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最大的清醒就是不“显摆”!晚清第一名臣,“成事理论”集大成者曾国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意思就是说,喜欢争强好胜、炫耀自己的人,大多没有什么真正的本事和能力,而真正有本事有能力的人,恰恰懂得沉稳低调,并不会刻意炫耀或标榜自己。其实,作为群居生活的高等生物,炫耀是人的本能,毕竟人都有被肯定被认同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但是人到中年,如果还像涉世未深的年轻小伙子那样,不知收敛,到处显摆,不仅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惹人厌烦,搞不好还会招致祸端,身陷囹圄。那么,人到中年,到底该如何做到人间清醒呢?01多反思自己,少教育别人,不好为人师网上有句话说得好:“成年人的世界,只能筛选,不能教育。”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否值得交往,只能根据这个人当前的状态,做出是或否的选择,而不能选择和别人交往,还苛求别人改变。毕竟,人们的思维和习惯,都是成长经历的反映,是时间和阅历的积淀,不可能轻易改变。说实话,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你向别人提出意见建议,别人胸怀宽广,尚且能够接受你的意见建议,而且前提还是你提出的确实是真知灼见。但是,这样的人何其少,大家有遇到过吗?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人会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建议,不管这个意见建议正确与否。一方面,是维持自身面子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内在心理在作怪,都成年人了,谁愿意接受别人的指点和教育。再说了,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应该更多地以自己为中心,何必一天到晚操心着别人的人生。02多提升修养,少自我标榜,不锋芒毕露在做人做事上,我们经常讲,不能锋芒毕露。那为什么不建议锋芒毕露呢?难道我们不应该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以赢得赞誉或发展进步的机会吗?其实,古人早就告诉了我们答案。古人有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众必非之。”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群体中过于突出和优秀,容易引起周遭人们的嫉妒和打压,甚至是排挤和孤立。所以,一个人要想不沾染麻烦,减少祸端,就要表现得和群体里的其他人一样,不能过于突出和醒目,即便这个人很有才华和能力。再说了,一个人到底有没有水平和能力,其实大家都能感受得到,越是自我标榜,事实上越是容易适得其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人只要表现得谦虚,往往都能得到别人的接纳,并不会受到别人的针对。03多闷声发财,少摆弄成绩,不刻意张扬成绩的取得固然可喜,但是把成绩拿出来炫耀,那就是你的不对了。人性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当你混得不好的时候,身边的人都看不起你,而当你混得比较好的时候,身边的人又嫉妒你,真是让人很矛盾啊。很多职场箴言都告诫我们,要闷声发大财,即便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也要表现得很一般,也要把成功的原因归结于运气好,而不是故作姿态地讲道理、教育人。比如说,你副业搞得很好,你能在同事面前张扬吗?显然不能。因为搞不好同事转身就开始议论你,甚至到领导那里告你的黑状去了。事实上,一个人越是需要通过外在的认可来肯定自己,其内心就越是脆弱,因为他很在乎别人的眼光和看法。一个真正活得坦然、自在、潇洒的人,都是内在接纳并认可自己的,不太需要外界的认可。04多研读人性,少违背逻辑,不挑战概率今天,我们的主题讲的是中年人的人间清醒,在我看来,不显摆的人间清醒,还需要做到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读懂人性,顺应社会和事物的发展规律,不在人性上有过多的期待,不刻意挑战低概率事件。举个例子。你怎么看待人走茶凉的现象?其实,人走茶凉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很多人之所以在离岗或退位后,感慨世态炎凉、人走茶凉,其根源往往在于没有真正读懂人性,在不该怀有期望的地方,寄予了不合乎实际的期望。我们应该明白,不管是职场工作,还是人际关系,其本质都是一种价值交换、互惠互利或者合作共赢。既然彼此之间已经没有了之前的联系,那为什么还要期待别人像之前一样呢。这是不是就是一种糊涂和不清醒呢?人性本就是趋利避害的,在外在环境和彼此关系已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还妄图别人一成不变讲感情,这就是一种挑战,就是一种对低概率事件的挑战,往往都会以失望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