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活动方案案例【导读】这篇文档“校本教研活动方案案例”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校本教研活动实施方案1一指导思想。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以探索小学学科有效教学为目标;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突破口,以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为重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认真学习和贯彻小学教学课程标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为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及有效性,本学期教研组的研究主题为:打造高效道德课堂为目标。旨在通过课堂观摩、观点报告、交互研讨等多种形式,为教师搭建一个交流与对话的平台,共同研究解决教学问题的对策,以求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找平衡。二工作目标(一)建构科学的管理评价体系,激发教师潜能,培育优秀的教师团队,重点打造青年教师。(二)结合各科学科的特点,推进“有效课堂”的探索,进一步增强其针对性、灵活性、多样性、实效性,形成更具特色的教研品牌。(三)以开展学生丰富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工作重点(一)严格备课要求、深入学习钻研。立足《中小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处理好尊重教材和创造性使用教材之间的关系,形成个性化的设计方案,使学习过程成为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教研组按要求手写详实可行的书面教案,杜绝照抄照搬教案。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认真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反思,提高教后反思的质量。??(二)提高课堂绩效、提升教育质量。本学期各教研组将抓好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开展随堂听课,组织人员深入课堂听课、重点听年轻教师的课。市级骨干教师要上好示范课,校级骨干教师要上好优质课,其他教师上好合格课。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逐步形成“公开课”“示范课”“达标课”多元并存、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研究新思路。(三)各教研组要加强基础性知识教学有效性研究,切实提高课堂实效。针对本校的情况,如:在数学方面,在计算教学中出现不少学生对算理不理解、计算错误率偏高、计算速度大大降低的现象,显然,这不是新课程改革的本意。那么,计算教学应该如何做才能扎实而不失灵活,我们一线教师又应该如何做才能克服计算教学的弊端,从而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呢?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将围绕这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一系列教研活动。(四)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教改的热情,使教研活动规范化、专题化和制度化,提高各教研组的教研实效。?工作中重点指导和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特别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反思”、“互助”、“扶持”等形式,在教师中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通过研究,促进课改理念在教学中的运用,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四工作措施(一)加强学习与培训,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本学期将走进课堂、聚焦课堂,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各科教研组重点抓好课题研究实施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抓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和指导。坚持单周的业务学习,加强学习有关教学策略的书籍、文章和资料。通过学习、实践、反思的过程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改变教学观念,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二)加强教研备课在备课方面,这学期主要开展一些教学专题的讨论来丰富备课的内容和形式;将围绕“今天,教师应该怎样上好课”、“资源捕捉与应用”、“如何设计新课后的练习”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对“教材热点知识性问题”有争议的问题,一些易混淆的问题进行讨论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要重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集思广益。通过交流活动,以唤起教师对自身专业技能的重视。结合本学期的教研专题,围绕专着的学习、课题研究,以教材分析、说课、上课、议课为主,定时、定人、将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进行有机地结合,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继续深化学校教研之风。(四)立足课堂,深化教学改革。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攻方向,也是我们开展教研活动的最终目的。本学期将加强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研究,积极创设多种教研途径,扎实开展教研教改。1.各科集中备课,个体实施。本学期开展各科备课活动,先由一名教师主讲——分析教材,讲解教学目标、教学思路等,再组织教师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然后进行个体实施,通过上公开课——组织听课——讨论评议,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既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又体现了每位教师的教学个性,加强课堂教学研究。2.课堂调研,现场交流本学期将深入课堂听课教研,拟采用以下两种方法:①教研课:根据教研计划,教师有准备上课,上课结束后组织教学调研,反思上课效果。②汇报课:要求各位教师自定一个教学的内容,在校内上汇报课。③交流课:请校领导组和各科骨干教师来观课议课,从而引进先进教育理念,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3.抓住平时课堂教学,认真做好培优补差等工作。本学期将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培优补差重在平时的点点滴滴,有针对性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拓展,不断发现有潜力的学生,提高优秀率。加强各年级各科质量的过程管理和监控,周训练及时进行质量分析,并在教学中及时改进。使用好学校配发的各项作业,发挥练习的作用。五活动安排。九月份:1.学习贯彻落实市各科教研会精神。2.制定校本教研计划、方案。3.下达教研计划,理论学习。4.组织三年级语文教师、六年级英语教师上好示范课。5.各科学习并制定《课程纲要》。6.各科制定规范的作业批改符号。十月份:1.组织五年级数学、六年级语文教师上好示范课,进行听课、议课活动。年级教学交流会。3.组织各学科学习“316”教学模式及道德课堂高效评价表。4.组织三年级英语教师上好达标课,进行听课、议课活动。5.领导组随机听推门课。十一月:1.开展“教研”活动开放周。年级教学交流会。3.组织四年级数学、五年级语文教师上好示范课,进行听课、议课活动。4.组织四年级英语教师上好达标课,进行听课、议课活动。5.各教研组组织各科教师制定期中训练复习计划,并做好期中训练及质量分析工作。十二月:年级教学交流会。2.组织二年级数学、二年级语文教师上好优质课,进行听课、议课活动。3.组织学生举办“心算口算”比赛活动。4.组织五年级英语教师上好达标课,进行听课、议课活动5.根据各学科特点进行理论学习。6.领导组随机听推门课。一月:1.组织一年级数学、一年级语文教师上好优质课,进行听课、议课活动。2、组织三年级数学教师上好达标课,进行听课、议课活动。3.举行各学科竞赛活动。4.各教研组组织各科教师制定期末训练复习计划,并做好期末训练及质量分析工作。5.定期以中队的形式倾听学生的心声。6.进行校本教研的总结工作。校本教研活动实施方案卢店镇卢北小学校本教研活动方案2校本教研活动方案根据上级会议精神和我校期初的教学工作计划,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决定开展11月份的校本教研活动。一、教研主题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二、研究课题1、探索低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模式2、探索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三、教研目的1、人人参与,互相帮助,共同提高。2、促进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逐步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四、教研时间:11月18、19日五、教研遵循的原则开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的方向应是学生主动性、会学习、高效率学习。通过研究和分析其教学的基础环节和基本方式,针对性地进行某些教学环节的问题教研形成有效的教学基本程序和基本策略,逐步建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六、参加作课的教师:语文:陈丹丹。数学:赵秀杰七、教研准备方式11月1日提出教研课题。集体准备11月1日——5日集体备课,赵秀杰、陈丽红、姚丽珍写出数学一单元备课材料和一课时教案。陈丹丹、刘延东、赵晓光、宋丽杰写出语文一单元备课材料和一课时教案。11月8日9日集体会课会课时间下午3:00——3:3011月10日——12日重新整理思路,完善设计5月18日19日进行作课、研讨八、几点要求1、高度重视,全面准备,创造性地设计。2、参加听课人员:(1)赵云祥、高科张金荣不参加,其他教师全员参加。赵云祥负责二、三、六年级的纪律,高科负责五年级的纪律,张金荣四、一年级的纪律3、参加听课的所有教师进行“参与式”评价,填写评分表,每个人要提出优点和不足。校本教研活动方案设计3校本教研活动方案设计一、问题的提出、开展情况及本节课解决的问题1、课题提出的缘由朗读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好方法,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方式。《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要指导学生多朗读、大声读。动情的、陶醉的朗读是体悟课文思想感情的最好方式,也是获得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的最佳途径。2、课题提出的依据(1)政策依据:中国教育部2001年公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描述:“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更多直接地接触语文材料。”(2)理论依据a、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之父加德纳的论述,对朗读教学的认识应定位于:朗读教学能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b、洪镇涛在《构建“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新体系》中指出:“学语文课的根本目的是学习语言。”“学是语文能力的形式,主要靠语言实践,去听、说、读、写实践中感受语言—领悟语言,形成语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而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同时并用的思维和语言的综合活动。它不仅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之一,更是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有效途径。(3)事实依据我们对本校八年级的101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有约50﹪的学生认为每节课朗读时间约为5-10分钟(也就是把课文读完一遍的时间);约39%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能有感情地读完1篇课文;约7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朗读水平一般;而在读书的形式上,有84人次认为教师经常采用齐读的方式;有57人次认为经常采用自读的方式。学生普遍反映对现有的朗读方式不喜欢,朗读兴趣不大。从学生的问卷答案和实际的朗读能力可以看出:目前在教学中,有弱化朗读的现象,篇章教学多采用以讲代读的方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往往是囫囵吞枣。所以,我校八年级课题组提出了课题《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研究》,目的是能帮助语文教师找到提高学生朗读兴趣的教学对策,以读带学,以读促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课文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水平。3、课题开展情况从课题提出到现在,做了学生问卷调查并整理分析了问卷资料;制订了课题研究计划;深入课堂听课共二十四节,全面获取了课题研究所需的事实材料,并用朗读录音带记录下学生实验前的朗读情况;同时,总结了优秀教师在朗读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查阅了国内外与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并进行归类、比较、筛选、整合,通过上研讨课的形式,找出了适合我校的,能提高学生朗读兴趣的初步对策十条。现在正处于课堂试验阶段。4、本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语文课本为载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因此,本节课将以诵读为主,采用我们整理出的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初步对策中的其中几条(即:听名家朗读带,并挑战名家来激趣;教师范读激趣;多种形式的朗读激趣,包括集体读、小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用恰当的评价、鼓励激趣等),充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反复进行诵读,为下一节课深刻领会作品的诗情画意和理趣作好铺垫。二、教学课例及反思(见附件)三、同伴互助同组老师意见:1、在引入课堂教学时,播放的录音带时间过长,冲淡了课堂教学的重点;2、学生回答教师提问后,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点评,学生对自己回答的问题不清楚;3、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是从入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入手,而是从要求学生如何朗读入手,与课题的界定不一致。4、对于课文的教学重点(海燕的象征意义),老师应作重点讲解,以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校本教研活动方案4校本教研活动方案活动主题:阅读能力的培养活动目的: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处于重要地位,所以搞好阅读教学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