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民权,所得税与预算监督:兼谈农村费改税的思路王绍光,王有强香港中文大学《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三期目前中国农村税费改革即将全面开始,这是继土地改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中国农村的第三次革命。1但不少人把农村税费改革的目的简单归结为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大大低估了这次改革的意义。从试点地区的改革方案看,似乎并没有超越明代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和清代雍正的“摊丁入地”,无非是“正杂统筹,”“赋役合一,”“丁银摊入田亩”。我们认为,农村的三乱(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和由此产生的农民负担过重只是表面现象,造成这个现象的深层原因是我国不合理的财政制度。深层制度问题不解决,既使把现在的费都并入了税,苛捐杂敛还会卷土重来,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明“一条鞭法”执行不过十余年,清康熙“永不加赋”的诺言很快失信于民,便是前车之鉴。2税费改革的目标应是建立一个民主,公平,统一,规范,高效的现代财政制度。只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为农村以至整个中国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1张曙光,“中国农村税费改革即将全面开始”新华社合肥2000年2月15日电2孙学文主编,《中国近代财政史》(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84-87页。2这篇短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提出一个简单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部分分析“三乱”肆虐和农民负担过重的制度根源,第三部分讨论税费改革的必要性,第四部分谈国外经验的启示,第五部分是政策建议。第一节理论分析框架近年来,尽管中央政府三令五申要制止农村“三乱”,地方政府似乎也在积极努力地予以执行和配合,但是“三乱”问题还是相当严重,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人们一般将机构膨胀和贪污腐败看作“三乱”的原因。但这两个问题在城市也普遍存在,为什么城市居民对“三乱”问题并没有那么强烈的切肤之痛呢?看来要探求“三乱”的根本原因,我们必须超越对个别人和个别机构的道德谴责。那么“三乱”的根源到底在那里呢?在这一节里,我们提出一个分析“三乱”问题的理论分析模型,并据此试图探究“三乱”的根本起因。在本文中,“地方政府”主要是指乡镇政府及其所辖的村级组织。地方财政收入有三大来源:地方本级财政收入,上级政府转移收入,来自摊派(包括乡统筹、村提留和集资)、收费和罚款的收入。前两者构成地方政府预算收入。地方财政支出可以分为三类:本地区政权机关运作所需支出(如行政支出、公安、司法支出),本地区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的支出(如文化、教育、卫生支出),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支出(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为方便讨论,我们用g表示由地方政府所提供的某一种公共服务或产品,G=G(g)表示提供g所需要的最低开支,T=T(g)表示地方财政预算中用于提供g的(正规)拔款数,F=F(g)表示地方政府的与g相关之收费、罚款、摊派总收入。请注意,我们把3G,T和F都表示为g的一个函数,也就是说,对于g的每一个值,G,T和F都有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因为G和T是用于提供g的所需开支和预算拔款,显而易见这两者的值理应依g的值而定。另外,公共服务或产品的提供情况g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与g相关之收费、罚款、摊派总收入F。为什么呢?我们用地方社会治安作为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一般而言,地方社会治安由当地公安部门负责,是一项地方性公共服务。如果社会治安情况较好,需要用收费或罚款办的案件就会减少,因而相关的收入也会下降。对于g的每一个给定值,地方政府有关提供g的预算状况可以用下列式子表示:B(g)=F(g)+T(g)–G(g)=F(g)–D(g),其中D(g)=G(g)–T(g)是提供g的预算缺口。下面我们分两种情形来讨论这一式子.第一种情形:T(g)≥G(g)地方财政预算中用于提供g的支出己足够。既然地方政府预算收入可以保障公共服务或产品的提供,“三乱”问题不会出现。当然,这是最理想的情形。第二种情形:T(g)<G(g)地方财政预算中没有足够的拔款用于提供g,因此地方政府需要寻找其他收入来确保g的提供。考虑到现实中公共服务和产品的供给难以准确地控制和评估,我们假设g的值在某一个(给定)范围(g0,∞)内可以变动,这里g0可以认为是该项公共服务或产品的最低供给水平。在g的这一给定取值范围内,地方政府就可能通过选择g的值来获取尽量多的剩余B(g)。根据我们的定义,B(g)=4F(g)–D(g),这就表明g的取值可能是基于使得收费、罚款、摊派的总收入F(g)与预算缺口D(g)之差尽量大,而不是仅仅弥补预算缺口。一般而言,如果提供g的预算拔款T(g)相对固定,预算缺口D(g)就随着g增大而扩大。F(g)的变化情况则视g的特性而定。对此,我们可以用教育(g1)和社会治安(g2)这两项公共服务为例来帮助理解。农村教育预算经费严重不足,教育开支往往靠收费或摊派收入来补帖,所以F(g1)随着g1增大而上升。由于可用收费或罚款办的案件随着社会治安情况转好而减少,F(g2)则随着g2增大而下降。那么,如下面的图一和图二所示,g1和g2的取值都将靠近其最低供给水平g0,同时F(g1)和F(g2)的值都偏高.从上面的理论分析可以见到,出现“三乱”问题的根本原因可以概括为:地方财力不足:T(g)<G(g)。财政结构不合理:T偏低(正规税源缺乏)而g偏高(法定支出繁重)。预决算管理不善:G(g)难以控制,对F(g)和B(g)无法进行有效监管。我们在下一节中对此一一作更进一步的分析。5D,FD(g1)F(g1)6g1g0g3图一:F(g1)为与g1相关之收费或摊派收入D,FD(g2)7F(g2)g2g0g4图二:F(g2)为与g2相关之罚款收入8第二节三乱肆虐和农民负担过重的制度原因在中国农村,上面谈到的两种情形都存在。T(g)≥G(g)的情况主要出现在东部地区。例如在辽东半岛,胶东,苏南,珠江三角州,浙江和福建沿海地区,农民个人一般都没有社会负担,或负担不重。无论是在以集体经济为主的苏南,还是在以私营经济为主的温州,农民除了缴纳必要的农业税和少量提留统筹外,基本上不用负担集资和摊派,几乎没有农民负担过重之说。3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是非农产业,尤其是农村工商业相当发达。以种植业为支柱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则不然,T(g)<G(g)的情况十分普遍。4不过也有另外,在中西部那些非农产业已占主导的地方(如河南省临颍县的南街村,巩义县的竹林村,新乡县的刘庄等),依然会出现T(g)≥G(g)的情况。5我们的关注点主要是T(g)<G(g)的情况。为了解释T(g)为什么会小于G(g),让我们对T和G分别进行一番解析。为什么正税收入不足?3余红,《中国农民社会负担与农村发展研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5-120页。4王跃新、吕昱成,“农民负担问题简析,”《统计研究》,1997年第六期。5见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9T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地方政府本级财政收入(T1),另一部分是上级对本地的财政补贴(T2)。乡镇本级财政收入主要由工商税,企业所得税,契税和农业税构成。6显然,非农产业发达的地区可以从工商税,企业所得税和契税中获取大量收入。用这些收入支付G往往就已经足矣。而在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这三类税收极其有限,故只能依赖农业税。种植业的收入不高,农业税的税率又低(约5%),因此来自农业税的收入不可能提供充沛的税源。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东部地区农民负担轻,而中西部地区农民负担重。如果T1不足以支付G,只要来自上级政府的财政补贴T2足够高,两者相加还是有可能大于G。遗憾的是,中国各级政府财政收入总和占GDP的比重还不足15%,7从中央到乡镇,各级政府的财政都是捉襟见肘,几乎没什么钱可以用来补贴下级。在中西部地区农村,乡镇的直接上司--县政府绝大多数收不敷出。它们自顾尚且不暇,不向乡镇伸手就谢天谢地了。即使它们有补助乡镇之心,也没这个能力。省政府面对的是嗷嗷待哺县级财政,连县级财政的赤字问题解决不了,岂有余力补助乡镇财政?中央的日子也不好过。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只有6%左右,在全球各国中是最低的。8除去国防开支和行政开支,中央财政所剩无几,只能靠借债度日,也拿不出钱来解决乡镇财政问题。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朱总理在回答有关税费改革问6李慷,“乡镇政府”,见熊景明主编,《进入21世纪的中国农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第31-37页。7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完成13380亿元,而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9404亿元。前者相当于后者的14.97%。见项怀诚,“关于200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新华社北京2000年3月18日电。8WorldBank,2000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Washington,DC:WorldBank,2000),pp.26-28.10题时,透露了中央政府的尴尬地位。他指出,“目前从农民手里收取300亿元的农业税,600亿元的乡统筹、村提留,再加上乱收费,恐怕从农民那里一年要拿1200亿元甚至更多。我们这一次的税费改革,就是要把现在收取的300亿元的农业税,提高到500亿元,也就是农业税率从5%提高到8.4%;与此同时,把乡统筹、村提留的600亿元和各种乱收费一律减掉。这样会出现一个很大的收支缺口。中央财政准备拿出200亿到300亿元补贴给农村,给有困难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但是,这个缺口还是很大的。”在现存体制下,中央财政额外拿出两三百亿来补贴农村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当然在预算之外,各级政府还有其它收入,如所谓“预算外收入”和“体制外收入”。但这些收入都不受预算监督,更不可能用来作转移支付。由于T2数额很小,如果T1G,T1加T2也不太可能大于G。为什么开支难以控制?现在让我们对G,即地方支出作一番分析。上面提到,地方财政支出可以分为三类,我们把它们简称为行政支出(G1),公共支出(G2)和发展支出(G3)。如果量入为出,使G1,G2,G3的总和小于T1与T2之和是完全可能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地方政府往往不愿也不能控制开支的膨胀。曹锦清在《黄河边的中国》中对此有敏锐的观察。关于行政开支(G1):“改革开放以来,各机构‘办公成本’急剧上升,与各级官吏要求提高福利待遇的压力,是两个最引人注目的现象。(1)党政各机构的‘办公成本’包括:A.办11公室内条件的普遍改善,办公大楼的兴建;B.吃喝送礼的招待费用(主要是应付上级部门官员的各种检查);C.交通通讯设备的现代化(县各局委办主要负责人与乡镇第一二把手基本上配备轿车与手机);D.有车必修路,乡,县通路必须‘硬化’。(2)干部的奖金与住房等福利。”(315页)关于公共开支(G2):“中央把农村九年义务制教育的重任全部推给乡镇政府,这在工商经济发达的沿海乡村,问题不大。但在内地依然是一个以低效农业为主的地区,工商业极不发达。全乡中小学教师的吃饭问题,就占去一级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七十,光这项负担就把乡政府压得喘不过气来。教师的工资,只是办教育的一个方面,另外还有校舍,教学设备,办公经费等等,都要花钱。这笔钱从哪里来?!就是把乡财政的全部收入都用到教育这块都还不够呢。”(468页)“上面制定一个法是很容易的,也可以制定得很纯,很好看,但制定法的部门并不出钱。出钱落实的是乡与村,归根结底是农户。一方面叫减轻农民负担,一方面又加重农民负担,弄得我们工作很难办。”(518页)关于发展开支(G3):“各级地方党政与部门都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名义下,搞‘显示政绩’,大搞各种低效甚至无效的投入。”(365页)概括而言,行政开支膨胀主要是由于乡镇官员相互攀比,甚至与城市办公条件攀比造成的。公共开支膨胀主要是由于所谓“中央请客,地方出钱”(即中央和上级政府定政策,下指标,却让地方负责经费来源)造成的。发展开支膨胀主要是由于乡镇干部想在任期内做出看得见的“政绩”,不顾民力财力,大搞“短平快”的“政绩工程”而造成的。有些开支,乡镇干部不愿控制;有些开支,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