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尔企业信用评级方法通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安博尔企业信用评级方法通则安博尔信用评级方法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吸收穆迪、标准普尔等国际著名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方法,借鉴国内同行评级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自主开发及与国内外信用评级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合作、研究形成的,既遵循了信用评估相关国际惯例,又充分体现了中国国情。信用风险评价模型通过对行业特点和企业基本经营环境的全面分析,抓住企业风险要素,联系企业经营战略和资源来评价财务指标及未来经营绩效,并通过一系列的过程控制来保障企业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可信性和客观性。安博尔信用评估主要考虑行业发展趋势、国家政治和监管环境、管理层基本素质、基本经营和竞争地位、财务状况、组织结构、特殊事件风险等七个方面,具体分析框架根据行业和评级对象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大部分评估对象而言,特别是工商企业和债务工具的信用评估,正常运营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偿还到期债务、履行特定契约或承诺的根本保障,安博尔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技术,对评估对象现金流量充足性进行分析和预测。安博尔还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信用评估操作体系,并以此为支撑,将评估对象与同行业和不同行业的其它企业或金融机构进行比较,以客观、充分地揭示其违约风险及损失的严重程度。安博尔信用评级是对工商企业、金融机构及其它经济主体偿还到期债务、履行特定契约或承诺的能力和愿意的综合评估,并用国际通用的评级符号表示评级对象的违约风险及损失的严重程度。评级体系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行业整体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行业风险分析和企业经营环境分析。对行业特点和企业经营环境变化的准确把握是安博尔评价体系的基础。二是企业评价体系。包括定性分析,财务指标分析和特殊分析。企业评价体系的考核要素的选取一般取决于行业整体评价,因而企业评价体系是一种动态评价方法,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一)行业整体评价目前国内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行业细分化程度在加强。由于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经济各行业的特点及风险特征差异很大,因而准确把握行业特点和行业环境是决定企业信用评价是否成功的关键。1、行业风险分析。行业分析是企业信用评估的起点,具体包括行业特点分析和行业前景分析。(1)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即行业处于增长、稳定或衰退阶段。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行业内企业所承受的风险也不同。一般来说,处于增长阶段的行业竞争相对较弱,市场空间较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集中在市场份额的争夺上。而对于处于稳定阶段的行业,由于竞争比较激烈,企业竞争力的形成往往与产品的细分程度和成本优势有关。产品细分程度强的企业在产品市场变动较大的经营环境中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可以适时根据客户需要开发新品种。而对于产品差异化程度小,品种需求规模大的市场环境,具有相对成本优势的企业往往能在价格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2)行业的竞争状况。如高度竞争或寡头垄断等。高度竞争的市场状况一般表现为无数企业相互竞争,其中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现阶段国内房地产行业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某一房地产公司可能在某一城市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但却不能在该地区或国内占据市场优势。寡头垄断在国内一般体现为政府控制较大的行业,如电信、石化、航空、铁路等行业,市场往往为少数几家公司所控制。另外,行业竞争状况的分析要特别关注行业参与者的竞争行为,如行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普遍存在可能对企业的正常经营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3)行业是资本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还是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对资金的需求比较大,行业的成功要素往往与筹资渠道、现金生成能力有关。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一般利润空间不大,行业盈利能力取决于劳动力成本或劳动力市场状况。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盈利能力主要取决于技术创新,盈利空间很大,但市场风险较高。(4)行业进入或退出难度。行业进入的难易程度决定行业的竞争水平。如果市场障碍少,原有市场参与者的竞争优势将很快丧失。市场进入主要受规模经济性、市场营销渠道和法律法规等因素影响。行业退出的难度在信用评估中一般表现为企业的经营前景不佳,极大的行业转型机会成本对处于衰退阶段的行业带来较大的不确定因素。一般来说,专用设备、厂房占企业资产额较大比例的企业退出难度较大。(5)行业需求可预测的程度。产品需求可预测程度比较强的行业,行业参与者往往可以根据产品需求及其占用的市场份额来确定相应的生产规模,因而其经营风险相对较低。产品需求波动比较大、可预测性较弱的行业,行业参与者的生产往往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因而其经营风险较高。行业前景分析是对行业因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变化而进行的相应的趋势分析。行业细分化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行业细分将会逐步打破原有市场格局,因而行业特征也将会随之发生明显变化。此外,中国加入WTO后,政府参与国民经济的力度将会逐渐减弱,一些原受政府保护的行业将会受到较大的市场冲击。2、企业经营环境分析。企业经营环境分析是行业整体评价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社会、人口、政策和技术变化分析、行业容量分析、行业发展周期分析和影响企业经营的决定性因素分析等。(1)社会、人口、政策和技术变化。一些经营环境的变化会导致行业特征(竞争状况或盈利水平)的根本变化,如政府放弃对行业的保护、关键技术的革新等。大多数经营环境变化都会对行业带来一些影响,只是影响程度大小的差别。如人口结构、数量的变化将会对零售行业带来较大的影响,而核心技术的革新则会影响大多数的制造企业。一些新行业和处于发展阶段的行业则对政策变化相当敏感,这些行业参与者在确立市场地位时易受政策变化的影响,因而其风险程度与政策环境的稳定密切相关。(2)行业容量。中国的投资环境带有较大的政府行为。重复投资和盲目投资使得行业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一些原来利润空间较大的行业,由于投资的高度集中而使行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而变得无利可图;而那些利润空间小的行业则因为投资不足而发展缓慢。就这一点而言,对行业容量的分析是信用评估中考核企业投资行为时的前提。另外,行业容量的状况与行业的竞争状况密切相关。生产能力过剩的行业竞争异常激烈,行业参与者的市场地位是信用评价的重点。而对生产能力不足的行业的评价重点则在企业发展能力上,如市场份额的增加、生产能力的提高等。(3)行业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初始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在初始阶段,行业参与者为数不多,且普遍处于微利或亏损状况。在成长阶段,市场需求上升,行业参与者不断加入,竞争主要集中在市场份额的争夺上。在成熟阶段,市场空间已越来越窄,行业参与者的市场比例相对比较稳定,竞争主要体现在市场份额的保持上。在衰退阶段,市场需求萎缩,产品销售量大幅下降,对处于这个阶段的企业的信用评价主要集中在行业退出或转型的难度上。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行业生命周期有逐步缩短的趋势,一些行业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的过渡并不是很明显。对这些行业的分析往往更侧重于企业的顾客导向经营策略的实施,即满足顾客特殊需要的能力。(4)影响企业经营的决定性因素。可用以考核企业的指标很多,但只有少数几个指标反映行业的决定性因素。行业整体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依据行业特点选取考核要素,并确定各考核要素的重要程度,以准确、真实反映企业的风险特征。行业的决定性因素主要取决于行业竞争的方式,如价格、产品质量、销售渠道及销售网络、产品概念或形象、产品细分程度、服务等。如以价格竞争为主的行业,其决定因素主要是成本控制能力;以产品质量竞争为主的行业,其决定因素可能是质量管理水平;以销售渠道及销售网络竞争为主的行业,其决定因素则可能是区域、产品销售的增长水平。(二)企业评价企业评价一般以行业整体评价所确定的考核要素为核心。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竞争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会计政策与财务报表质量、财务指标和特殊分析等。1、企业竞争力。竞争力主要反映在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产品的主导性和企业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等。市场份额集中反映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产品的主导性是指企业的产品在市场同类产品中是否占有主导到位。占主导地位的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很强。企业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往往反映市场垄断地位,因而具有价格影响力的企业的竞争优势极强。市场份额、产品的主导性等虽然能较好反映企业的竞争能力,然而多数企业的市场份额比较低,或者产品的差异性小,市场份额往往不能真实反映这些企业的竞争能力。较为可行的方法是评价企业维持高水平经营绩效的能力。主要评价内容有:第一,产品细分化能力。这种能力在需求变化比较大的市场环境中尤为重要。具有较大产品开发能力的企业往往能根据顾客的需要适时推出新产品,从而占领新的市场空间。第二,市场的分散程度。一般来说,市场越集中,企业经营风险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分散的市场有利于降低风险。第三,主要客户和供应商的分散程度。有些企业的主要客户只有少数几个,虽然客户数量少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营管理费用,但过分依赖少数客户将使企业在价格、质量的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同时个别主要客户的流失可能给企业造成重大影响。同样,过分依赖少数几个供应商的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很高。通常企业规模并不代表企业的竞争能力。一些小企业也能控制主要市场。而处于行业衰退阶段的企业其企业规模往往会加大其行业退出难度。另外,在评价企业竞争力时,要特别注意哪些高速增长的企业。这种企业往往野心很大,其大部分资金被投向高回报的领域,因而容易受行业、市场环境的影响,经营风险很高。2、经营管理水平。目前国内很多企业的成败往往取决于管理层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更是如此。因而对管理层的评价是信用评估的主要内容。经营管理水平的评价主要包括对管理层应变能力、企业的经营战略、管理层风险倾向、管理的有效性和管理层变动等方面的分析。(1)管理层应变能力。当前的企业所面临的是一个急剧变化的市场,管理层的管理方式、经营策略能否适应市场变化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僵化的管理模式将使一个好的企业逐渐失去其原有的竞争优势。在考核管理层应变能力时,主要结合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情况,着重分析企业采用的应对策略和措施,如分析是主动应对,还是被动应对;应对策略是前瞻性的,或是严重滞后的。另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是进行企业间的比较,即以同行业绩优企业采用的经营策略来作对照,如被考核企业应对策略比较迟或没有相应的应对策略,则说明管理层应变能力很差。(2)经营战略。尽管一些规模小的成功企业可能会没有系统的经营战略,多数企业的成功还是依赖于既定的经营战略。经营战略的评价方法有很多。信用评估主要侧重于企业所采用的经营战略与企业自有资源的适应性。经营战略与企业资源的关系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经营战略是充分利用原有企业资源,如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或降低未使用设备占用率。第二个层次的经营战略是对企业资源进行结构性调整,如利用现有设备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多元化经营等。第三个层次的经营战略是对企业资源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即企业整体转型。一般来说,基于企业人力、财力、厂房设备等资源优势的经营战略风险较低;而没有建立在自有资源优势基础上的经营战略风险很高,往往是注定要失败的。(3)管理层的风险取向。结合经营环境变化分析企业过去的经营活动,特别是投资活动,可以了解管理层的风险取向。管理层风险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企业未来经营活动的风险特征。如管理层趋向高风险的,则我们可相信该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也是高风险的。(4)管理的有效性。并不是任何的管理决策都能被有效执行。管理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管理者的素质、公司经营结构等。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强、协调沟通能力高往往能使其管理决策被有效执行。而一个权、责、利划分清晰的公司经营结构则能保证公司政令畅通。这一点在评估国有企业、乡镇企业或国有控股公司时特别重要,因为这些企业普遍存在产权不清晰、行政干预过多或管理层“内耗”等问题。(5)管理层变动。保持管理层的稳定有利于保障企业经营战略的连续性。管理层变动频繁通常反映企业经营存有较大问题,因而进一步分析管理层变动的原因是信用评估的一个重要步骤。而对于管理层相对稳定的企业,则需分析其管理方式是否僵化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