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改革开放调查报告【最新8篇】【导读】这篇文档“毛概改革开放调查报告【最新8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毛概调查报告【第一篇】寝室用电调查--------对湖南农业大学东湖公寓寝室用电的调查报告现金大学生已是用电的一大团体,大学生应该怎么样合理用电早已成为社会用电消费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大学生走入校园的同时,各种各样的用电器也随之进入大学校园,例如:电脑、风扇、点灯、吹风机等等,更有甚者,带入小型洗衣机、小型空调进入校园,有时会造成学校的用电供应不足。大学生用电的消费和其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和学生自身的关注。再加上大学生的浪费用电行为,那么大学生目前对用电的看法有怎么样呢?本次调查以了解大学生用电情况以及节约用电思想的调查,希望通过调查的数据分析,能给大家一些用电消费的建议。一、调查目的了解东湖公寓寝室用电情况;提高学生的节约用电意识。二、调查对象湖南农业大学东湖1、2、5栋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2栋)和观察寝室熄灯情况(1、5栋)。四、调查时间:2010年12月1日――――2010年12月5日五、调查内容1主要调查了学生用电情况,以问卷形式共向同学提出了10个问题。2由于寝室晚上实行熄灯制度,更多的玩电脑的同学忘记关灯,第二天早上开着灯睡觉持续大约半个小时,浪费电。可通过观察对面1、5栋的灯亮情况这一方面反映出寝室的用电习惯。六、调查结果本人就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下(2栋):1、每次你离开寝室时,您周围的朋友是否主动关掉电灯、电器的电源?调查结果显示有50%的人知道主动关灯。有33%的人在提醒以后才会关灯,有17%的人有时会忘了关灯。看来大多数的自觉性还是有节约用电的意识。而有少数人是必须提醒才知道节约用电。2、您每个月要交的电费大概是多少?有50%的人要交1~10元的电费,有50%的人要交11~20元的电费。而要交电费超过20元以上的就很少有人了。3、你在寝室是否会使用节电产品?A大量使用B较少使用C从来不用大部分人很少使用节电产品。4你认为电费主要花在那些方面?A电灯B电风扇C饮水机D手机充电E电脑几乎全部认同电费主要发在电脑上5认为学校收取6毛钱一度电,这个价格合理吗?A合理B基本合理C不合理基本合理占多数,合理与不合理相当。6你认为我们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培养这种节约用电的意识最有效?A家庭引导B、学校教育C、网络宣传D、自身去领悟大多数人相信自身去领悟。只有自己觉醒,才知道怎样去做。7面对社会上的能源危机,每次对你的触动是?A、触动很大,能够长期提醒自己节约用电,并坚持去做B、触动很大,一段时期内能够提醒自己节约用电,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C、触动较大,但基本上停留在自己的思想上,很难在实际生活中促使自己付诸行动D、没多大触动大多数人选C。所以社会不会有多大进步。大学生应好好反省!8认为在节约用电方面学校的教育是否深入人心A、不错,“提倡节约”早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中B、一般,虽然学校在推广,但是成效并不大C、只是表面工作,浪费行为仍然随处可见D、只在乎自己的行为,其他并不关注选C占多数。学校在这方面好有待加强。9现在大学生浪费用电的现象较为严重,您认为为了遏制这些现象,学校应该采取哪些措施A、取消每月每人6度的供给制度B、对超出的部分用电双倍收取电费C、加强节约用电的宣传力度D、将节约用电纳入大学公选课程选C占多数。10对于浪费用电现象大量存在,您认为责任归咎于哪方面呢?A、政府,应该加强用电的监管管理,而不能无所作为B、教育,需更加重视节约用电的意识教育C、社会传媒,应该加强能源危机宣传D、社会个人,用电是属于个人行为,理所应当首先归咎于个人选D占多数。观察熄灯情况(1、5栋)经过5天的统计,总结如下:1女生比男生在节约用电方面做得好2第二天灯还亮着的寝室基本上没变,总是那几个寝室。七、调查总结此次调查,主要是了解一下现在大学生的用电情况以及节约用电的现状,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使大学生更真实的了解了一下自己,更明确的了解的浪费电的情况。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以下三点。﹡1、大学生每个月用电较多。﹡2、大学生自身节约用电意识淡薄。﹡3、学校宣传节约用电力度不够。毛概调查报告【第二篇】实践报告关于大学生对城市乞讨现象认识的调查调查对象:大一至大四在校大学生调查目的:①调查城市乞讨现象的社会现实,关心并深入了解社会生活,通过调查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②通过调查,让小组成员探寻当代大学生同情心现状及大学生道德心理,培养我们正确的道德观念;③了解大学生群体对城市乞讨现象的态度,分析这一态度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建议。调查方法:分层随机抽样调查调查时间:11月25日~12月9日调查背景:在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大批劳动力涌入城市,社会贫富差距逐步加大。在人们关注的视线之外有一群生活在社会低层甚至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城市乞讨人员。城市乞讨现象的产生反映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带来了许多隐患,但至今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国家和政府曾出台过关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政策,但时至今日,城市乞讨现象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大大增加,而且呈现出复杂化、职业化的趋势。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和谐社会建设,解决好城市乞讨现象已成为当务之急。大学生群体代表着社会的知识阶层,对城市乞讨现象的态度代表着先锋群体对边缘群体的关怀和思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新的道德和价值导向。调查数据分析:本小组在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分四天随机抽取调查了共100名在校学生。在调查样本中各年级同学数相近,男女比例约为2:3。调查统计表明:在被调查对象中有80%的同学遭遇过乞讨请求,其中74.26%的同学对城市乞讨者进行过施舍,而他们选择帮助的有46.94%是残障人士。在被调查者中,有49.16%的人认为城市乞讨者值得同情,社会应给予更多关注。当面对乞讨要求时,63.11%的人认为有就给点没有就算了。同时,68.09%的人反对政府驱逐城市乞讨者的行为,对于社会是否应根除乞讨者这一问题,赞同反对各占一半,但76.97%的人认为政府应加大对城市乞讨者的帮助力度。调查统计显示:在面对各类乞讨人员时,更多的人愿意相信残疾人和老人的真实性。之所以不给那些年轻乞讨者帮助,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人有能力自力更生。这表明,在是否对街头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帮助的问题上,很大部分的人具有自己的判断力,又没能完全摆脱同情心的支配。同时还有部分人表示,之所以不给一些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更多的帮助,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人十有八九是骗子,甚至有职业乞丐和帮派操纵的嫌疑。他们认为自己不能分清辨别出乞讨者的真伪,这种欺骗性让施助的人无法接受,因而对乞讨者选择漠视。虽然市民对城市乞讨人员的关注表现冷淡,但是还是希望政府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帮助乞讨人员更好生活。这说明市民希望政府切实履行职责,但又过分地依赖政府而忘记了自己在社会事务中的义务。在我国许多大城市城市乞讨者已成为最令城市管理者头疼的事之一,成为和谐城市建设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因为它不仅仅会影响城市形象而且更关乎百姓生存大计,只有解决好像街头乞讨这样的民生问题,和谐城市建设才能能到广大市民的支持的拥护。那么为何城市乞讨现象在我国城市中如此普遍呢?分析我国近年来的社会改革和城市化进程我们不难发现:正是改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催生了城市乞讨这一现象的发生。城市乞讨人群数量的不断增加其根本原因在于底层人民的贫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富强了,我国的GDP也成为世界第二,社会中富人越来越多,这一系列现象造成了一种假象:中国人富起来了。其实不然,真正富起来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这很少一部分人手中拥有者大部分的财富,而更多的人正为生计奔波。虽然工资也在涨高,但永远也涨不过CPI。在偏远地区及农村由于贫困,很多人生病无钱医治;孤寡老人没人赡养;对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政府不闻不问或者无力帮助。迫于生计,这些人最终走上了乞讨之路。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很多农民在家里种地的收成还不如在大城市乞讨的收入,这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民进入城市成为城市乞讨者,从而使城市乞讨队伍不断壮大。其次是政府相关部门对城市乞讨者的管理不力或者是不作为。虽然早在2003年我国就正式实施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然而,这一政令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各地的城市乞讨仍处于无序状态,甚至在个别城市出现过为改善市容暴力驱赶城市乞讨者的情况。所以,完善一套处理城市乞讨问题的法律管理机制是规范乞讨市场的当务之急。相关部门在执法时还必须注意区别对待:对真正迫于生计而乞讨的人要给予最大程度的帮助,对通过欺诈行为乞讨的和违法犯罪性职业乞讨者进行严厉打击。一直以来正是由于对虚假乞讨的打击力度严重不足,使一些想通过乞讨发家致富和从事违法犯罪的人有了可乘之机,这不仅欺骗了人们的感情,引发了社会信任危机,也损害了那些真正乞讨者的利益和信誉,而且还会影响社会治安稳定。还有随着市场经济深入人心,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诚信的缺失和金钱至上的观念对居民的影响也很深,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以“孝”为中心的家庭伦理道德正在弱化。由于以“孝”为中心的家庭伦理道德不断弱化,出现了很多子不养老的现象。老年人因为自身原因在社会上是明显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在农村,他们劳动能力弱,文化知识水平低,当出现子不养老时,很多老人不知道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有的即使知道也不愿把子女告上法庭。于是,当他们丧失劳动能力,无以维持生计的时候,就很可能走上乞讨之路。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健全。社会保障的对象主要是城镇失业人员,覆盖范围很小,而且在广大农村,因为物价上涨,每月一二百元的低保根本不能维持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生活所迫,一些人不得不走上街头行乞之路。许多大城市日益增多的城市乞讨现象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首先,城市繁华商业地段的乞讨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容市貌,不利于和谐城市建设,当然这并不是说城市不能存在乞讨者,在欧美发达国家街头乞讨亦不可避免,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将街头乞讨规范化,使之有序,继而成为城市的一部分而非现在我们看到的格格不入。其次,乞讨现象职业化、商业化的现状已经引起了市民反感,造成了市民对乞讨者的不信任,这种同情危机使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失去了接受社会帮助的可能性,更严重的是这种同情危机正越来越向青少年群体蔓延,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已陷入两难境地,久而久之,社会同情心将会缺失,这将严重影响社会的持久良性发展。还有,乞讨群体的扩大将助长社会惰性风气的形成。随着越来越多的底层贫困者或是投机者走上乞讨之路,“不是嗟来之食”的民族精神受到挑战。城市乞讨者乞丐为了获取钱财,不顾廉耻,采用阻挡、漫骂、下跪等方法纠缠行人,完全丧失了人格尊严,长期如此,必会造成精神堕落,失去进取之心,而民族的进步靠的正是国民的进取之心。同时,城市乞讨的无序化亦会影响社会稳定。随着大量乞讨者涌入城市,城市的既有秩序将会被打乱,一些乞讨者违反交通规定在车行道乞讨更是威胁到公共安全。另外,一些乞讨者眼见社会贫富分化的严重后,可能产生厌世情绪更严重者有可能产生报复社会的情绪,这将威胁社会安全。同时,伴随乞讨人员增多,城市盗窃现象亦在加剧,这些都是社会稳定的不安因素。城市乞讨现象的负面影响正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到改革开放的基础和社会安定的基石。所以,妥善治理城市乞讨现象已经刻不容缓。解决城市乞讨现象最根本的还是经济的发展,通过发展经济解决贫困问题。我认为,当前我国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已经积累了相当多财富,在继续大力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将社会公平提到与经济发展同等地位,因为30多年发展取得的财富正日益集中于占社会总人数很少的富人阶层,“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现象正日益凸显。所以,我认为当年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标已基本实现,现在重点要做的应是“先富帮助后富”,所以,国家应大幅调整社会分配比率,同时将建设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及西部欠发达地区,只有先解决了平衡发展问题,中国的现代化才能有新的发展动力,才能持久。“西部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