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自查报告4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自查报告1中共**市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根据《中共**市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督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渝委农组〔20**〕7号),结合**街道实际,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是主要成果。在市委市府和区委区府的坚强领导下,**街道干部群众用心用情用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真抓实干、精准施策、攻坚克难,经过8年的艰苦奋斗,实现了291户、938人全面脱贫,顺利完成全国扶贫普查工作及市区级各项检查和督查。**街道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提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被评为区打好“三大攻坚战”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二是基础数据。截止目前,**街道在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中有已脱贫户(享受政策)289户928人,边缘易致贫户12户42人。二、开展的主要工作(一)聚焦目标任务,强化首位意识。一是坚持有效衔接首位政治任务不动摇。街道今年以来共召开党政班子会、领导小组会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8次、专题会议9次,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关于扶贫工作、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视察**重要讲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全市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精神,同时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乡村振兴促进法》。二是坚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动摇。1.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按照5年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总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市委和区委的帮扶政策,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不减,稳定民政低保兜底救助类政策,落实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种粮直补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2.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持续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医教联动和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全街道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达到100%。落实医疗救助分类资助政策,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建立了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保障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住房安全,确保“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实施农村供水保障提升工程,全力提高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3.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做好各类兜底补助政策的落实,确保补助到位,坚决防止因病返贫致贫。4.分层分类实施帮扶。建立健全易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级分层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对有劳动能力的,坚持开发式帮扶;对丧失劳动能力的,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按困难类型及时纳入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等,强化保障性兜底帮扶,同时继续做好帮扶干部日常走访工作,确保重心不变、力度不减、劲头不松。**街道城乡低保共计370户605人(其中:城镇141户187人,农村229户418人),低保人数占街道总人口%(街道户籍总人口49717人)。目前农村低保最低生活保障线为496元/人/月,城镇低保为620元/人/月,低保金实行差额发放。农村户口低保户户均发放674元/月,城镇低保户均700元/月。低保户中建卡贫困户共48户110人,占低保总户数的%。5.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按照“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经营高效、监督到位”的总体思路,统筹协调街道域内扶贫资产登记管理工作,做到应纳尽纳、分级分类、台账管理,形成了从资产形成的“入口”到资产使用的“出口”全流程管理模式,全面提高资产经营管理水平。目前,全街道清理20**年以来扶贫资产18个,涉及扶贫资金万元。6.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外出务工就业,加强跟踪监测,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作用,促进脱贫人口就近就地就业;鼓励街道村两级针对弱劳力、半劳力等低收入家庭,根据实际需要,精准开发公益性岗位,增加困难群众收入的途径,推动帮扶工作由“输血式”变为“造血式”。目前,全街道已就业脱贫劳动力达448人,边缘易致贫户10人,通过公益岗位实现33名困难劳动力就近就业,有效激发困难群众内生动力,增强了“造血功能”。7.持续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扶志扶智相结合,提升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依托“小院讲堂”开展“七讲”志愿服务活动,深化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发挥好村规民约的约束和规范作用。持续开展不赡养老人专项整治行动。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致富带头人带动。我街道认真落实区级部门下发的培训任务,针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需求,分级分类开展好劳动力培训。截至7月底,我街道已培训劳动力累计180余人,培训内容包括原料调配与预制加工、万州烤鱼制作、陶艺等。(二)聚焦突出问题,聚力整改落实。按照区委区府部署安排,一体化推进中央巡视、国家成效考核、市级成效考核和各类监督检查反馈问题整改。一是国家成效考核认领17个具体问题,制定整改措施29条,5月底全部整改到位。二是市级成效考核认领7个具体问题,共制定整改措施7条,5月底全部整改到位。三是紧扣“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核心指标,持续推进问题清零,特别是对因大额医疗支出存在返贫或致贫风险的实行兜底保障。(四)聚焦产业兴旺,助推特色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街道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战略机遇,立足“复兴荣昌陶文化,重振中国陶都雄风”的目标,对标对表乡村振兴“二十字”总方针和“五个振兴”总要求,抓好“五大工程”,认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陶为本、融合发展思路,旨在建设成为集陶产业、文化、旅游、体验、教育于一体的非遗特色小镇,打造成为以都市休闲农业和家庭生态旅游为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街道,建设中国西部陶瓷之都。(五)聚焦乡村建设,助力美丽乡村加速发展。近年来,**街道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污水治理与粪污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截至20**年底,街道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88%,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所有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不断提升,100%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六)聚焦乡村治理,优化基层党组织队伍。11个村(社区)实行书记主任“一肩挑”,“两委”交叉比例达%,45岁以下达49人,大专及以上学历46人,在读大专16人,实现年龄、学历“一降一升”目标。退役军人任书记2名,2名书记为本科学历,5名书记为大学专科学历,4名书记即将取得大学专科学历。基础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截止目前已建成新风小院4个,今年拟新建成新风小院9个,预计12月底完成建设,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对农家院落建设的政治引导作用。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资金缺口大,造成“供血不足”。实施乡村产业振兴战略,范围广、任务重,资金需求大,导致整体推进缓慢。(二)人才队伍弱,导致“造血不够”。人才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力,乡村振兴需要各类人才增强智力支撑,乡村对人才的引进、孵化、培育都需要加强。(三)部门沟通少,形成“成果散乱”。乡村振兴的工作任务杂,涉及部门多,由于部门之间存在沟通较少、统筹不够的问题,导致资金不往一处使,不能整体推进、重心偏移,乡村振兴整体成效不明显。(四)群众伸手多,呈现“根基不稳”。农村大量青年壮力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大多是老年人,老年人守旧思想根深蒂固,“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思想道德教育力度还不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容易反弹。四、下一步工作打算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中央和市、区部署要求,用足用好脱贫攻坚以来形成的好机制、好措施,高质量推动衔接期内各项工作。一是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进一步加强动态监测,针对集中排查工作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持续清零工作,分层分类做好常态化帮扶。认真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管理,做好风险防范。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环境,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继续推进消费帮扶,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做好全面核查和确权登记,确保持续发挥作用。二是持续加大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力度。1.以陶产业为核心,探索配套特色产业发展。2.深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3.发挥集体经济引领作用,以点带面纵横发展。大力实施农村“领头雁工程”,深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推行“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品牌”经营模式,发展陶、茶等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切实实现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探索以村落空间为载体的乡村建设新路径,打造城乡融合示范点。将通安村打造为中国陶艺村,高标准建设好“双昌”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合作园区。4.积极搭建就业平台,有序引导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尽可能多的吸收贫困人口就业;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村级综合治理等“刚需”,合理开发公益性、辅助性就业岗位,确保实现充分就业。三是持续推进作风建设。推深做实各类问题整改,持续深化“以案四改”警示教育,从严从实抓好作风建设,杜绝衔接期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发生,以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更优的作风,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自查报告2我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安排,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就我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在听取区农业农村委(区乡村振兴局)、区教委、区民政局等10余个部门工作情况汇报的基础上,深入东城、西河、华兴、双山等镇街和部分原市级脱贫村,实地察看各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进乡村治理,以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等情况,深入了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广泛收集相关工作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情况(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高位统筹推动。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区委要求,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工作,高度重视、扎实部署、有序推进。把成熟的脱贫攻坚领导机制转型应用于乡村振兴,实行区、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负责制和村(社区)书记负责制,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制定《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2023年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等指导性文件,常态化召开有效衔接专题调度会,专题研究部署、推动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相关重点工作。组建成立区乡村振兴局,补充调整区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调整优化镇街相关机构职能,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二)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工作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基础上,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保持责任不松。严格落实市负总责、区县和乡镇抓落实、行业部门主管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意识与主体意识,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二是保持政策不变。继续执行脱贫攻坚主要政策,做好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支持、人才智力支持等政策衔接,更好发挥政策的支撑作用。三是保持力度不减。建立区领导定点联系机制,突出抓好队伍有效衔接,督促2826名帮扶责任人持续开展结对帮扶,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四是保持监管不脱。加大致贫返贫风险防控力度,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风险规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