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通用3篇【参阅】此篇优质文档“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通用3篇”由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1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化的创新升华,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深刻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内在逻辑。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统一从发展理念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都蕴涵人民至上的基本理念。为人民谋福利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扬弃超越了西方以物和资本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实现人的本质和价值真正意义上的回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共同的奋斗目标。要落实好贯彻2/18好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调整优化收入分配格局,不仅要使所有群众更好更公平共享发展成果,逐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还要在尊重人民主体性中将广大人民的集体智慧和劳动实践凝聚转化为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能。从发展方式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都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一方面,我国经济已走过规模扩张、粗放增长阶段,逐步转向质量效率集约增长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中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注重环境友好型经济的培育,着力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另一方面,与以殖民扩张、掠夺剥削进行原始资本积累或野蛮开发摄取自然资源、过度破坏地球生态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践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更致力于开拓人与自然互依互存的现代化新局面。遵循绿色发展思路,开创既能发展生产又能保持生态良好的文明新路,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必然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只有强化质量意识,坚守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摒弃增量3/18为王的旧模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良好条件。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但要使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而且要建成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现代化强国。这就意味着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艰巨性、复杂性是前所未有的,决定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纵深发展必须依靠高质量的发展才能够实现。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不断提升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进而逐步筑牢现代化建设的经济基础。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中国式现代化的风险挑战。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能够巩固现有现代化发展成果,而且有利于化解现代化进程中的风险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但也要看到各种风险挑战并未消除,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乏力,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农业基础不稳固、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卡脖子问题尚未破解;实体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发展粗放片面等现象还存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不够。只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逐步实现经济协调可持续高效发展,才能抢占发展先机、掌控发展制高点和主动权。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4/1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领会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党中央方针政策、决策指示落细落实,不断通过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在宏观层面,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经济活动是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周而复始的动态循环过程,内需和外需是相互依靠、相辅相成的。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诉求。只有持续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市场高效贯通和良性互动,才能有效刺激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实行深层次、宽领域、大范围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需求、供给互融互促。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拓展引进来、走出去的深度与广度。在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在中观层面,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程度和水平一5/18定程度上反映着国家现代化的实现进度和质量底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塑造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实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互通互动。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农业强国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弥合城乡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差距,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提神聚气、筑基赋能。在微观层面,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引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理论、制度等方面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构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通过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质量、动力、效率同步提升跨越,开辟出结构更合理、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的发展之路,才能更好地促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同频共振、互促互进、相得益彰。6/18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2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调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深入理解这“三个着力”,对于在新形势下科学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一方面取决于要素投入,另一方面取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是经济增长的两个源泉。经济增长总额中,扣除要素投入贡献后的“余值”部分,就是全要素生产率(TFP)的贡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本、劳动等要素条件和边际产出发生改变,也就是生产函数发生变化,同时资源环境的硬约束持续强化,已经不可能像高速增长阶段那样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驱动经济增长,必须转向更多依靠生产率的提高。在经济增速放缓和要素成本提高的情况下,只有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能对冲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稳定投资边际产出,提高企业盈利水平,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减缓过去积累的风险。因此,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努力攀登“效率高峰”,实现从高速增长7/18向高效增长的跃升,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果要逐步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全要素生产率就要以比发达国家更快的速度提高。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明显放缓,近年来虽有所回升,但仍受到资源要素再配置和技术追赶空间收窄等因素的影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追赶发达国家的水平并非易事,必须打一场硬仗。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这一要求指明了深化改革的方向。通过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清除阻碍要素流动的堵点卡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数据等要素优化配置,将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创造条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疏通金融和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更多产业达到国际前沿水平。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8/18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强化原始创新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起来考虑,强调三者的有机联系,通过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科技创新的新优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以基础研究带动引领性、原创性技术供给,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在更多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产业链供应链是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规模庞大、配套齐全的完备产业体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诸多“卡点”“堵点”,部分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基础能力不强,必须立足强大国内市场,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9/18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快重塑和调整,这既有中长期变量的作用,也受到短期因素的影响。首先,新一轮科技革命重塑全球产业链分工形态。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使得传统制造环节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降低,技术、数据等要素的权重提高,发达国家依托智能制造技术优势,降低了对低工资成本的发展中国家的依赖。其次,经济全球化退潮影响全球产业链空间布局。全球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分工体系重新调整和组合,全球供应链在持续30年扩张后开始收缩,区域化、近岸化、多元化特征更趋明显。再者,新冠疫情叠加乌克兰危机冲击加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芯片短缺、航运受阻、物流不畅、能源危机等加剧各国对供应链安全问题担忧,推动供应链分散化,在经济效率和安全之间寻求新的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面对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更加脆弱的状况,以及个别西方国家构筑“小院高墙”、推进脱钩断链的做法,必须把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