoli企业家人格特质与人力资本——基于珠三角企业家的实证研究-经济问题2007,(7)在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的人格特质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人格特质与企业家人力资本具有相关性的假设.通过对珠三角企业家的研究,对假设进行检验,提出如何从人格特质的角度提高企业家人力资本.9.期刊论文丁栋虹企业家主导下的企业合约模式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2,(5)企业家是企业合约的主导因素。企业家主导下的企业合约模式研究先后经过物质资本合约模式、人力资本合约模式、交易费用合约模式和异质型人力资本合约模式等四种主导模式,从物质资本理论,经人力资本理论,向异质型人力资本理论演进与发展。而异质型人力资本合约模式,建立在人力资本合约模式与交易费用合约模式既有成果基础上,并且很好地发展了这两种模式,具有较强的当代先进性。10.学位论文丁栋虹企业的起源——从人力资本、企业家和企业合约角度对企业性质、成长与制度演进研究范式的重构2000该研究从人力资本、企业家和企业合约的角度,架构了企业性质、企业成长和制度演进的崭新分析框架,建立了以人力资本为理论基础的、以企业家为主导的、以企业合约为核心的企业理论范式.该研究还实证研究了:企业家异质型人力资本实现的制度架构及其与企业增量资产产权界定的路径、职工同质型人力资本的制度要求及其与存量资产产权界定的耦合模式、资本家的物质资本产权的制度保护及其与企业增量资产收购存量资产的路径模式、人力资本的产权制度特征及对改革范式的要求等四个方面的重要内容.该研究的主要结论是: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的核心因素;企业是企业家(异质型人力资本)、企业职工(同质型人力资本)和资本家(物质资本)的多重合约;人力资本实现为物质资本,是资本发展和企业成长的基本流程;通过期权界定企业家的异质型人力资本产权、通过股权实现企业职工同质型人力资本产权、通过个人产权保护确保资本家物质资本产权,是制度演进的历史性要求和基本内容;国有企业的本质缺陷在于人力资本产权与物质资本产权在经济发展起点与终点两极的不对称,制度演进的关键在于企业人力资本产权显性化,同时,促进企业家的成长.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2b07c744-536f-40d7-aba0-9df50109d772下载时间:2010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