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材料:“三个强化”激活村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一池春水”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持续推进抓党建促脱贫固效、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工作,*自治县深入推进村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着力锻造一支扎根基层、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廉洁高效、相对稳定的村干部队伍。一、强化员额管理,明晰岗位职责。一是优化岗位整合。在全县开展全覆盖摸排,摸清政府购买服务岗位职数、职责要求、待遇标准、准入资格等情况,摸排岗位46个,将职责相近、业务相邻的政府购买服务岗位进行整合。二是鼓励合理兼职。按照“一人兼多职、一人领多酬、宜兼职则兼职”原则,提倡村(社区)干部兼任23类乡镇“几大员”,通过定人、定岗、定酬、定责,实现“一人多职,多岗多酬”。三是严格日常管理。健全完善村(社区)干部监督约束机制,规范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运行,细化村(社区)干部小微权力清单,从严落实“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值班坐班、外出报备、重大事项请示汇报等制度。二、强化系统培训,锻造专业能力。一是选优配强干部。拓宽人选来源渠道,用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服务,同步实施村(社区)优秀人才回引计划,加大优质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储备力度。二是提升素质能力。坚持把村干部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理论教育与技能提升、课堂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方式开展经常性培训,积极引导村(社区)干部和后备干部参加自学考试、函授教育、“双提升”行动计划等提升学历和能力。三是完善考核评价。改进对村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采取“日常管理+年度考核”“乡(镇)考+群众评”方式,对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作风、履职尽责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落实村(社区)干部任期和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三、强化激励关怀,激发干事活力。一是注重待遇落实。按照“谁履职谁兼薪”原则,采取“县级统筹+乡镇考核发放”方式,实行“基本报酬+整岗补贴+绩效补贴+争创农村‘六星’党组织奖励+集体经济创收奖励”结构性岗位补贴长效机制,“一肩挑”达4000元/月、正职达3500元/月、副职达3000元/月。二是注重政治激励。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发展党员、选拔人才力度,积极推荐优秀村干部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积极推荐表彰优秀村干部。三是注重人文关怀。严格落实村(社区)干部养老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体检要求,妥善解决离任村干部待遇问题,对于因公受伤、生病住院、家庭困难的村(社区)干部,及时进行走访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