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受降城闻笛教案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夜上受降城闻笛教案5篇网友经过仔细思考,给您编辑了名为“夜上受降城闻笛教案5篇”的文章。每位教师都需要在上课之前认真准备教案和课件,现在正是制定教案课件的时候。有充足的备课时间可以助教师制订更优质的教案。相信您可以在文章中找到所需内容!夜上受降城闻笛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2、背诵课文,学习佳句。3、学习对月光的写法。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背诵课文,学习佳句。教学内容:一、简介作者:李益(公元748-829年),字君虞,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广德二年(764)随家迁居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授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尉。多次从军边塞出任幕僚,脱离军府后漫游江淮,入长安历任中书舍人、集贤殿学士、右散骑常侍等职,终于礼部尚书衔。中晚唐的重要诗人,尤以七言绝句和边塞诗著称。二、诵读诗歌: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受降城,诗题中的受降城,指西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故址在今宁夏灵武。因646年唐太宗亲临该地接受突阙部投降得名。回乐烽:回乐县城附近的烽火台,故址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一说应在西受降城附近。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芦管:乐器名,这里指笛。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三、译文: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四、赏析诗歌: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愁情的名作。诗歌笔法简洁轻灵,意韵深隽,曾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1.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象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近看,但见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满是皎洁、凄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的荒凉、凄冷。这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2.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如果说前两句写景,景中寓情,蓄而未发;那么后两句则正面写情。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凄凉幽怨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怀?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夜上受降城闻笛教案篇2教材分析本诗是人教20xx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的一首课外诵读诗歌,是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愁情的名作。诗歌笔法简洁轻灵,意韵深隽,曾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学情分析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初一学生来说,经历了从小学到初中的一个跨越后,学习成绩不容乐观。现分析如下:对教材的不适应是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最大困扰。初中和小学的教材在教学重点上有所区别,所以学生的学习方法在短时间内很难转变。教学目标1、学会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诗歌。2、学习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了解边塞诗的特点。教学重点体会边塞诗中所表达的思乡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和比较阅读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的诗歌有山水田园诗,也有送别诗,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边塞诗,请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二、明确学习目标1、学会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诗歌。2、学习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了解边塞诗的特点。三、指导吟读,读顺全诗1、学生自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节奏。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2、检查个别学生朗读效果并给予评价和指导。3、教师范读。4、学生再读,要求读顺,读出感情和韵味。5、学生齐读。四、结合注释,理解诗意1、学生自主学习有关注释。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受降城,诗题中的受降城,指西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故址在今宁夏灵武。因646年唐太宗亲临该地接受突阙部投降得名。回乐烽:回乐县城附近的烽火台,故址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一说应在西受降城附近。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芦管:乐器名,这里指笛。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2、学生合作讨论,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意。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清冷如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出征人都眺望故乡。五、发挥想象,赏景悟情1、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你诗一般的语言描绘诗中的画面,并有感情的朗读出来。2、教师通过学生描述的画面引导学生明确本诗的抒情方法,进而使学生体会本诗的感情。这首诗写得有色有声有情。烽火台、沙漠、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如诉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全诗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诗歌最后摄制征人望乡的特写镜头,非常醒目地点明主旨,令人玩味不已。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3、学生结合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明确全诗的主旨。李益(公元748-829年),字君虞,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广德二年(764)随家迁居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授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尉。多次从军边塞出任幕僚,脱离军府后漫游江淮,入长安历任中书舍人、集贤殿学士、右散骑常侍等职,终于礼部尚书衔。中晚唐的重要诗人,尤以七言绝句和边塞诗著称。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这首诗就是由此而来。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六、归纳总结,举一反三从本诗中你知道边塞诗的特点了吗?你还知道哪些边塞诗?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明确:边塞诗,以歌咏边塞风光为主,充分显现了战争的状况,与男儿的豪情壮志。其中主要的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王翰等。以岑参、高适为最著名,故又称岑高诗派。边塞诗派的特色,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一、在诗的风格上,奔放雄伟,慷慨激昂,以气象雄浑见长。二、在诗的体裁形式上,以七言歌行为主,也有若干七言绝句,因为七言诗句法多变化,适足以显现慷慨雄浑之气。三、在诗的题材内容上,以边塞景色与战争场面为主。描写的景观有狂风、酷热、严寒、冰雪、大沙漠、惨烈悲壮的战役、异国情调的胡乐等。人物多为都护、将军、单于、胡姬、征人、胡儿。地名则有天山、阴山、瀚海、轮台、疏勒等。四、作者均富有浪漫进取的精神,人生观积极而乐观。因此诗中充满了激情和豪兴,显示出充沛的爱国情感。固然也有反映战争残酷、黯然思乡的一面,更洋溢着马革裹尸、立功沙场的雄心壮志。七、类比阅读,拓展延伸从军行(唐)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1、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从军行》的诗意、抒发的感情及方法。2、大屏幕展示辅助资料。开头两句,诗人故意创造出一种松弛宁静的气氛:没有战事,戍楼独坐,夕阳西下,晚风轻拂。但这是边境上特有的暂时的平静,静谧中潜伏着肃杀和紧张。在这样的情景下,战士想家是极自然的。于是接下去写他吹起笛子,吹的是寄托着“伤离别”之情的《关山月》曲调。通过笛声,我们已体察到这位战士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八、穿越时空,神思飞扬同学们,穿越时空,假如你今天见到作者,你会和他说些什么呢?九、作业布置1、背诵全诗。2、搜集李益等诗人边塞诗歌并整理成册。十、附板书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十一、教学反思《夜上受降城闻笛》是人教20xx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1篇课外诵读诗歌,描写了边塞特有的风光,表达了出征将士们浓浓的思乡之愁。作为新入选的诗歌,这也是唐代大历诗人的著名篇章。结合新教材编写理念,增加传统优秀古诗文教学,我在教会学生鉴赏诗歌后,又拓展延伸,师生共同总结了边塞诗的特点及代表诗人,同时又举一反三,让学生对比阅读了另外1篇古诗,所有这些设计与新教材编写理念是一致的,对于学生以后的古诗文学习会有很大帮助的。夜上受降城闻笛教案篇3一、教学目标: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2、背诵课文,学习佳句。3、学习对月光的写法。二、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三、教学难点:背诵课文,学习佳句。四、教学内容: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诗题中的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远望回乐城东面数十里的丘陵上,立着一排烽火台。丘陵下是一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象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近看,但见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满是皎洁、凄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而一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了诗人的心头。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两字写出了征人迷惘的心情,“尽”字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夏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五、作业:背诵课文六、注释回乐峰:在今宁夏灵武西南。受降城:唐有三受降城,俱在今内蒙境内。芦管:笛子。七、简析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确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夜上受降城闻笛教案篇4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的诗歌有山水田园诗,也有送别诗,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边塞诗,请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意识。学习目标以学会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诗歌学习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了解边塞诗的特点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1.指导吟读读顺全诗,以学生自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节奏。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2.检查个别学生朗读效果,并给予评价和指导,3.教师范读4.学生再读,要求读顺,读出感情和韵味5.学生齐读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一)结合注释,理解诗意,以学生自主学习。受降城,唐代在西北著有东西中三受降城时,其中的受降城址,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宁夏灵武,因66年,唐太宗亲临该地,接受突厥部投降。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故址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土拨的前线炉,管乐器名,这里指的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为了哥哥,学生合作讨论,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意。(二)发挥想象,赏景无情,以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你诗一般的语言描绘诗中的画面,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三)通过学生描述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