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本退出机制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西安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国有资本退出机制研究姓名:汪春霞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企业管理指导教师:张宝通;裴成荣20040401国有资本退出机制研究作者:汪春霞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工业学院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侯珏国有资本退出机制的法律问题研究2007国有资本退出及其机制的形成,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基础和前提。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有经济的职能和作用的定位中,提出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中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是实现国有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国有经济整体素质的关键。国有资本退出是一种资本流动的形式。它是指国有资本通过流动,从一些产业和企业中,由实物形态的资本转化为价值形态的货币资本,并向另一些企业、产业集中和集聚的过程。资本流动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经营的一种方式。而国有资本退出则是在经济转轨时期,根据市场效率和增值原则,将国有资本从略有垄断优势或丧失竞争优势的领域,流向其他领域的过程。它是搞活国有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坚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的有效途径,对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企业战略改组具有重要意义。建立有效的国有资本退出机制,是疏通国有资本的退出渠道,规范国有资本的退出模式,确立国有资本流动体制框架的重要保证。本文以利益结构分析法为根本研究方法来剖析国有资本退出机制建立和运行过程中的种种壁垒,进而提出法律是保障国有资本退出机制有序建立和良性运行的根本方式。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全文的理论基础。首先通过阐述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引出了我国国有资本范畴的科学界定;其次,提出了国有资本退出机制形成的时代背景,界定了国有资本退出的概念,明确了国有资本退出机制提出的重要意义;最后,阐述了国有资本退出机制的法理学基础,指出了市场经济的法律属性,明晰了市场规制法在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利益结构中的作用,肯定了宏观调控法在完善政府宏观经济行为中的作用,明确了新企业破产法在国有资本退出过程中的现实意义,阐明了物权法在国有资本退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第二部分是国有资本退出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分析。笔者首先指出国有资本运营现状是国有资本退出机制建立的首要原因;其次阐明了国有资本退出机制是实现国有企业再造的需要;最后从根本上指出国有资本退出机制的建立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条件。第三部分是国有资本退出机制的现实反观。第一,指出了国有资本退出机制的现实困境是国有资本退出的决策主体不明确,退出成本高昂,国有产权交易制度缺失以及政府援助方式失范。第二,运用利益结构分析法剖析了国有企业内部利益结构混乱,法律规定缺位造成了对市场主体利益调控失灵等利益矛盾是国有资本退出机制运行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第四部分是文章的落脚点,提出了积极推行《企业破产法》,规范国有企业破产秩序;制定《国有企业产权交易法》,规制国有产权交易秩序;合理运用物权法,调整国有资本退出中的物权关系;配套使用相关法律制度,全面保障国有资本退出有序进行等四个方面来促进国有资本退出机制的有序建立和良性运行。2.期刊论文李北柿.陈剑基于国有资本退出的创业机制探索-经济前沿2007,(11)天津产权交易中心申请设立非上市公司股权柜台交易市场与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将完善非上市国有资本的退出机制和创业机制,并实现二者有机结合和无缝对接.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增加了天津产权交易中心设立非上市公司股权柜台交易市场的可能性,否则将形成仅有创业机制而无完整退出机制的单边市场.本文就现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探讨基于国有资本退出机制的创业机制,提出充分利用产权交易中心与产业投资基金的设想,希望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有所启益.3.期刊论文李北柿.陈剑基于国有资本退出的创业机制研究-巢湖学院学报2007,9(4)天津产权交易中心申请设立非上市公司股权柜台交易市场与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将完善非上市国有资本的退出机制和创业机制,并实现二者有机结合和无缝对接.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增加了天津产权交易中心设立非上市公司股权柜台交易市场的可能性,否则将形成仅有创业机制而无完整退出机制的单边市场.本文就现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探讨基于国有资本退出机制的创业机制,提出充分利用产权交易中心与产业投资基金的设想,希望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有所启益.4.学位论文黄华加入WTO后国有资本市场退出问题研究2006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后,我国国有资本运营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优势,国有资本应在一些行业或领域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已成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的关键,也是履行入世承诺的重要举措。相对于“进入”而言,“退出”问题更为必要和紧迫。因为,由于存在政府主导和政府权威,国有资本在进入问题上很少存在阻碍,但是由于涉及既得利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国有资本退出却存在较多阻碍因素。出于此考虑,本论文对国有资本的退出必要性、退出障碍、退出机制、政府与利益相关者在国有资本市场退出中的博弈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进行了拓展分析。本文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系统地阐述了加入WTO对国有资本市场退出的积极外部作用,明确地指出了一个被忽视的国有资本市场退出动力因素——WTO对政府经济职能的约束是国有资本市场退出的重要外在压力。(2)从理论上分析了阻碍国有资本市场退出的因素,包括供给因素、国有企业的特殊目标和特殊决策主体身份因素、配套体制不完善因素等,并借用博弈理论分析了国有资本退出过程中政府、银行、国有资本产权潜在接受者、国有资本经营者和国有职工之间的态度和行为取向。(3)构建了以职工权益为核心的国有资本市场退出机制的框架,包括退出对象,退出路径,退出的动力机制与成本机制,退出的通道以及政府援助等。从资本的本性和入世对我国政府的要求入手,通过运用由宏观转入到微观的研究方法,来对国有资本市场退出行为与机制问题进行研究在国内并不多见。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可为我国庞大的急需退出市场的国有资本逐步退出市场提供理论指导,促进国有资本退出效率的提高和效果的改善,从而有益于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国有企业改革目标顺利实现和政府职能尽快转换。5.期刊论文张国伟构建国有资本退出机制-经济论坛2002,(16)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推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目标和任务,对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加以具体化,指出它们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这就为国有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要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推动国有资本逐步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但在实际操作中,国退民进工作进展并不顺利,这里关键是在我国经济日益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今天,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国有资本退出机制.6.学位论文邱东宁新体制下外贸行业国有资本退出研究2004国有外贸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转变其经营逐渐陷入困境,失去了中国外贸事业的主力军之位.随着内外统一的外贸管理新体制的确立以及中国加和世贸组织后的外贸行业开放,外贸专营权不再是特权,国家对国有外贸企业的优惠政策也在淡出,新形势下加有外贸企业深层次矛盾更加的突现出来,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根本原因在于国有资本的布局不合理,即国有资本违反了其自身的本质与职能,过多的参与到外外贸行业这样的竞争领域中,承载了过多的本不应承载的功能.因此,国有外贸企业的困境本质上是体制的问题,这就需要国有资本调整战略布局,及时地从外贸行业中退出来,进一步深化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和建立外贸企业国有资本退出机制显得列为紧迫和重要.根据中央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抓大放小的指导方针,中国国有企业调整和改制的步伐明烛加快,并取得了一定的良发效果.但明关国有外贸企业调整和改革等领域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国有资本从外贸行业中退出是一项相当复毁的系统工程,需要对相应的退出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该文在对国有企业国有资本退出进行共性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外贸企业其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做出了对外贸行业国有资本退出机制的合理选择.同时还提出了在退出的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克服的诸多障碍以及需要采取的配套措施和善后援助,如:加强法制建设、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设、完善资本市场与职业经理人市场等.作者希望通过该文的研究,对中国国有外贸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国有资本退出在应对措施上能所借鉴.7.期刊论文庞春祥.黄迎明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工业企业改造的战略构想-商业研究2004,(13)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核心是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改造的原则是政府规划引导,全面市场化运作.改造的重点是在实践中探索国有资本的战略性退出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与扶持作用.8.学位论文张波国有资本运营法律制度研究2005本文针对国有资本运营中的主要法律制度展开论述,以期为国有资本运营提供理论支撑和制度保障。首先,从资本范畴及国有资本的内涵与外延展开,结合资本的二重性理论,对国有资本的二重性进行了分析。以国有经济的目标及功能定位为逻辑起点,提出了国有资本运营的两大功能,即国有资本运营的保值、增值功能和宏观经济调控功能。对国有资本运营机构进行了法律定位,倡导国有资本的人格化运营,并对国有资本运营主体的法律规定性和实践操作进行了剖析。提出,应当在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现阶段我国国有资本运营的市场环境,选择并创新适合我国的国有资本运营体制模式。结合目前我国国有资本运营监控体制存在的问题,力图构建国有资本运营监控的法律框架,并进一步阐释国有资本运营监控的实践方式。最后,对国有经济退出机制之法律制度背景进行了考察,论述了国有经济退出机制的途径选择和运行。9.期刊论文胡筱.李桂杰论建立国有资本有序退出机制-理论界2005,(3)近几年各地对如何加快国有资本有序退出进行了许多尝试,各自的做法及经验有所不同.有些城市采取了由政府部门主导进行承担债务式的整体出售;对企业进行公司制改建;政府部门或企业自身将有效资产出租、承包、出售(包括出售给外方)而留下空壳企业背着巨额银行债务;政府部门对部分资不抵债企业实施破产等方式.10.学位论文申军浅析国有企业债转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2005自从1999年8月国家经贸委有关负责人对债权转股权的谈话发布以来,债权转股权已成为热门话题。一些人片面地认为,债转股不仅意味着“负债变为资本”,更意味着“利息变为利润”。各企业更是各显神通,纷纷争抢这张入场券。日前,国家经贸委已正式向各资产管理公司提出了两批债转股企业名单及转股方案。第一批108家企业中,石油6家、石化8家、化工13家,其中有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所属企业13家,共涉及转债金额302亿元。1999年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一年,随着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国企改革的重头戏——债转股提到日程上来,一时全国掀起了债转股热潮。从债转股的理论和实践上看,这一政策对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国有资本重组具有重要作用,意义重大。一是可以由多方分担企业不良债务。二是可以大大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促进企业扭亏为盈。三是有利于盘活银行的不良资产提高银行的信用地位四是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善产权结构,引进投资者,实现多元化投资主体五是有利于实现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目标。但部分企业对债转股存在的模糊认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在债转股运作中道德风险的防范、债转股的具体运作、法律的完善等方面仍存在问题。本文针对债转股企业及具体转股资产的选择,多家债权人转股安排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股东对企业的管理权,在债转股的退出机制,债转股后银行的内部管理,以及法律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一是使在全社会达成债转股正确共识。二是严格标准设计科学选拔企业的方法。三是科学合理地确定债转股价值。四是完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本身的经营管理责任。五是多渠道地实现股权变现回收。六是为债转股实施理顺法律关系

1 / 5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