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年金基金的投资组合:理论、模型与实践李曜(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上海200433)摘要:企业年金在我国处于变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未来巨量资金的投资组合问题值得关注。本文回顾了西方养老基金投资领域的研究文献,无论是税收套利模型还是对养老金收益担保公司的看跌期权模型,都不能解释现实。国际经验研究表明,企业年金的投资组合和发起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收益率有密切关系。本文提出了一个考虑发起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回报率之后的年金组合理论模型,分析了当前我国行业年金、地方企业年金以及保险公司经办年金等三类年金的投资组合情况,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关键词:企业年金;投资组合;理论模型;海外养老金投资作者简介:李曜,经济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司金融与投资理论。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Theinvestmentofcorporatepensionfund:theory,modelandpracticeAbstract:China’scorporatepensionfundisatthecrucialstageoftransformanddevelopment.Theinvestmentofsuchahugefundneedspre-research.Thepaperreviewsthewesternliteratureonpensionfundinvestment.Whetherthetheoreticaltaxarbitragemodelortheput-to-PBGCmodelcannotbeappliedinthepractice.Theempiricalstudyindicatesthattheaffinityexistsbetweenthecashflowreturnofcompanyanditspension’sportfolio.Theauthoradvocatesapensionportfoliomodelinspiredbysuchanaffinity.AtlastthepaperanalysesthepresentinvestmentofthreepatternsofChina’spensionsmanagedbytheindustry,thelocalauthority,andtheinsurancecompany.Theauthorgivespolicysuggestionsinconclusion.2004年以来至今,一系列企业年金法规制度以前所未有的密度出台,为我国企业年金的长足发展夯实了制度基础,将我国企业年金推入了一个全新时代。2005年8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获得37个年金基金管理资格的29家机构,年金正式具备了开展市场化运作的条件。按照企业年金规模占GDP的比例估计,2012、2020、2030年分别可以达到10%、15%和20%,具体规模分别为1.5万亿元、5.8万亿元和14.5万亿元。[1]因此,在市场前景广阔、法规政策引导、相关机构齐备的新形势下,我国年金基金的投资成为一个非常现实和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拟总结西方年金基金投资的理论以及实践经验,为我国年金的投资提供借鉴。年金投资组合的理论及经验研究年金基金管理中,首先需要确定基金的资产组合,西方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有两个理论模型。一个是税收套利(taxarbitrage)模型,由Black和Tepper分别提出(Black,1980;Tepper,1981),他们认为养老基金应全部投资于公司债券。理由是公司债券是所有金融工具中税负最重的,必须提供足够的收益,才能吸引纳税投资者的投资,而免税投资者持有公司债券相当于获得了“经济租金”。比如一种债券提供10%的收益率,才能吸引一个30%边际税率的纳税投资者,纳税投资者获得了7%的税后投资回报,而免税投资者则可以多获得3%的收入。税收套利模型认为养老基金法人作为免税投资者,应充分利用免税优势,获得最大利益。这一理论模型仅仅从税收角度考虑问题,在实践中,很少有养老基金完全采用这一理论。Bodie等人对美国539个企业的养老基金进行了研究(Bodie,Light,Morck,Taggart,1985),发现不到10%的基金是100%的固定收入证券组合。另一个理论模型可以称为“对养老金收益担保公司的看跌期权模型”(thePuttoPBGC)。由Sharpe,Treynor和Harrison等提出(Sharpe,1976;Treynor,1977;HarrisonandSharpe,1983),他们认为养老基金资产组合应该全部投资于股票和其他高风险的资产。原因在于美国政府的养老金收益担保公司(pensionbenefitguarantycorporation,PBGC)保证了参保企业养老基金的最终责任,在公司无法支付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时,由PBGC接管养老基金的全部资产并加上发起公司净资产市场价值的30%。这等于是公司养老计划和PBGC签订了一个看跌期权合约(putoption),当公司养老计划资不抵债时,公司就将养老计划出售给PBGC公司。在存在期权的条件下,企业就有动力将年金基金投资到风险最高的股权证券中,这样可以最大化期第2页权价值,因为即使投资失败造成养老计划损失,亏损也由PBGC承担。如果投资成功,则收益全归企业养老计划所有。这种模型的逻辑推理是强有力的,但实践中也很少有企业采用。Bodie等人的研究显示,539个企业中不足0.5%的企业养老基金完全投资于股票,基金资产中股票比例超过75%的不足5%。上述两种模型无论是从税收还是从政府成立的养老金收益担保公司出发,都是以政府政策的安排为推理起点,得出了逻辑上合理的、但却是极端的投资组合。这种理论模型和现实实践是不相符合的,现实中大部分公司都是采取混合资产构造组合。纯理论没有能解释混合资产是怎样确定的,我们不妨分析现实中年金组合构成的真实数据。经济合作组织(OECD)建立了世界主要国家的企业年金统计数据库,表1是2005年3月该组织提供的世界一些主要国家企业年金的资产组合构成。表12002年部分国家的企业年金基金的资产结构(%)国家现金与存款国债和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贷款股票房地产投资基金保险合同其他投资部分OECD国家比利时4.413.63.20.314.61.155.82.64.1加拿大4.926.60.80.828.74.232.80.01.3丹麦0.426.8400.4202.86.60.03.1德国2.341.40.025.615.86.48.10.00.4意大利9.1330.50.05.816.44.315.015.9韩国1.36.039.35.00.5–––47.8墨西哥0.285.414.40.00.00.00.00.00.0荷兰3.00.0448.137.05.00.00.02.9英国☆2.614.54.70.553.84.311.46.22.0美国10.66.57.40.333.11.124.111.25.6部分非OECD国家巴西44.214.92.23.915.96.711.60.00.6保加利亚27.862.27.00.00.22.80.00.00.0中国香港12.523.9––42.4–––21.2印度尼西亚70.90.111.90.74.16.01.30.05.0哈萨克斯坦9.748.833.7–5.0–––2.8新加坡2.796.40.00.00.00.20.00.00.7注:☆为2001年数据。来源:OECD,March2005,GlobalPensionStatisticsProject[J],FinancialMarketTrends(88):194对表1以及其他类似的宏观层面上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西方学术界主要有这样一些结论:(1)不同国家企业年金组合的不同主要是由于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不同,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企业年金较多投资于股票等权益类工具,反之,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不发达,企业年金主要投资于存款与国债。(2)无论资本市场成熟程度如何,政府债券一直是各国养老金重要的投资工具。(3)各国对企业年金投资的监管可以区分为“谨慎人原则”(prudentmanrule)与“严格比例限制原则”(quantitativeassetrestrictions)的两大范畴,谨慎人原则下的监管不做任何投资品种、比例的规定,而严格比例限制原则下的监管对基金的可投资品种、投资比例进行严格的门槛及数量限制。因此不同的养老金资产组合是和两种不同的监管原则紧密联系的。从投资的实际效果看,实施“谨慎人原则”的养老基金投资收益比限制投资比例的养老基金更具优势。另一方面,从微观层面上对企业年金的投资进行经验性实证研究,西方学者也取得了一些成果。著名的养老基金研究学者Ambachtsheer等人考察了养老基金和发起公司之间的联系(Ambachtsheer,Capelle,Scheibelhut,1998),他们的研究发现基金的资产组合和发起公司的财务状况有密切联系。不同公司的养老第3页基金有不同的资产组合。他的主要发现是:(1)收入流波动越大的企业,其养老基金持有债券越多,股票越少,这样可以抵冲日常商业经营的风险。(2)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杠杆率(包括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越高的企业,企业养老基金持有债券越多,股票越少,也是为了冲抵经营风险。(3)企业有很高的收入回报率,则采取相反策略,养老基金持有的股票较多,债券较少。Bodie等人的研究发现:如果养老基金规模较小,基金得到充足融资,并且发起公司风险较高,在这些条件下,养老基金更多的投资于债券。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西方文献研究了养老金投资于金融衍生产品的问题,认为养老基金投资金融衍生工具可得到较大的效率收益。如Boender,Oldenkamp和Vos(1997)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确定收益的养老金计划证明了这一点。Bodie和Crane(1999)采用了相似的方法,得出了确定缴款计划下的相同结果。Dert(1995)出于简化目的作了许多假设,通过分析证明了即使采用期权防止下跌风险的简单策略,也能带来可观的长期投资收益。Stapleton和Subrahmanyam(1998)研究了养老金计划进行期权交易的原因,认为养老计划和银行作期权交易,并非双方效用函数不同或对股票市场未来走势拥有不同看法,真实的原因是,养老计划未来根据指数调整的养老金负债价值的变化难以确定,其风险无法被传统金融工具所对冲,而银行因其业务性质决定所承担的风险较低。因此,西方研究文献总结出一个结论是,养老基金可以被视为期权的天生购买者,而银行是期权的天生出售者。除了对资产组合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之外,对于资产配置策略也即组合的调整问题,西方也有不少研究文献。资产配置策略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主动管理,即进行积极的市场择时(markettiming)和股票选择,由此形成的资产配置策略有投资组合保险策略(CPPI)、时间不变投资组合保险策略(TIPP)等。另一大类是被动管理,具体有买入持有(buy-and-hold)策略、恒定比例不变策略(constantmix)等。西方学者的经验研究表明,对于养老基金来说,进行主动管理、有目的的经常调整整个资产组合配置结构或者对变化的市场不作反应,都导致基金投资业绩下降(Coggin,Fabozzi,Rahman,1993;Blake,Lehman,Timmermann,2002等)。他们主张,养老基金应进行真正的被动管理,也即采用恒定比例不变策略。在实践中,由于有新的现金流入即缴纳的保险费需要在资产间进行配置、以及为满足必须的现金流出即支付养老金而卖出资产,就可以利用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带来资产配置的机会,及时进行组合的再平衡(rebalancing),使组合资产维持初始结构。在回顾了西方研究文献之后,本文从微观层面上提出一种新的企业年金投资组合理论模型,这也是受Ambachtsheer等人研究成果的启发。考虑发起企业经营业绩后的年金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