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放管服”工作总结范文可借鉴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优化营商环境、“放管服”工作总结范文可借鉴乌兰察布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综述(20xx年11月3日)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的重要软实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论述,严格执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头号工程”,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环境、保护市场主体,着力破解营商环境“痛点”“难点”,全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变“反复跑、多头跑”为“最多跑一次”1月中旬,市政务服务新大厅正式启用。走进大厅,综合服务台前的工作人员热情地迎接着前来咨询的每一位市民,楼层指示牌、自主取号机,让市民从进门开始就感受到了温暖和便捷。市政务服务大厅集党建党群、综合审批、民生事项、税务办理等功能于一体,各类行政审批事务可在这里实现“一门受理、一章审批、一次办结”,让办事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更为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为破解群众办事“多头跑”痛点,我市设立了政务服务实体机构,形成了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政务服务体系,涉及行政审批、行政服务、事业性收费项目以及银行相关业务、水电气暖报装业务,全部集中到政务服务大厅办理,推动“一枚印章管审批”,基本实现从过去办事“多头跑”向“办事只进一扇门”转变。同时,积极推动“跨省通办”,目前全市共实现15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的“跨省通办”,16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呼包鄂乌”异地可办,243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乌兰察布——二连浩特”异地互办。出租车司机郭师傅的从业资格证即将到期,来到市政务服务中心更换证件。等待叫号、填表、领证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不到十分钟郭师傅就在指定服务窗口办好了新证,过去这样的业务至少要跑两趟。简政放权,流程再造,破解办事“反复跑”痛点。我市深入开展“五减一优”,即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减次数、优服务,全市行政权力事项压减率达到%,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平均办理材料数量压减%,办理环节压减%,办理时间减少%,跑动次数减少%。全面推行“一次办”,全面清理烦扰群众和企业的“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容缺受理制和代办帮办制,梳理公布“企业用电报装”“个体工商户参保”等118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244项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积极推进“一网通办”,与自治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完成对接,与自治区共建共享共用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系统,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74%,办事逐步由“面对面”向“键对键”转变,推动“让数据信息多跑路,让企业群众少跑腿”。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破解市场“准入难”我市始终把服务企业发展作为营商环境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着力解决市场“准入难”痛点,企业办事便利化程度逐步提升,市场活力持续迸发。打出商事制度改革“组合拳”,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完成了注册资本改革、企业住所改革、企业名称改革、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改革,有效降低了市场主体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入推行“先照后证”改革,将全部22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中的87%改为后置或取消,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申报限制,实行全业务、全流程无纸化网上注册,创新推出“政银合作”模式,利用银行网点就近办理注册登记等业务。严格落实“审核合一、一窗通办”制度,实行一次性认证、全网通办理和简化登记手续,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企业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有效降低了市场主体准入门槛。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四种方式完成了全市涉及的779项“证照分离”改革涉改事项任务,积极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三、优化服务,护航市场主体前行扫码添加扣扣,获得更多文稿实用素材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我市创新纳税便利化服务模式,建立税务、人民银行、邮政、人社、医保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开设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和各类代开代征服务点,对减免退税、社会保险费延期缴纳及退费等工作实时跟进,推出“远程可视”办税服务和中心城区通办服务模式,努力打造税费负担更低、办税时间更短、办理次数更少、办税流程更简、税收执法更优的税收营商环境。“没想到现在办税还有专门的‘管家’服务,申报过程中遇到问题,5分钟内就得到了解决,非常贴心。”市众利汽车销售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负责人龚建霞在办税时发现电子税务局申领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无法下载,对此,她通过“远程可视化”服务联系到税务部门。税务人员通过视频进行了系统模块查找和操作指导,精准解决了发票下载的问题,并解答了龚建霞关于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咨询。“远程可视化”办税服务是市税务局为推进办税缴费便利化的新举措,也是办税服务厅线上解答纳税人办税咨询的新模式。“远程可视化”办税服务极大地压缩了纳税人的办税时间,减少了纳税人办税次数,提升了纳税人的满意度。同时,远程服务拓宽了“非接触式”办税模式,通过“远程可视”在线咨询辅导,精准宣传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打通纳税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我市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重点整治“红顶中介”,建立乌兰察布市中介服务超市,将符合资质范围及入驻条件的中介服务机构全部纳入中介超市。降低担保费率,制定出台《乌兰察布市中小微企业“助保金贷款”实施方案》,借助“助保贷”风险补偿资金池资金撬动扩大银行信贷规模,重点解决中小微企业因抵押难造成的融资难问题。本溪市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纪实(20xx年)“一网通办”实办率达%,位于全省前列、清偿中小企业拖欠款项在全省率先清零、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天以内、12345热线平台即时转办率达100%,按时反馈率达100%今年以来,本溪市以“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和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强营商环境监督评价,补短板、提指标,持续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一、“智慧人社”让办事效率倍增9月19日上午,在本溪市平山区胜利路世佳商务大厦19楼的办公室里,一鸣人才服务公司本溪分公司的工作人员高明正和同事们紧张忙碌着。这是一家为客户提供劳务派遣、人事外包、人才招聘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可以帮客户代办员工的录用、调档、社保开户变更手续、年检手续等业务。工作性质的原因,高明与本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打交道算是工作的常态了。前不久,公司总部发来85名客户员工的信息,需要本溪分公司为客户办理社保开户手续,要求三天内办结。高明花费一天时间收集了员工们的身份证复印件、户口簿复印件、毕业证复印件等参保材料,当天就进入了下一个工作环节:录入员工个人信息,上传合同扫描件。“只需要把收集来的证件信息输入电脑,然后批量上传,一天时间就能搞定。”高明告诉记者,“公司要求的时间还能有富余,效率比先前提高了很多。”高明所说的“先前”,其实是指8个多月前,当时个人信息录入并不能通过公司的电脑终端完成,“我和同事们必须要前往本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大厅,通过大厅窗口进行人工办理。”据了解,到窗口办理业务,需经历排队、叫号等环节,“既费时又费力,即使顺利排上了也可能出现参保材料没带齐不能办理的尴尬。”高明说,“办理85人的社保开户手续涉及五六个窗口,算下来,至少需要十多天。”让高明和同事们工作效率倍增的秘密在于,一鸣人才服务公司联通了一个名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的系统。这是一个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智慧经办、智慧服务的后台+数据反馈”工作模式,本溪市人社局作为平台的主管单位,把它称为“智慧人社”信息系统。本溪市人社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开发“智慧人社”信息系统之前,市人社局曾专门进行调研,发现影响企业工作效率的症结主要集中在申报材料不够精简、审批环节相对烦琐、跑动次数比较频繁等方面,“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众多数据孤岛导致的需要企业群众反复提交数据材料,反复到各个部门跑腿提交。”于是搭建一个解决反复跑腿的人社信息平台系统的工作迫在眉睫。信息平台的总体构成主要包括业务采集与受理系统、任务调度系统、业务电子档案系统、消息推送平台、业务协同平台、数据交换平台等13个子系统,可以实现统一受理和统一办理,企业群众均可通过市一体化平台无缝对接到智慧人社系统。经过多方共同努力,目前,本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已经接入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这使得本溪市的“智慧人社”信息系统功能更加强大,效率进一步提高。数据显示,通过本溪市“智慧人社”信息系统的采集推送,时间上实现了全月受理、全月经办,地域上做到了县(市)区业务直接推送,共同经办,减少了环节衔接。目前本溪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和市社保中心线下已经办理办结业务3万余个,每个业务均通过系统以短信方式告知办理结果;线上累计办结业务4万余件,市社保中心前台受理量降低了70%左右。二、让营商环境成为亮丽的城市名片事实上,“智慧人社”在本溪的开展和实施并非一时心血来潮。据了解,今年初本溪市开展了“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市人社局积极响应,并以“智慧人社”为载体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当时,本溪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生命线、就是城市名片”的理念,聚焦“办事不找人、审批不见面”,开始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2月15日,本溪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本溪市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本溪市营商环境建设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活动启动后,本溪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营商环境提升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面设置了4个专项推进组:“办事方便”推进组、“法治良好”推进组、“成本竞争力强”推进组、“生态宜居”推进组。同时设立考核组,并设置了35项工作任务、42项具体工作举措,每月对全市各县区、各单位工作任务推进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到了三四月份,本溪市营商局对各县区、各部门分别进行了4次书面调度,之后每半月组织召开“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工作例会,目前已组织召开工作例会6次,梳理各部门存在问题41个,均已制定整改措施。三、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便民利企正是在本溪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本溪市“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开始有序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本溪市营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本溪市“打造办事方便的政务环境”正在推进中,加大了简政放权力度,目前已经分15个批次对市本级39家单位、1450个事项进行全面梳理,调整高新区行政职权事项648项。在“一网通办”改革中,以“点对点”的方式向本溪市41家单位印发了《“一网通办”问题整改落实函》,并进行实地督导检查,目前本溪市“一网通办”实办率达%,位于全省前列。同时,包括本溪市人社局在内的自建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应用也在积极推进中,本溪市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市社保中心工伤系统、本溪县不动产登记系统和桓仁县不动产登记系统已全部实现跳转对接。“营商环境提升年”中提到的“店小二”式服务模式,已基本完成与省“政企直通车”平台对接,现已完成100881家市场经营主体和374个“项目管家”信息的录入工作,市场主体数量已占本溪市总量的80%左右,并已通过平台实现了企业(项目)与管家的匹配,为“项目管家”数字化赋能创造了基础条件。对于市民广泛应用的“12345”热线,本溪市也全面推进平台升级改革,12345热线平台共受理诉求万件,即时转办率达100%,按时反馈率达100%,办结率达%,满意率达%。在实施总费率为1%的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中,本溪市7350家参保缴费单位享受此项政策,累计减征失业保险费万元。同时推出五大类、118条便民办税缴费新措施,简化了退税手续,将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天以内。四、持续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中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使得营商环境正日益成为本溪市的新名片,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据了解,本溪市本着营商环境建设“优”无止境的认识,接下来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