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hapter5CapitalFormation5-25.1资本形成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5.1.1.资本与资本形成“资本”是生产过程中的一种要素,是一个技术概念。传统上,资本指的就是物质资本,即由人类生产出来的一种非用于目前消费而用于扩大生产能力的耐用品。机器设备、厂房、运输设备、存货等即为它的表现形式。5-3物质资本的技术属性具有如下特征:①它是投资过程的结果,投资过程也叫资本形成过程,投资结果即为资本形成;②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本期和未来时期的生产能力;③它具有耐用性,一般使用一年以上,有的可以使用几十年,甚至更长,因此有一个磨损和折旧问题。如果人口与劳动力是增长的,一定的资本被要求装备更多的劳动者,这叫资本宽化(capitalwidening)。如果要增加人均产出,人均资本量一般要相应增加,增加的资本通常凝结着更先进的技术,这就是资本深化(capitaldeepening),资本深化意味着一个劳动者的装备水平越来越高,即掌握的资本越来越多。5-4总资本形成(grosscapitalformation)减去更新的旧资本(depreciation)就叫做净资本形成(netcapitalformation)。原则上说,只有净资本形成才增加生产能力,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由于有些资本更新事实上包含有资本深化和更高的生产能力,且很难把他们分开计算,因此,经济学家在考虑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时,通常使用总资本形成这一概念。按联合国国民帐户体系,总资本形成可以分为两大类:总固定资本形成与存货增加。5-5一般说来,总资本形成也就是指总固定资本形成,其中主要部分是机械设备和建筑物,这两类约占总资本形成的90%。按行业构成来看,制造业、金融保险和不动产以及政府服务所占比重最大,这3个部门相加起来约占总固定资本形成的70%,仅金融保险和房地产就占差不多三分之一。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对传统的资本定义感到不满意。他们认为把资本局限于有形的物质资本范围是不能说明经济增长的。资本应该是指在长期能够产生收入的一切东西。它不仅包括那些投资于工厂的生产耐用品,而且还应包括传统被认为是用作消费的东西;它不仅包括有形之物,而且应包括一些无形之物。5-6按照这种解释,有的经济学家把资本分为4种类型:①资本品(capitalgoods),即传统上所说的机器、厂房之类耐用品。②人力资本(humancapital),它附着在单个身体之中,它的使用为个人控制,不管这种资本的投资来自个人还是来自政府。③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也叫集体资本,如公共设施属于此类。它的特点是免费为单个人提供生产与消费服务,其支出由税收弥补。④智力资本(intellecturalcapital)或知识,其显著特点时,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成为免费品,而且,一个人对它的使用并不减少其他人对它的可得性。但是,现在通常把资本划分为两类: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以上所说的资本品与社会资本可以归于物质资本范畴,而智力资本可以归到人力资本之中。5-7资本定义的拓宽是经济学的一个进步,是对资本概念认识上的深化,有利于更为全面的理解资本的含义与作用。例如,传统上把教育归于消费范畴,实际上它既是消费也是投资。这样对教育作用的认知就更为全面了。物质资本在实物形态上呈现出很大的异质性,计量单位各不相同,因此,不能对他们直接相加。要想把他们加总和计算资本收益率,必须用价值和货币来表示。因此,资本往往表现为一定的货币价值。在这里我们讨论的资本是指物质资本,是由工农业部门生产出来的,而不是由银行部门创造出来的。5-8在早期发展经济学中,物质资本积累被看作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最重要的源泉。发展经济学家一般认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因而不是经济发展的障碍;资本却非常稀缺,这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发展中国家想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以扩大资本积累,早期发展经济学家几乎都强调物质资本的决定性作用。7.1.2.资本积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5-91.从哈罗德-多马增模型中可知,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储蓄率与资本-产出比g=s/(k/y)。资本-产出比被假定是稳定的,因此经济增长唯一决定于储蓄率。储蓄率被假定全部转化为投资,因此资本积累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是至关重要的。2.美国经济史学家罗斯托提出的经济增长阶段把资本积累率看作是经济起飞的3个重要前提条件的第一个条件。他认为要是传统经济进入起飞,投资率必须从5%提高到10%以上,否则起飞是不可能的。5-103.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创立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也强调资本积累在劳动力转移和工业扩张中的重要作用。刘易斯还提出了一个积累率的最低标准。他说“经济发展理论的中心问题是要理解这样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一个由原先的储蓄和投资占国民收入(或不到)4%或5%的社会自行转到一个自愿储蓄达到国民收入12%或15%以上的经济。它之所以是中心问题,是因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事实是迅速的资本积累,包括使用资本的知识和技术.”5-114.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大推进”理论。他指出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多,农业剩余劳动规模巨大,收入水平低下。要摆脱这种落后状态,只有大力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要实现工业化,关键是增加资本积累。它又认为由于经济中存在着需求的不可分性,社会基础资本的不可分性,和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小规模的、个别部门的局部投资是不可能启动停滞经济的。因此必须实行大推进战略,即在各个工业部门全面地、大规模地进行投资,使经济中各个部门都同时发展起来,才能摆脱停滞状态,进入工业化。5-125.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提出了一个“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之点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命题:穷国之所以穷是因为它穷(Acountryispoorbecauseitispoor)。具体地说,穷国收入水平低,从而储蓄与投资水平也相应低,结果是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经济增长缓慢,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低又导致资本形成不足,结果是收入水平低。这样,穷国就陷入了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5-13那么怎样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呢?纳克斯的观点是扩大投资,而且要同时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大规模投资,使经济增长率迅速达到一个临界值,冲出这个恶性循环的泥潭,走上工业化的轨道。纳克斯的观点与罗森斯坦-罗丹的观点相似,被认为是平衡增长论的倡导者。5-146.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赫尔希曼提出了一个不平衡增长理论,与平衡增长论相对。这一理论强调国民经济中各个部门的联系效应。主张首先发展联系效应大的部门。这些部门发展起来后,可以带动其他部门发展,最终使得整个经济得到全面发展。赫尔希曼在强调不平衡发展时把资本积累作为推进优先发展部门扩张的决定性因素。以上介述的早期发展理论虽然存在着各种差别,有的甚至针峰相对,但又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强调资本积累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5-157.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物质资本使用效率较低,经济增长未达到预定目标,发展经济学开始对物质资本决定论展开了批评,转而强调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他是人力资本论的倡导者。他认为国民产出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对人的投资。8.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增长理论,比更加强调人力资本投资和科学研究与开发以及规模效应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意义。目前出现的所谓知识经济正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另一种表述方法。5-16上述分析表明,关于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问题还存在着争论。不过,现在一般认为资本对人均产出的贡献在发展中国家比在发达国家更大,甚至要大得多。这是因为: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程度较低,产业化结构不平衡,资本-劳动比较低。由于这些特点,资本积累能促进发展中国家更高的专业化和更精细劳动分工,促进资源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如农业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如工业部门)转移,以及促进每个劳动者的资本装备水平的提高,从而资本对增长的贡献就比发达国家大。5-17图1.1952-2005中国实际资本形成占实际GDP的份额(%)01020304050195219551958196119641967197019731976197919821985198819911994199720002003realK/realGDP(%)5-18GLOBALPERSPECTIVEGrossInvestmentExpendituresasaPercentageofGDP,SelectedNations40%30%20%10%0%GermanyFranceUnitedStatesCanadaMexicoUnitedKingdomSwedenJapanSouthKoreaSource:WorldBank5-19资本投资的数量对经济发展是重要的,但资本投资的质量却更为重要。尽管资本形成的数量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还存在着争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投资效率低下这一点却没有任何异议。很显然,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较发达国家稀缺,如果不是投资效率较低,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收益率应该比发达国家高,从而资本将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导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比发达国家快,结果自动地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最终赶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5.1.3.资本投资效率5-20但事实上,除了少数几个国家之外,大多数发展国家与发达国际的差距不仅没有明显的缩小,反而有的拉大了。这就表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投资效率即资本生产率比发达国家低,同样的资本投资量所生产的产出在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少。因此即使发展中国家投资率高于发达国家,前者的经济增长率也不一定高于后者,甚至还低于后者。我们把资本投资效率定义为GNP的增长与GNP用于投资比率之比,即)/()/(YKYYE5-217.2.1.投资要求与资本-产出比估计资本的要求,关键是资本-产出比。资本-产出比有平均和增量之分。由于经济周期和其他原因,平均的资本-产出比(K/Y)和增量的资本-产出比都不会是不变,而且两者一般也不会相等。由于增长与增量关系更为密切,通常人们更多的使用增量资本-产出比(incrementalcapital-outputratio,简写为ICOR)。据有关统计资料,发展中国家的增量资本-产出比在2.0-5.0之间。7.2.资本投资的要求与实际投资率差别5-22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产出比差别很大。比较一下2.5和4的增量资本-产出比对投资的要求。假设计划的经济增长率为8%,对于增量资本-产出比为2.5的国家来说,需要的资本投资只占GDP的20%;而对于增量资本-产出比为4的国家来说,达到同样的增长率却要有32%的投资率。可见资本-产出比的高低对资本量的要求具有很大影响.在不太严格的意义上说,资本-产出比的倒数相当于资本的投资效率,或者说每单位资本所生产的产出(严格说来、资本-产出比的倒数并不等资本生产率,因为其他要素也对GDP做出了贡献)。5-23这样,对于那资本投资效率较高(资本-产出比较低)的国家(新加坡和韩国),达到一个既定的经济增长率所需的资本量就比资本投资效率较低(资本-产出比较高)的印度、智利等国所需的资本量少得多。增量资本-产出比的大小受很多因素影响。譬如同的工业发展战略将会导致增量资本-产出比具有较大的差异。一个实行资本密集型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国家,其增量资本-产出比就实行劳动密集型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国家要高得多,从而对于同样的增长计划,所需要的增本量就要大得多。5-24除了发展战略之外,还有许多因素影响资本-产出比的大小,如资本利用能力、劳动生产率、资本的使用寿命、技术和组织进步率、扩大再生产的形式(是外延扩大为主还使内含扩大为主)等等,这些因素的变化也会带来资本-产出比的变化。由于资本-产出比特别是增量资本-产出比不是固定不变的,哈罗德-多马模型所揭示的增长率与资本形成率之间的直线关系就不存在了。这样一来,给定一个增长率指标所要求的储蓄和投资率就很难计算出来。5-25有必要说明的是,经济增长决不是由资本积累唯一决定的,即使资本-产出比是不变的,也有很多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