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_银行债券融资工作计划【实用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12023年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_银行债券融资工作计划【实用4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分享的“2023年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_银行债券融资工作计划【实用4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一篇】摘要作为金融衍生品的一种,融资融券可以释放市场活力,股市越活跃,交易方式越多,就越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这是股市发展的必经之路。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启是我国股市发展的里程碑,起步晚、制度不完善、易受政策影响是其主要特点。会计核算和税收筹划是企业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时的工作内容之一,也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关键词企业融资融券业务会计核算税收筹划融资融券又称“证券信用交易”或保证金交易。为了更好地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企业应不断完善会计核算及税收筹划,以便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会计核算有利于预算管理的强化、成本核算制度的优化、会计集中核算制的推广。企业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税收筹划,有利于税收筹划更加合理,有利于税收筹划制度的建立。2/21一、企业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会计核算实例及其规范会计核算的意义(一)融资融券业务的性质融资融券业务,是指证券公司向客户出借资金供其买入证券或者出借证券供其卖出,并由客户交存相应担保物的经营活动。因融资融券业务产生的交易称融资融券交易。在融资交易中,客户从证券公司借入资金购买证券,到期归还资金并支付利息;在融券交易中,客户从证券公司借入证券卖出,到期归还证券并支付利息。广义的融资融券交易通常还包括证券公司从证券金融公司、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融得资金和证券的转融通业务。(二)融资融券业务适应相关准则及企业融资融券会计核算实例关于融资业务,证券公司及其客户均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证券公司融出的资金,应当确认应收债权,并确认相应利息收入;客户融入的资金,应当确认应付债务,并确认相应利息费用。关于融券业务,证券公司融出的证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有关规定,不应终止确认该证券,但应确认相应利息收入;客户融入的证券,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并确认相应利息费用。3/21证券公司对客户融资融券并代客户买卖证券时,应当作为证券经纪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证券公司及其客户发生的融资融券业务,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有关规定披露相关会计信息。2.企业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会计核算实例(在不考虑相关收费情况下):假设2023年12月1日沪市大盘位于3600点,某公司预期大盘有可能进一步走低,因此向甲证券公司融券,做空交易。某公司融券b股票100万股,此时b股票市价10元/股,约定6个月后于2023年5月31日按年利率12%归还给b股票,同时按照股票市值的60%缴纳保证金600万元。2023年5月31日b股票市价8元,不考虑相关交易的手续费。月1日某公司融券缴纳保证金、实际融券以及出售股票时的会计分录为:借:其他应收款――融券保证金6000000贷:银行存款――自有资金6000000借:交易性金融资产――b股票融券成本10000000贷:交易性金融负债――b股票融券本金10000000借:其他货币资金――融券存款10000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b股票融券成本10000000借:交易性金融负债――b股票公允价值变动2000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b股票2000000借:交易性金融资产――b股票融券成本80000004/21贷:其他货币资金――融券存款8000000借:交易性金融负债――b股票融券本金10000000贷:交易性金融负债――b股票公允价值变动2000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b股票融券成本8000000通过“交易性金融负债”及其对应的“公允价值变动”会计科目,确认和计量融券业务因证券价格浮动而带来负债金额的变动及其收益,最终某公司通过融券做空交易获得200万元利得,扣除融券利息费用30万元,净利润170万元。如果2023年5月31日前,股市在多头市场下,b股票上涨,某公司该笔融资融券业务可能出现亏损,甚至被强制平仓。(三)健全企业融资融券会计核算制度,规范融资融券成本管理意义重大在2008年股市跌回熊市后,资本市场在相当长的时间处于低迷状态,使得融资融券交易发展缓慢。直到2023年下半年以来,股市迎来一波波澜壮阔的牛市,融资融券业务迅猛发展,在较长的一段时间维持在万亿之上。无论市场牛熊,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都能使得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的潜在风险。在企业通过融资融券获得的利益较小的情况下,规范成本核算,能有效控制融资融券业务的融资成本,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同时建立起一整套规范的成本核算制度,使融资融券成本核算规范化、制度化。二、融资融券业务的税收筹划要合理化、制度化(一)营改增现阶段,税收筹划应规范、合理5/21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企业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时的税收筹划已逐步完善,但其严谨性、操作性、科学性、实用性、合理性仍需要加强,而完善齐备的法律法规,能为融资融券业务税收筹划体系的规范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融资融券业务的税收筹划要严格执行现有的法律法规,尤其在营改增现阶段,根据财税2023年36号文件,融资融券业务由以前缴纳营业税,自2023年5月1日起改交增值税费,一定要避免执行上的混乱,注重各相关税收法律之间的衔接,不断规范企业融资融券业务税收环节的管理,使税收筹划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使税收筹划更加合理。但针对证券公司开展的融资融券,2023年3月,国家^v^专门2023年第20号公告暨《国家^v^关于融资融券业务营业税问题的公告》。《公告》明确:证券公司是实际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并取得融资融券业务收入的单位,因此,按照现行营业税政策规定,证券公司应作为融资融券业务的营业税纳税人,就其取得的融资融券业务收入在其机构所在地申报缴纳营业税。这意味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不在营改增的范围,融资融券业务仍然交纳营业税。而企业客户是按财税2023年36号文件规定交纳增值税。(二)融资融券业务税务核算要与经营纳税相结合进行筹划企业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税收筹划,要与企业经营业务相结合,尤其在所得税纳税筹划上要合理。企业缴纳所得税,纳税时间是按季预交,年度汇算清缴。企业要根据纳税时间结合企6/21业自身经营、资金状况、融资融券投资收益等几个方面进行统筹考虑,合理筹划。同时何时确定成本费用,确定成本费用多少,势必影响到缴纳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影响到税款金额、税负。合理的纳税筹划可以使企业税负更加合理,从而节约资金成本。(三)税收筹划与企业业务流程管理相结合完善的税收筹划的运作程序,是确保企业纳税规范化、合理化的关键。加强对各个业务流程的管理,使税收筹划管理与其他流程管理同步进行,从而建立现代企业全方位、全过程的业务监督体系。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业务流程管理,尤其是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要有机结合,使得三者之间能实现有效的、全面的、动态的对接。在提高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管理、税收筹划管理效率基础上,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三、结语企业对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会计核算及税收筹划规范管理,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企业资金的收益,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的税收政策。参考文献: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二篇】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出现超级货币宽松,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都经历了一次主动加杠杆的盛宴,杠杆周期向上带来了债务活动的活跃和经济体债务率的迅速7/21提升。在杠杆上升的过程之中,中国的金融格局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孕育出新的金融产品。推出背景及基本情况利率市场化压制银行净息差,而表内资产扩张又受资本充足率限制,银行资产扩张增速出现明显回落,到2023年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同比增速骤降至,较2023年年末的增速下滑超过4个百分点。在此背景之下,国内“影子银行”体系迅速扩张。以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及其资管部门、基金公司、保险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为代表的机构所从事的类银行贷款和债券业务,以委托贷款、商业承兑票据等金融工具为代表的银行表外业务,再加上小额贷款、民间融资工具等形式构成了外延广泛的中国影子银行体系。银行理财的发展尤为迅速,新发产品规模从2004年的万亿元,到2023年的万亿元,十年间银行理财市场以年均近100%的规模增速迅速崛起。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银行理财市场的存续规模达到万亿元,成为仅次于信托业的第二大资产管理行业。理财业务的发展缓解了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冲击,提升了居民投资收益,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但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在近两年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论,包括刚性兑付问题、自营和客户资金未有效隔离、资金池业务的庞氏特征、逃避监管等问题不容忽视,更为关键的是银行理财定位和法律地位目前仍较模糊。为规范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明确银行理财法律地位,银监8/21会在继3月份出台《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即“8号文”)之后,开始进行银行理财业务方面的创新探索,并推出银行理财管理计划和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10月15日,备受关注的首款银行理财管理计划试点产品由工行正式发行,募集资金75亿元,募集日期是10月15日—20日,认购起点虽然是10万元,对象必须是金融净资产达到6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个人超高净值客户,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净值型)产品;资金投向中,债权类资产部分只投资于理财直接融资工具,比例范围为0%—70%;在此之后,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的银行理财管理计划纷纷启动募集,上限金额合计约为200亿元。银行理财管理计划对应的具体投资品之一为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其定义为由商业银行作为发起管理人设立,直接以单一企业的债权融资为资金投向,在指定的登记托管结算机构统一托管,由合格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和转让,在指定渠道进行公开信息披露的标准化投资工具。2023年10月23日,包括工商银行在内的11家银行试点发行的103亿元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央结算公司)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综合业务平台正式报价转让,首批直接融资工具的期限在一年至三年不等。该创新的核心要素比较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处于资产端,解决基础资产如何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简称“非标资产”)变成标准化产品的问9/21题;银行理财管理计划则处于资金端,实现银行理财风险隔离。而银行在资金端资产端,分别承担不同角色,在资金端担任理财管理计划管理人,为理财客户管理风险和收益,收取管理费,有些银行根据合同还可以参与超额业绩分成;在资产端担任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发起管理人的银行募集资金后投资于某一融资企业,通过管理融资项目风险和收益,以及连续报价和信息披露服务等,获得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的管理费用。(一)银行理财管理计划与传统银行理财的比较一般来讲,银行通过设立理财产品向客户销售,从理财客户获得资金,按照比例配置交易市场中的货币市场工具、银行间交易债券等。但银行理财管理计划与传统银行理财存在明显区别。1.期限存续期方面,传统银行理财产品期限主要为30天、60天、90天、180天左右,其中以1个月至3个月的产品为主,而投资直接融资工具的银行理财管理计划则设置成开放式结构,存续期限长,定期可赎回,只要投资者在赎回当天不操作,即可自动滚入下一个期限。2.客户群和收益率银行理财管理计划一般主要针对高净值客户,采用净值收益,收益率相对高于一般的同期限理财产品。某银行的此款产品认购起点为5万元,首个封闭期的年化收益率为和。3.投向10/21资金投向中,债权类资产部分只投资于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比例范围为0%—70%,取代了以往投资者在产品说明书中常见的信托计划、券商资管计划、保险资管计划等基础资产。4.估值银行理财管理计划更像证券市场中的债券型基金,每个交易日都有估值,而原有理财是以预期收益率来做报价,没有公开的估值,类似于短期存款产品。5.信息披露银行理财管理计划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