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物理教案通用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好文供参考!1/19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物理教案通用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物理教案通用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第一篇】课时:1课时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实质,以及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抽象能力。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中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逐步养成自觉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的科学态度。好文供参考!2/192、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及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3、声速与介质种类以及介质温度有关。教学难点: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教具:教师:录音机和录有儿歌、瀑布声、砂轮与工件摩擦声、蛙鸣声的录音带。音叉、用细线悬挂着的泡沫塑料球。根据情况:电视机、影蝶机、VCD光盘。(可视情况而定)铜锣、盛有水的玻璃水槽。学生:橡皮筋、小鼓、薄钢尺、其他一些能发声的物体。课前活动:在教室内放悠扬的音乐————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列举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声音—————耳濡目染,感性认识。实例,提出一系列一声现象有激发兴趣。关的问题,由此导入新课。进行新课:好文供参考!3/19一、声音的产生:1、指导看图,同时播放音像———声情并茂。2、归纳共同点引出探究内容:———培养归纳、概括能力。3、学生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音叉、橡皮筋、桌子、钢尺、声带、小鼓、小锣等)①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方法。②注重实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并能归纳表达。③观察思考、讨论作答、举手发言。4、引导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进行假设、猜想→探究实验→归纳结论。二、声音的传播:1、探究:桌子传声—————固体能够传声。2、空气传声:听到飞机和响声。3、“真空铃”演示:———实验推理:“假如没有空气”呢?4、播放录像“振动的音叉激起的声波传入人耳”。指导学生自学“想想议议”5、演示:液体传声将发声的门铃放入水中,还能听到响声吗?生活现象:水中的鱼能被岸上人的说话和脚步声吓走。6、几种物质的声速:好文供参考!4/19认识理解,记住:三、测评与小结:1、小训练、小测试,反馈时采用师生共同评讲2、请学生对所学内容小结,养成归纳知识的习惯。四、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附:板书设计: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2、声音在所有介质中都以声波的形式传播。3、声速:(1)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2)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快。(3)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通过感受丰富的声音,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好文供参考!5/192、通过实验、观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3、聆听不同动物的发声,认识动物不同的发生方式。教学重点观察和发现物体发生的共同特征,分析和归纳物体发生与振动的关系。教学难点将物体发生时的振动现象可视化教学准备教师材料:实验记录表、教学ppt。学生材料:塑料袋、钢尺、音钹、塑料瓶、泡沫屑、水、水槽、音叉、水鼓。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感知声音可以传递信息1、谈话:同学们,在我们周围,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刚刚叮铃铃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了,生活中到处都有声音,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些是什么声音,传递了什么信息?2、播放音频:闹钟声、汽车喇叭声、狗叫声、打雷声。3、提问:这是什么声音,这个声音表达了什么意思?4、学生汇报所听到的声音,以及这个声音表达的意思。好文供参考!6/19闹钟声-起床时间到了汽车喇叭声-有汽车来了,注意安全狗叫声-有陌生人来了5、小结:看来,声音可以向我们传递信息,不停的声音传递着不同的信息。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声音,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有关声音产生的奥秘。6、板书课题:声音的产生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一)通过让塑料袋发出声音,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运动有关1、提问:(出示保鲜袋)同学们,刚刚听了那么多声音,现在你能用保鲜袋制造一个声音吗?2、提问:你有什么办法?3、(示范)学生代表说一说:准备用什么方法让塑料袋发出声音?4、全班活动,要求:看谁的发现最多;制造声音时注意声音的大小。5、教师控制:开始!—停!6、提问:谁能把你使用的方法展示给大家看?用一个“动词”概括使塑料袋发出声音的动作方式,是什么?7、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动词”。8、交流:通过敲、打、拍、吹、摩擦等动作方式都可以好文供参考!7/19使塑料袋发出声音,不同的方式都可以使物体运动产生声音,那么声音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二)通过探究不同物体发声的运动,归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1、追问:现在你认为物体必须怎样才能发出声音?2、学生交流讨论3、谈话:(出示实验器材)为了研究这个问题,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样实验器材。仔细看看都有些什么?这些物体不动时,它会发出声音吗?你有什么办法分别让它们发出声音呢?4、学生观察实验器材并思考,由学生介绍实验材料,并演示让它们发出声音的方法。讲解实验方法并出示实验记录表5、教师随机指导,完善并讲解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6、提问:要想知道这些物品为什么都可以发出声音,我们就要观察研究这些物品发出声音时的共同特点。因此,要注意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和总结:一个物体发声时,它的运动轨迹有什么变化?7、讲解实验记录单并举例示范。举例:摸着喉咙,发出“啊—”的声音,用手感受。我们可以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喉咙在发声时的运动轨迹。活动二:通过探究不同物体发声的运动,归纳声音产生的原因我的验证过程出示实验要求:看,发声物体有什么现象产生?摸,对于好文供参考!8/19现象不明显的发声物体,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它的运动。画,画出发声物体发声时的运动轨迹。说,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和发出声音时的状态。9、实验:按要求进行下面5个发声实验,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并跟着它发声时的运动轨迹来画图,完成记录单。10、小组汇报,教师适时作出引导,使学生注意观察发声物体运动轨迹的变化。11、提问:通过这几个活动,对于“物体必须怎样才能发出声音?”你有什么想法?12、学生思考并回答。(预设学生回答,上下左右快速运动)13、小结:物体受力以后,上、下、前、后、左、右做快速地来回往复运动,我们称之为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有的物体在不发出声音时处于静止的状态,在发出声音时处于振动。14、谈话:既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停止物体的振动,声音就会消失吗?是不是这样呢?怎样改变上面的实验去证明?哪位同学来试试?15、学生示范如何使发声中的音钹、钢尺、喉咙、矿泉水瓶停止振动。16、交流:通过刚才实验,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好文供参考!9/1917、小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有振动就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三、运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原理,解释音叉激水和水鼓现象1、描述: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这些振动有时还能带来很奇妙的现象(展示音叉和水鼓)2、演示1:依次走到部分同学耳朵边,用锤子敲击音叉的侧面。演示2:用鼓槌敲击鼓面3、提问:你听到了什么?4、学生回答。(声音)5、思考1:敲响音叉后,接近水面,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呢?思考2:在鼓的表面倒上一点水,用鼓槌敲击水鼓又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6、教师演示音叉激水,敲击水鼓7、追问:物体的振动带来了什么神奇现象?你如何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刚才的现象呢?8、学生汇报。9、小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四、认识动物不同的发声方式1、谈话:物体振动能够产生声音。那么,大自然中的动物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发出声音的呢?好文供参考!10/192、播放视频《动物的叫声》。3、交流:通过刚才的视频,你了解到了什么?4、学生汇报,教师PPT总结哺乳动物、昆虫、鸟类、蛇类、鱼类发声的方式。5、小结:无论人、动物、还是生活中的各类物体,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五、拓展应用1、拓展练习:解释贝多芬的的故事:晚年利用振动感受音乐。2、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3、谈话: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声音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呢?六、课堂小结《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第三篇】一、单元(成章)教材分析:1、体现初中物理的启蒙性,注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突出物理的学科特点,引导学生体会物理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和学习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手段。3、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身感受到,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科学探究,培养学生亲近物理和热爱物理的情感,树好文供参考!11/19立能够学好物理的信心。4、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5、利用实验去探索影响声音特性的原因。6、噪声控制的途径7、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对学生进行化物理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办法方法。2、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3、利用实验去探索影响声音特性的原因。4、噪声控制的途径5、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研究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等方面的教学。2、设计探究的实验,‘验证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传播的。3、利用所学知识对声现象的分析、解释。4、噪声的危害以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5、设计探究的实验,验证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与什么因素有关。好文供参考!12/19三、课时安排:本章共6节,计划用9课时引言科学之旅1课时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课时第三节声音的特性2课时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课时第五节声音的利用1课时第一章单元复习与检测1课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第四篇】课题:声音的发生与传播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声音的发生与传播。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熟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知道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离原理。教学难点:回声测距离的计算教学重点: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过程,声速教学方法:实验演示、引导学生探索教学用具:音叉一对、乒乓球、铁架台、透明塑料杯教学过程:好文供参考!13/19一、引入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本p31带?的文字,提问:同学门是不是都听见了?他朗读的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他的声音是怎样钻进每个人的耳朵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过程,学习声现象的基本知识。二、声音的发生我们每个人从出生起就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些千千万万的声音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通过实验和研究我们发现:一切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解释何为振动)举例:讲话发声是声带在振动、吹口哨、打雷是空气在振动、打鼓时看到鼓皮在振动………演示实验验证:音叉发声,弹开乒乓球。音叉发声,溅起水花。得到结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提问:反过来,是不是一切振动的物体都在发声呢?学生讨论,老师归纳总结:一切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声,只不过有些振动发出的声音我们人耳听不到。(听不到的不一定是不存在的)提问:振动就会发声,发声就一定有振动,那如果振动停止,声音会怎样呢?好文供参考!14/19手握音叉演示实验说明: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三、声音的传播举例:老师讲课,每个同学都听得见,声音是怎样传到你们的耳朵的呢?声音能通过空气传播,物理教案《声音的发生与传播》。演示实验证实:音叉共鸣,另一音叉弹起乒乓球。提问:除了空气可以传声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以传声?学生讨论、举例,老师归纳:其他气体、液体、还有固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