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doc 9)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作者陈洪根学籍批次200303学习中心杭州中心层次专升本专业会计学(Ⅱ)指导教师崔凤鸣论文成绩中文摘要面对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农村信用社应该加强财务管理,促进经营效益的不断提高,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但当前农信社财务管理过程中由于受当地党政部门的干预较多、内部管理体制不畅,以及金融市场缺乏公平有序的竞争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管理机制的失灵。对此,笔者认为应该从推进财务管理创新、确立财务管理在经营中的导向地位,并从科学合理地制定各项财务指标、努力降低财务成本着手来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词: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目录一、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一)财务管理体制松散,使得财务管理职能未能充分发挥…………………1(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使得财务管理目标难以真正实现…………………1(三)非生息资产占比连年攀升,使得财务管理受到一定程度抑制…………1(四)筹资成本不断上升,使得财务管理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2(五)财务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科学,使得财务管理凸现负面效应………2二、导致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2三、解决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3(一)推进财务管理创新,提升农村信用社的财务管理能力…………………3(二)确立以利润为中心,实现效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3(三)努力降低财务成本…………………………………………………………4(四)科学合理地制定各项财务指标……………………………………………4(五)确立财务管理在经营活动中的导向地位…………………………………4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面对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应该加强财务管理,将其渗透到业务经营的各个层面,努力挖掘增收节支潜力,促进经营效益的不断提高,以期在竞争中占据主动。但当前农信社财务管理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管理机制的失灵。本文试通过对这些难点的剖析,来探索加强农信社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一、当前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新旧体制的交替转换,农村信用社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都会最终反映在财务管理上。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与低下的信贷资产质量之间的矛盾;追求存款增量与不断上升的筹资成本之间的矛盾;追求良好的资产质量账面指标与实际不断下降资产质量之间的矛盾等。具体如下:㈠财务管理体制松散,使得财务管理职能未能充分发挥在财务管理体制上,现代商业银行要求总行对分支机构的财务主管实行“垂直管理”和“双线负责制”。一方面,分支机构的财务主管在业务上对总行的财务主管负责,贯彻总分行的有关财务政策,并负有对上级随时报告所在机构的重大财务行为和重大经营决策的职责;另一方面,财务主管应负责所从业机构的内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协助机构负责人的经营管理工作,参加所在机构的重大经营决策。原则上,财务主管的任免、工作调动、薪金调整应由上级机构决定,其从业机构负责人只参与考评。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信用社实质上推行的仍是传统的财务主管对从业机构负责人负责的做法,这种体制造成的后果是联社财务主管对联社主任(或分管主任)负责,基层信用社财务主管对信用社主任负责,从而形成了一种分散的财务管理体制,这不利于财务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㈡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使得财务管理目标难以真正实现信贷业务为目前农信社的主营业务,资产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农信社经营效益的优与劣。由于众多的历史原因,农信社的资产不能按效益原则合理地配置,形成资产质量差的状况。而新增贷款又由于种种原因无法真正选择优良客户,造成了不良贷款不断增多,应收末收利息大大增加。同时,目前农信社会计制度执行权责发生制,信贷质量分析时常用的是期限分类法,按这种信贷分类方法,明知企业濒临倒闭或已破产关闭,但由于贷款期限未到或未办妥相应法律手续,仍计提了应收利息,而这部分己列入的利息虽未收进但还要计入当期损益,直接影响了当前财务核算的真实性。并且部分机构或网点由于对国家财政部最新下发的金融企业应收利息核算办法理解的偏差或思想认识上未引起足够重视,对符合冲减条件的应收未收利息未作及时冲减,形成大量表内虚增应收利息,不仅虚增了当前的利息收入和利润总额,并且还必须对虚增部分的利息收入缴纳营业税,年末尚须对该部分名义形成的利润进行分配,增加了财务的不合理负担。以上所有弱化了农信社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的经营原则,这显然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尚有很大差距。㈢非生息资产占比连年攀升,使得财务管理作用受到一定程度抑制农村信用社的非生息资产是指其在经营过程中不直接带来利息收入的占用性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现金、递延无形资产、各种应收暂付款项以及不能给农信社带来利息收入的呆滞、呆账贷款等等。近年来,农信社的非生息资产占用逐年增加,主要是固定资产投入过大与“两呆”贷款压控乏力,使得财务管理可调配的直接生息资产比例越来越小,发挥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弱,这严重影响了农信社的经营效益。㈣筹资成本不断上升,使得财务管理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业务的特殊企业,存款就是它重要的“原材料”。为此,各家商业银行在“存款立行”的思想指导下,纷纷加大资金组织力度,千方百计拓展筹资渠道,甚至不惜以高息成本揽储。同时大量开设储蓄机构,使得固定资产、人员费用等网点成本不断增加,造成财务入不敷出。对此,农信社概不除外,而且由于业务功能的欠缺,在低成本存款的争夺中其往往处于劣势,使得存款增量中高成本的比重不断上升,给农信社的财务带来很大的压力。㈤财务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科学,使得财务管理凸现负面效应上级部门通过财务考核指标设置与下达来加强对农信社的财务管理,尽管在这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但实际效果与期望还有一定差距,甚至出现负面效应。如利润指标上,联社根据上级下达的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基层信用社,往往是根据其上年的实绩简单地乘以一定的比例,而没有综合考虑各社的资产负债、经营业务质量、发展趋势等具体情况,以至有所偏差。指标低于实际利润的社,想办法扩大成本,多提应付利息,夯实经营基础;而指标高于实际利润的社,为了完成利润指标,该提的费用少提或不提,业务发展必需上的项目不上或压缩开支,弱化了发展后劲,潜伏着财务隐患。二、导致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㈠农村信用社大多是按行政区域设置机构,受当地党政部门的干预较多。地方政府指明要上的项目和即兴发挥的工程层出不穷,立项之日往往是潜在亏损之时。相当一部分被动发放的“长官贷款”、“救济贷款”往往被亏损企业借以政策性及上交财政税款等名义长期占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拨改贷形成的大量贷款已基本成为信贷资金财政化;因未完全脱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粗放型管理模式,新增贷款无法真正选择优质客户,造成新的深沉。这些不良贷款的形成使农村信用社相当一部分的资产在一种高风险低效益的状态下运行,反映在财务上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与无法消化长期以来贷款质量低下所造成的应收未收利息庞大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客观上弱化了农信社讲求在资产流动性和安全性前提下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经营原则。㈡金融市场缺乏公平有序的竞争机制,致使筹资成本不断攀升。自1998年取消贷款限额并实行存贷比例管理办法后,农信社就面临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即存款的增量制约着贷款的规模。其实,前几年各家银行就形成了“存款兴行”的共识,但由于缺乏公平有序的竞争机制,没有进行科学的本、量、利分析,机构一拥而上,导致各家银行不惜以高息揽存,有些机构网点的成本与其存款额度不成比例,体现在财务上是支出与收入难以配比,人为地加大银行成本,对此,农信社概不除外。再加上前几年人民银行连续降息,产生了存贷款利率政策不匹配问题,即对长期贷款的利率采取在合同期内根据现行利率一年一定的政策,而对于长期存款的利率则是按存入时的利率计算。这就造成近年来部分存贷利差持平甚至倒挂,政策性地缩小了存贷利差,使筹资成本处于较高的位势。㈢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加之管理体制不畅,尤其是农信社县级以上管理机构的设置始终摇摆不定(目前通过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正逐步在改善),造成财务指标考核体系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目前农村信用社系统内财务考核指标的设置五花八门,整个体系缺乏从资产流动性、安全性方面设置合理的财务考核和监测指标。如在设置考核资金效益性的利润指标时,只强调将账面利润作为考核的最终目标,没有将应收未收利息揉入利润指标一并考核;在考核资金安全性的资产质量指标时,除考核不良贷款占有率外,没有相应设置其它的促使资产和资源有效安全配置的指标;在考核资金流动性指标时,除考核备付金比例外,缺乏其它保障资产和资源的期限结构优化方面的指标设置;在考核传统业务以外的中间业务占比情况时,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等等,从而出现了目前的那种资产质量指标比例良好,但贷款收息率低;利润指标完成较好,但各类挂账利息不断增加等怪现象,究其本质原因,不外乎是人为掩盖低资产质量,追求良好的资产质量账面指标的结果。三、解决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㈠推进财务管理创新,提升农村信用社的财务管理能力财务管理传统意义上的“账平表对”及“铁算盘”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银行管理者对货币资金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等方面的需求,特别是目前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一级法人经营管理模式的出现客观上将促进农信社的运作机制必须进行转型,以扩大延伸财务管理的职能。为此,应该建立一套以财会部门为中心的,以便财务人员进行有效科学分析的农信社经营结果的“数据库”。首先,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以各种报表或其它形式定期向内部各管理机构和外部相关部门传递信息,为财务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初始资料,如业务状况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变动表以及财务收支等原始数据资料。其次,建立管理信息“数据库”。即在基础信息之上,建立一套对初始信息进行必要的整理、归并、改制的信息,输出财务管理所需的资料。如建立以每个贷款户为索引的包括贷款收息状况的贷款信息“数据库”;建立存款结构、成本状况的存款信息“数据库”;建立资产收益率、人均费用、利润率等方面财务信息“数据库”;还可建立一些如利率变动状况等方面的管理信息“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由各职能部门提供,并由各部门共享,不仅减少了各部门为采集这些数据的重复劳动,也为财务人员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分析提供了方便,从而为建立起适应农信社特点的财务管理体系提供了依据。㈡确立以利润为中心,实现效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原则是在确保资金安全和流动的前提下取得最大效益。因此,财务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改善资产质量。资产质量的好坏不但是银行的生存之本,还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经营效益。农信社必须化大力气搞好信贷资产管理,对于历史沉淀贷款要加大清收力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利用现有政策盘活存量;对新增贷款要加强风险管理,通过进一步完善与落实信贷人员信贷管理考核机制,确保无不良贷款,百分之百地收回利息,保证收益的真正实现。此外,要狠抓信贷基础工作建设,为推广执行贷款五级分类法努力创造条件。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对贷款从产生到账面消失,实行动态的全过程监控。只对正常、关注类贷款计提利息,并计入损益,对次级类贷款计提的应收利息只计入暂收账户,对可疑、损失类贷款则停计利息。这种分类方法不仅能及时准确地反映信贷结构和资产质量,而且更能真实地反映信用社的经营成果。第二,加强非生息资产的管理。首先,在思想上要树立全面资产管理的观念。在拓展生息资产业务的同时,加强非生息资产的管理,充分挖掘资产潜力。其次,要合理安排固定资产投入。投入既要满足农信社业务经营的需要,又要考虑总体承受能力,避免盲目投入、重复投入。加大未收利息清息力度,逐步减少应收未收利息的占用。同时要认真学习与贯彻金融企业应收利息核算办法,对符合冲减条件的应收利息进行及时冲减,正确核算当期的利息收入和利润总额,以减轻不必要的税收成本负担。此外,要加强库存现金管理,合理核定库存现金限额,严格监督考核,减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