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模式的探讨姓名:张翔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工商管理指导教师:史代敏20051101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模式的探讨作者:张翔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廖文义关于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思考-南方金融2002,(12)农信社体制改革实际上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经营性质的选择问题,即产权改革问题;二是行业管理问题,即随着农信社的发展,行业管理还有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如果有的话,又应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本文主要对第二个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农信社行业管理实证分析,探讨改革行业管理的组织机构形式、行业管理的方式、职能和内容,以利于农信社的健康发展.2.期刊论文刘文行业管理移交后如何加强农村信用社的监管工作-池州师专学报2005,19(6)行业管理移交后应加强农村信用社的监管,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明确监管职责,及时转变观念,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监管工作上;更新监管理念,突出监督重点,建立监管长效机制;完善监管手段,改进监管方法,提高监管效率;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唯其如此,才能夯实农村信用社监管工作的基础.3.期刊论文廖文义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改革思考-华南金融研究2003,18(1)农信社体制改革涉及农民的金融业务需求,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要重视对金融行业管理组织形式、管理方式、职能和内容的改革,以利于农信社的健康发展.4.期刊论文卓仲宇分片包干加强农信社县级联社行业管理-南方金融2002,(10)当前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比较薄弱,而农信社县级联社是行业管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分片包干是改变县一级联社行业管理现状的良策,并对分业包干的组织和工作方法进行了论述.5.期刊论文徐新.XuXin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与行业管理良性互动思考-金融理论与教学2007,(2)对目前农信社法人治理与行业管理之间的不和谐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并针对法人治理的完善需要一个渐进过程,短时期内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问题,提出了行业管理要突出六个重点,推进法人治理的完善.同时,要建立沟通机制、行业管理的自律和监督机制、高管人员激励和约束机制、法人治理的考核机制,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6.学位论文杨瑞芳我国农村信用社体制再造问题研究2006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合作金融的主体,经过50多年的发展,奠定了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然而,中国农村信用社自建立以来,经历了一个艰难坎坷的发展历程,至今未找到一条稳定的发展道路。目前,关于农村信用社的职能定位、产权组织形式、组织体系、行业管理等问题,已成为理论界争论的热点。从实践上看,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其体制弊端日渐暴露,严重影响了信用社自身的发展及支农作用的发挥。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从当前农村经济的新情况及为“三农”服务的新要求出发,谋划出我国农村信用社体制再造的整体蓝图,并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全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导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及思路,并对现有文献进行综述与评价。第二部分:农村信用社体制再造的必要性。从理论依据及现实要求两方面,阐述农村信用社体制再造是一种必然趋势。第三部分: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回顾及制度缺陷透视。通过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四个阶段发展历程的回顾及发展现状的分析,透视出农村信用社在产权、法人治理、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制度缺陷。第四部分:农村信用社体制再造的构想。针对上文剖析的制度缺陷,提出农村信用社体制再造的整体构想,包括再造的原则、总体目标及主要内容。第五部分:农村信用社体制再造模式选择。根据中国农村经济及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具体特点,对不同地区的信用社提出不同的体制再造模式。第六部分:推进农村信用社体制再造的综合措施。农村信用社体制再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需要从经济、政策、法律、信用等环境及信用社自身机制建设出发,以推动农村信用社体制的完善与发展。第四、五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通过本文研究,笔者希望能对构建一个有中国特色、稳健运行和持续发展的农村信用社体制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7.期刊论文王玲对基层农村信用社金融监管与行业管理的协调性问题探讨-金融经济(理论版)2004,(1)从1997年农村金融体制进行重大改革以来,中央银行事实上担负起了对农村信用社金融监管与行业管理的双重重任,几年来的实践表明,作为县级人民银行始终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既要按照政策法律的有关规定从严对农村信用社进行监管,又要支持配合农村信用社完成来自上级行业管理部门下达的有关业务指标;既要对一方农村金融的稳定与发展承担属地管理的责任,又不得不接受由于授权不充分所带来的工作空问难以自主发挥的客观事实.8.期刊论文奚日晨对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定位的探讨-金融与经济2001,(9)(一)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定位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合作金融自身的客观发展为基础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是服务农民、农村、农业经济.把支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尽快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作为农村信用社经营或社会效益目标.对合作金融自身的客观发展而言,去年朱总理赴江苏、山东、浙江,就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深入调研指出:农民问题历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9.学位论文赵伟农村信用社运行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2006农村信用社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机构。从筹建设立时起,农村信用社一直肩负着支持三农发展的重要任务,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农村金融市场最主要的信贷机构和农村经济发展重要的资金来源。2005年6月末,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达10299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87.5%。在广大农村,农村信用社的市场份额和营业网点覆盖能力具备其他金融机构所不可比拟的优势。正是这一独特的带有垄断性的竞争优势,保证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有利地位和盈利潜力。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平稳增长的态势,国家对农村和农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扩大农业贷款农村信用社获得了国家大量到财政支持和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应积极利用农村金融市场的特点,在保持为三农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盈利水平。克服农村金融市场所面临的农业贷款需求者居住分散,收入较低,单位贷款规模小,农业生产风险较大等困难。在今后的发展中,农村信用社应继续保持现有的经营方向。随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出台,全国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正式启动。这是我国农村信用社在半个多世纪制度变迁中力度较大的一次改革;这次改革不仅在产权制度方面有所创新,特别在行业管理方面也有较大突破。农信社的行业管理,原先由农行、人行交替负责,现在交给了地方政府(指省政府)负责,呈现出明显的地方性特点。在监管体制上,农信社的主要监管职能由银监会负责。因此,切实加强各级农村信用社的监管工作,建立和完善新的省地县(市)三级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是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重要任务。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由经济转轨形成的体制性金融风险进一步暴露。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增加,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从全国来看,农村信用社在产权体制、市场环境、政策信息、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等方面同其他金融机构相比都处于相对的劣势,这些集中表现为农村信用社系统的经营运行处于高风险状态。本文依据金融风险管理与评价理论和农信社运作实务,综合运用系统分析、因果分析、实证分析和模型分析等方法,基于对我国农村信用社运行监测体系的深入系统认识,在归纳、总结、比较和评析国内外金融机构营运动态监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研究能够有效监测农村信用社改制后运行状态的指标体系和农村信用社运行风险的预警机制。本文的研究对于完善金融机构经营监测指标体系和风险预警的基本理论,提升农村信用社风险的管理效率和防范控制能力,保障新时期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后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第一章,引言。第二章有关于金融风险问题的理论分析。提出了“金融机构运行风险”的概念,从理论角度分析了金融机构运行风险的内涵,金融机构运行风险的表现形式和金融机构运行风险的形成机制。已有很多研究从农村金融机构的角度来分析农村金融风险问题,本文的研究是对这些成果的具体和深化。第三章是一个国际上重要国家和地区金融监管指标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的比较和借鉴。为了解决国际上日益突出的金融风险问题,美国、英国、德国、亚洲部分国家都先后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金融预警系统和风险监管制度,特别是对于有问题银行的处理和援助已经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处理程序。所有这些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风险和预警机制研究都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第四章现行农村信用社运行风险状况的实证分析。本章分析了山东省部分地区农村信用社的运行风险状况,比较了农村信用社改制后不同组织形式的运营特点及其运行风险状况。第五章农村信用社风险监测体系的发展状况。本章回顾了近年来农村信用社风险监测体系的发展过程,现行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村信用社不宜采用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指标体系的原因。研究表明,现行的农村信用社风险监测指标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在全面反映农村信用社运行风险的基础上,建立能够迅速反映农信社体制性和经营性风险特点的监测指标体系。第六章我国农村信用社运行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针对农村信用社改制后运行监测的目的和现有监测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依据我国农村信用社运行风险管理实务,运用对比分析法和筛选法,构建能够从体制性和经营性风险角度准确监测农信社运行状况的指标体系。农信社运行监测指标体系具体包括资本充足性指标、信用风险指标、流动风险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市场风险指标、操作风险指标等六个方面的指标。第七章我国农村信用社运行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综合利用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能够准确判断农信社运行风险状态的预警模型。依据农信社运行实务,结合行业标准,利用客观评价和主观判断相结合的方法合理确定风险监测指标的权重和标准值;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分类指标的权重(构建判断矩阵的专家包括农村金融管理型专家、农信社实务型专家和农村金融研究型专家);利用熵权法确定了具体单项指标的权重。在实际运用中可以利用合成运算确定分类指标和综合指标的风险状态值,根据风险状态值,来划分农信社运行风险的警情级别。第八章我国农村信用社运行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依据软件工程学原理,利用系统开发方法,设计具有风险警情判断和风险原因诊断功能的农信社运行风险预警系统。本章主要分析了农村信用社运行风险预警系统应具有的功能结构,具体的功能模块主要有:系统首页、数据录入、风险预警、系统管理和业务论坛共五个模块。第九章,研究的结论与政策建议。10.期刊论文施耀明通过行业管理健全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思考-浙江金融2007,(4)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目标是要求逐步建立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其中通过省一级管理机构发挥好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的职能,推动农村信用社发挥好信贷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切实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供应不足的问题,并通过外部植入的方式,推动农村信用社建立一个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保证农村信用社稳健发展.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e0b550c1-763f-4f2a-9388-9e4500dc936c下载时间:2010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