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供参考!1/11关于初三化学教案设计【实用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关于初三化学教案设计【实用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初三化学教案【第一篇】学习目标1、在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和格式,理清解题思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初步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对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情境导入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人们正在探索一种光解反应器,装载入汽车中,可直接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作为汽车能源。那么,同学们能否计算出加满一桶水18千克,能让汽车跑多远呢?首先应弄清楚的是:18千克水能分解产生多少氢气?回顾反思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以上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好文供参考!2/11(1);(2);(3)。探求新知(1)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电解水过程中分子之间的定量关系: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间的质量比恒等于∶∶。(2)从宏观的角度分析电解水过程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水、氢气、氧气之间的质量比恒等于∶∶。归纳小结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各物质的与相应乘积之比。讨论交流1、如果有36g水通电完全分解,可生成多少克氢气2、如果要生成16g氧气需电解多少克水?归纳小结根据化学方式计算的解题步骤:(1);(2)(3);(4);(5);(6)。实际应用根据前面你掌握的计算方法,尝试解决下列问题。1.工业上通过电解Al2O3制金属铝,反应方程式为2Al2O3通电4Al++3O2↑。如果加工一个铝锅需要1kg铝,至少需电解多少千克Al2O3?1.氢气是未来理想的汽车燃料,1kg氢气就能供一辆功率为50kw的汽车跑大约100km。水是氢之源,找到合适的好文供参考!3/11催化剂,即可利用光能分解水制取氧气。一桶水大约18kg,请你自编一道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并解答。自编题目:。解答:能力提高饲养观赏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空运观赏鱼是必须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鱼箱的水中投入过氧化钙(化学式为CaO2)。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若每只鱼箱每天需耗氧气,则需要投入过氧化钙多少克?化学素养评价5—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Fe:56C:12Ca:40Cl:Na:23()1.4克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为:A、38克B、36克C、34克D、240克()2.铁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四氧化铁,那么铁氧气四氧化铁的质量比为:A、56:32:232B、56:16:232C、56:64:232D、168:64:232()3.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好文供参考!4/11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2:1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4.在4A+5B=4C+6D反应中,已知34gA与80gB完全反应生成了54gD。若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68B.34C.17D.51()5.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abcd初三化学教案设计【第二篇】教学目标1.熟记pH和溶液酸碱度、酸碱性的关系;2.会使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3.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有重要的意义。教学重难点好文供参考!5/11教学重点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难点区分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教学过程学习指导一:溶液的酸碱度的表示法——pH自主练习阅读书本61-62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溶液的酸碱度。指示剂只能检测溶液的酸碱性,而不能检测溶液的酸碱度。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2.酸性溶液的pH7;中性溶液的pH=7。当pH7时,pH越大,碱性越强。跟踪练习1.以小组为单位,在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看谁能很快记住酸碱度与pH之间的关系。2.某溶液的pH=3,则该溶液呈酸性。苹果汁的pH在,在苹果汁中滴入石蕊试液,显示的颜色是红色。3.下列各pH表示溶液酸性的是(D)=14=7=1=04.将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氯化钠分别溶于水后,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好文供参考!6/11(1)氧化钙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pH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2)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pH(3)氯化钠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pH=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紫色。学习指导二:使用pH试纸自主练习阅读书本62-63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只能精确到个位。2.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简记:一放、二滴、三色、四照、五读)小组讨论1.测量溶液的酸碱度时,将pH试纸伸入待测溶液中会带来什么后果?2.测量溶液的酸碱度时,将pH试纸润湿会带来什么后果?用润湿的pH试纸检测酸溶液或碱溶液的酸碱度时,pH会怎样变化?(用图表)3.用pH试纸检验酸性或碱性气体时,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用,还是使用干燥的pH试纸?教师点拨用pH试纸检验酸性或碱性气体时,这些气体不能使试纸显示不同的颜色,只有这些气体溶于水后,生成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才能使pH试纸变色,我们才能判断该气体是酸性或碱好文供参考!7/11性气体。所以用pH试纸检验酸性或碱性气体时,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用。跟踪练习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B)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B.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学习指导三:了解溶液的酸碱度有重要的意义自主练习阅读书本63-64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厨房清洁剂呈碱性,因为里面含有NaOH。厕所清洁剂呈酸性;草木灰溶液呈碱性,溶质的化学式K2CO3。2.正常雨水的pH约为,酸雨的pH3.相互之间说一说溶液的酸碱度的重要意义。跟踪练习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部分日常生活用品的酸碱度进行了测定,他们对每种待测液都做了三次测定,然后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偶然误差。分析测定结果,发现各类洗发液的pH差别较大,约在7-9之间,护发素的pH均略小于7。同学们联想到洗发、护发的好文供参考!8/11程序,决定探究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提出问题: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有什么影响?设计实验(1)收集某人的5束头发,分别放入不同pH溶液的烧杯中,静置约30分钟。(2)将各束头发取出,用纸巾吸干液体后观察并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结论:碱性溶液会损伤头发,中性、酸性溶液对头发的影响不明显。分析交流:洗发时使用洗发液和护发素的顺序是先用洗发液后用护发素,原因是降低碱性洗发液对头发的伤害。当堂训练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初三化学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物质的溶解性2.固体的溶解度及温度对它的影响3.固体的溶解度曲线4.气体的溶解度及压强、温度对它的影响教学重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教学难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教学过程:[复习]好文供参考!9/11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定义;2.饱和溶液要在哪两个条件下讨论才有确定的意义;3.如何判断某溶液是饱和溶液,若该溶液不饱和,怎样才能使它变成饱和溶液。[引言]我们已经知道,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里,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也就是说各种物质在水里的溶解能力不同。我们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讨论]根据生活经验,溶解性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等因素有关[讲述]在很多情况下,仅仅了解物质的溶解性是不够的,人们需要精确地知道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最多能溶解多少溶质,这就要用到溶解度这个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分析]条件:一定温度下;标准:100克溶剂里;状态:饱和状态;本质:溶质的质量;好文供参考!10/11单位:克。[举例]在20。C时,10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36克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了饱和状态),我们就说氯化钠在20。C时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克。又如:在20。C时,氯酸钾在水里的溶解度是克,那就表示在20。C时,100克水中溶解克氯酸钾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初三化学教案【第四篇】一、设计思路空气是学生在化学课上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学生们在生活中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获取有关空气的知识,因此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是什么”不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都知道氧气的发现在化学史和科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因为推翻了错误的燃素学说,给整个化学领域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因为研究过程中的实验方法的多样性和科学性。因此“空气”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提供一种化学情境,使学生开始了解化学的历史以及化学作为一个学科的意义,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同时受到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思维方式、实验方法、探究方法的熏陶并逐步学习这些比知识更鲜活的经验。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是在科学史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性、实用性、创造性三元思维,同时好文供参考!11/11了解人类认识事物的曲折过程以及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教学流程是:温故知新,了解空气重走科学路,探究空气组成的历史对空气组成的实验设计实践上升为理论探究是指利用丰富的史料,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初步认识到科学家的实验模式,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体会科学的探究过程,并能够模仿此过程完成自己对空气组成的探究实验、做出报告。二、教案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